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四中學

湛江市第四中學

湛江市第四中學,簡稱湛江四中。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椹川大道南18號,湛江市霞山區教育局主管的中學。湛江四中師資力量強,校風純樸,學風優良,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是湛江市一所辦學成績卓著的中學,也是廣東省省一級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湛江市第四中學創辦於1956年,位於經濟繁榮、交通便利的椹川大道南端,校園寬敞,環境幽雅,是人才成長的搖籃,更是霞山區教育的視窗。
走過50年風雨的四中,在歲月塵沙的洗禮中,經歷了艱苦創業、勵志創新、銳意進取、開拓未來的曲折而又輝煌的歷程,以其獨特的人文精神和厚重的歷史積澱,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揚帆搏浪,取得飲譽湛江、蜚聲南粵的驕人成績。它是“省一級學校”、“廣東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
四中育人環境優良。校園占地面積41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250平方米。它布局合理,設施完備,有寬敞明亮的教學樓,氣勢宏大的圖書館,功能齊全的科學樓;有先進的電腦室、語音室、課件製作室;有方便快捷的校園網,電視監控系統,實用的演播室;有文明整潔的學生公寓和價廉物美的學生食堂;輕鬆的音樂室、雅致的美術室培養了學生的藝術情操;設備齊全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圖書館藏書9萬冊,是學生獲取知識力量的重要源泉。學校現有教學班89個,學生人數達6000多人。
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233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67人,一級教師114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廣東省教書育人優秀教師、廣東省優秀班主任、南粵教壇新秀共15人,18人為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學校承擔國家級“十五”規劃教研課題主課題的子課題和省級教研課題11個,其中3個已獲得國家級結題成果獎,4個已獲省級結題成果獎。近5年來,教師在國家、省、市各級報刊雜誌發表論文400多篇,撰寫論著5部。觀摩課比賽獲市級以上獎勵72人次,其中余偉堅老師獲全國一等獎。
辦學效果顯著。在上級部門的親切關懷下,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教學改革,遵循“愛校、創新、求真、奮發”的校訓,倡導“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善於思考、勇於實踐”的學風,堅持以文化教育為主體,以體藝特色教育為兩翼的“一體兩翼”辦學模式,高考中考成績顯著,連續十九年被評為湛江市高考先進單位,連年囊括霞山區總分前三名,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優秀學生。學校紫荊文學社辦得有聲有色,近5年來學生徵文獲國家級獎192人次;全校師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全國獎勵165人次,省級獎勵277人次,市級獎勵共849人次;學校籃球隊、田徑隊分別9年、11年蟬聯霞山區冠軍,一批批音樂、美術愛好者從這裡走向藝術的殿堂。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50年艱苦創業,艷冠群芳;新世紀再創一流,任重道遠。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湛四中這艘充滿生機的航船,一定能載著四中人新的夢想,在教育教學改革的碧海藍天,乘風破浪,再鑄輝煌

辦學特色

湛江市第四中學與馬吉華國民型中學結為姐妹學校
走進湛江四中,只見生機盎然,奼紫嫣紅,令人心曠神怡。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布局合理,整然有序。挺拔的大王椰矗立在校道兩旁,枝葉繁茂的大葉榕、鳳梨、芒果、龍眼樹帶來了匝地濃陰,引來了鳥鳴蝶舞。這四季常綠、花香果碩的自然景觀,和樹蔭下、樓房前的閱報欄、書畫廊、“科技之窗”、偉人塑像融為一體,形成了具有啟智、育德、審美功效的文化氛圍。寬敞明亮的教室、設備齊全的科學樓,還有造型別致的圖書館、設備先進的學生公寓、湛江市中國小示範性飯堂,為學生創造了求知的樂土。學校先後被評為湛江市“庭院綠化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
要辦好一所學校,必須有一個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和科學的管理制度。陳翠蘭校長從1998年擔任校長開始,承前啟後地推出了依法治校的“十二項”基本原則(明確方向、確立目標、精誠團結、政通人和、改革創新、整體最佳化、嚴明法章、樹立校風、服務教學、教學相長、開源節流、理論指導),以“四個觀念”(素質教育觀、民主管理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合理配置資源的效益觀)為先導,堅持“三個全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與國家的教育法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實現“兩高”(高標準建設一個領導班子和一支師資隊伍,高標準培養“四有”人才)、“一色”(創辦有特色的一流學校)。她注重理論學習,求真務實,率先垂範,與時俱進,著力提高領導班子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領導藝術水平。校級領導中已有兩人參加了省舉辦的校長高級研修班的學習。她和領導班子一道培養、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備的中青年教師到中層領導崗位上來,並大膽授權,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堅持分層管理、分級負責的制度,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管理制度,推動了教育教學和後勤服務工作高效、有序的發展。

校徽校風

校風:團結奮鬥,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教學相長

學風: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善於思考,勇於實踐

教學改革

湛江市第四中學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導驗收工作會議
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存之本,發展之源,致勝之母。湛江四中堅定不渝地貫徹“以教改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改,推動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策略,在抓好常規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課題立項,新課標課改實驗,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作為霞山區新課標課改實驗的重點學校,多次承擔區、市組織的實驗課、研討課任務,在各級各類教學大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數學、物理、地理三個學科在全國教學大賽中分別獲一、二等獎,22人次獲省級各類教學大賽獎。參加課改實驗的高一年級在市組織統考的九門課程中有八門成績名列同類學校榜首。近十年來,學校共承擔了12個國家級、省級子課題,研究範圍從政教到各個學科。校長親自擔綱,主持研究。現已有4個課題結題,通過了省專家組的鑑定,有的還獲得了成果獎。正進行研究的課題,也有四項通過了中期評估檢查。教改科研的深入開展,推動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中考連年名列區屬中學榜首,多次被評為市、區先進單位。2005年高考上本科線人數達417人,增幅為40.4%%。同時,培養了一批富有研究精神的骨幹教師,每學年均有5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論文比賽中獲獎或在各級刊物上發表。其中程喆老師擔當了5個課題的主要負責人,有4個課題已結題,其被推薦為省名