雷州市第一中學

雷州市第一中學

雷州市第一中學始建於1926年,是粵西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中學之一,。現為雷州市重點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現代化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十一五規劃課題實驗基地。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學校坐落於雷州城的中心,西挽美麗的雷州西湖,東傍唐代嶺南名剎的“天寧寺”。學校占地面積5.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4萬多平方米。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的層次分明,建築美觀,錯落有致,綠樹鮮花,景色宜人;整個校園儼然一座美麗的園林,是莘莘學子讀書的好地方,更是辛勤園丁理想工作之所。全校有高中79個班(高中部),在校生5700多人,教職工320人。

學校按省一級學校標準配備教學設備設施,不僅有美觀寬敞的教學大樓、辦公樓、科學樓和宿舍樓,而且裝備有現代化的多媒體管理網路功能室、多媒體教學電教室、多功能室、電腦室、電子閱覽室、語音室、舞蹈室、音樂室、美術室、地理園、生物園,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校史室、教工娛樂室等50多個功能室。還有300米環型跑道、足球場、籃球場、風雨體育室。圖書館藏書有23萬多冊,學校建有千兆主幹校園網,聯接所有教師辦公室、功能室;新設的一幢自修樓,內分閱覽室、自習室、選修室、繪畫室、書法室、報告廳、語文實驗室、英語視聽室、心理諮詢室等。這些現代化的設備、設施為學生自主發展拓寬了空間,為教師展示才華架設好平台。

學校共設社團20多個,有學生會、文學社、英語俱樂部、環保協會、心理俱樂部等。

雷州一中相關圖片 雷州一中相關圖片

知名校友

雷州一中辦學90年來,可謂桃李滿天下,從這裡培養出來的一批批學子,在各條戰線上,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職的有陳堅(原廣東省人大副主任)、鄧海光(現任廣東省副省長)、陳武(廣州市檢察院檢察長)、肖賢成(原茂名市委書記)、趙才勇(皇皇巨著《第二個里程碑》的作者,原陽春市委副書記)、陳能強(現任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還有陳立人(著名部隊作家)、劉中東(國際知名畫家)、莫冬伯(廣東省著名書畫家)等。

未來展望

雷州市政府正著手實施雷州一中初高中分離方案,以政府行為建設雷州一中高中新教學區,校址選定在火車站前路,校園面積180多畝,將按現代化的標準和示範性高中要求,把雷州一中高中校區辦成至少可容納120個班6500多名學生的現代化學校,力爭早日跨入全國示範性普通高中行列。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專職教師320人,學歷合格率100%,研究生學歷的有9人,在職研究生學歷的有45人,正高級職稱的有1人,高級職稱的有99人,中級職稱的有127人。

學校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認真落實教師校本培訓“三個工程”。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名師群體初步體形成。特級教師有1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對象有4人,省級骨幹教師有9人,南粵優秀教師4人,市級骨幹教師56人。

2000年至2009年,我校先後從湖南、湖北、雲南、四川、廣西等省區招聘了一批批教師,總計57人。外省教師給我校補充了新鮮的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有的已成為學校的骨幹教師。一大批中青年教學骨幹脫穎而出,常年開展教學研究實驗,為探索教學新路而不懈努力。

辦學理念

面對當今市場經濟,家長對學校期望值的提高,我們把“以生為本,為國樹人”確立為新時期的辦學理念,以“感恩、和善、自主、創新”的品質為培養目標,強化“以生為本,自主發展”的育人觀念;致力推行“事事是教材,處處是學堂,人人是教師”的品牌經營戰略;努力踐行四個策略,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策略、“自主合作、巧講善導”的教學策略、“內求和諧,外求發展”的管理策略和“文化樹人,文化立校”的形象策略。

辦學特色

學校秉承“自強不息,務本求實”的校訓,堅持“以生為本,為國樹人”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具有“感恩、和善、自主、創新”品質的現代公民為育人目標,進取開拓,逐步形成了“事事是教材、人人是教師、處處是學堂”的辦學特色。學校領導班子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規,遵循教育規律,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倡導“團結勤奮、求實上進,嚴謹博育,創新高效”的精神,開展“成功教育”理論實踐,開展“自管、自治、自教、自律”活動,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抓好普通學科教學的同時,注意抓好體育、藝術課的教學開拓及科技輔導課的指導。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使雷州一中一直居於雷州市教育龍頭地位。

我校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差別,關注學生髮展方向,激發學生自主意識,挖掘學生智慧潛能。“三年一統”備考邁出大步伐;“分層教學”、“成績跟蹤反饋”,成效顯著;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先教後學”的新型教學模式,有序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深受學生歡迎。尤其是語文科組的“大語文閱讀”法已創出新課程的一片新天地,學生讀書蔚然成風;英語科組的“大英語觀”活動開展得繽彩紛呈,不惜重金長年聘請的外籍英語教師生動有趣的教學吸引了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成績大幅度提高。

教學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雷州一中向高等院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高考成績逐年穩步提升,屢居湛江市各縣區重點中學前列,高考升學率2002年達84.2%,2003年90.8%,其中本科上線率達56%,2004年92%,其中本科上線率達62.1%,2005年高達93%,其中本科上線率達65%。有多名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復旦等名牌大學。學校“新宇”文學社多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文學社”。學生參加的各級文藝匯演每年均獲得獎勵,參加各類項的科技發明競賽、藝術創作競賽、奧林匹克競賽及徵文競賽,也都獲得好成績。學生獲國家獎的有226多人次,省級獎的有310多人次。教師發表的教學論文,每年在120篇左右,出版的論著共有10多本,有國家級和省級的教研立項4個。

共有385位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有25位學生被評為省、市“三好學生”,有12位學生被評為省、市“優秀學生幹部”,有31位學生被評為省、市 “優秀團乾”、“優秀團員”。 2007至2009年,高考上本科線分別為695、 667、649人, 2009年高考成績綜合評價居湛江市省一級學校的第二名。在各類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84人次,獲得省級獎148人次,如:2009、2010連續兩年在全國數學聯賽中居湛江市第一名,學校多年被評為湛江市高考先進單位。

學校榮譽

學校曾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現代化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先進基層工會、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紅旗團委、廣東省書香校園、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十一五規劃課題實驗基地。多次被評為湛江市文明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高考先進單位、雙優學校、花園式單位等先進稱號

湛江市高中學校

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本任務盤點湛江市高中學校。
吳川市林屋中學
吳川市樟鋪鎮第二中學
吳川市板橋中學
吳川市中山鎮唐祿中學
吳川市中山鎮三柏中學
吳川市黃坡鎮平城中學
吳川市川西中學
吳川市塘尾中學
吳川市覃巴中學
吳川市蘭石中學
吳川市淺水鎮第二中學
湛江市吳川文武學校
吳川市同舟中學
湛江市第五中學
吳川市第三中學
吳川市第二中學
吳川市城東中學
湛江市實驗中學
雷州市北和中學
雷州市龍門中學
雷州市龍門鎮第三中學
雷州市龍門鎮第二中學
雷州市南興中學
雷州市松竹鎮寬儀中學
雷州市紀家鎮紀家中學
雷州市紀家第二中學
雷州市唐家中學
廣東省國營幸福農場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火炬中學
雷州市烏石中學
雷州市流沙鎮流沙中學
雷州市東里中學
雷州市東里鎮第二中學
雷州市雷高鎮中學
雷州市沈塘中學
湛江市華僑管理區中學
雷州市客路中學
雷州市客路鎮第二中學
雷州市新城中學
雷州市實驗中學
雷州市雷城中學
雷州市附城中學
雷州市附城鎮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十三中學
雷州市第三中學
雷州市第六中學
雷州市第二中學
雷州市白沙中學
廉江市吉水中學
廉江市河唇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紅湖中學
廉江市塘蓬中學
廉江市塘蓬鎮第二中學
廉江市石嶺中學
廣東省湛江墾東升中學
廉江市雅塘中學
廉江市青平中學
廉江市青平鎮沙鏟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紅江中學
廉江市營仔中學
廉江市安鋪中學
廉江市安鋪鎮第四中學
廉江市安鋪鎮第三中學
廉江市安鋪鎮第二中學
廉江市安鋪第一中學
廉江市橫山中學
廣東省國營紅江農場晨光中學
廉江市新民中學
廉江市營仔三中
廉江市新華中學
廉江市平坦中學
廉江市平坦鎮二中
廉江市良垌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黎明中學
廉江市育才職業高級中學
廉江市石城中學
廉江市石城鎮第二中學
廉江市羅州中學
廉江市廉江中學
廉江市第四中學
廉江市第三中學
湛江市培才學校
廣東省湛江農墾綠洲中學
徐聞縣第一中學
徐聞縣五一農場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南華中學
徐聞縣下橋中學
徐聞縣下橋第二中學
徐聞縣城南中學
徐聞縣邁陳中學
徐聞縣角尾中學
徐聞邁陳第二中學
徐聞縣海安中學
徐聞縣龍塘中學
徐聞縣龍塘第二中學
廣東省國營紅星農場中學
徐聞縣前山中學
徐聞前山第二中學
徐聞縣下洋中學
徐聞縣外羅漁業中學
徐聞縣新寮中學
徐聞縣錦和中學
徐聞縣曲界第二中學
徐聞一中
徐聞縣徐聞中學
徐聞縣徐城中學
徐聞縣五里中學
徐聞縣立品中學
徐聞縣和安中學
徐聞縣第二中學
徐聞縣大黃中學
徐聞縣城北中學
遂溪縣楊柑中學
遂溪北坡鎮興文學校
遂溪縣城月中學
遂溪縣洋青鎮西捅中學
遂溪縣茂戌中學
遂溪縣第一中學
遂溪縣第三中學
遂溪縣大成中學
遂溪附城中學
湛江市第七中學
湛江農墾實驗中學
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湖光中學
湛江市麻章中學
湛江市麻章區麻章鎮城家中學
湛江市麻章第一中學
湛江市民安中學
湛江市東海島試驗區民安鎮新民中學
湛江市覺民中學
湛江市東海島試驗區東山鎮第二中學
湛江市硇洲中學
湛江市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東南中學
湛江市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德才中學
東海島東簡中學
湛江市南三德成中學
坡頭區麻斜中學
湛江市乾塘中學
坡頭區米稔中學
湛江市坡頭第二中學
湛江市愛周中學
湛江市寸金中專學校
湛江市坡頭區南調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第一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上圩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龍頭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南三第二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官渡鎮石門中學
湛江市官渡中學
湛江港務局第一中學
湛江市第九中學
湛江市第十四中學
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學
湛江鐵路中學
湛江鐵路工程公司職工培訓中心
湛江市第十一中學
湛江市第十六中學
湛江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十二中學
湛江市第二十中學
湛江氣象學校
湛江海濱中學
湛江市第十中學
湛江港務局第二中學
湛江港務局第三中學
湛江市第十七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南三鎮南三中學
吳川市第一中學
湛江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廉江市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六中學
雷州市第一中學
廣東省遂溪縣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四中學
湛江第一中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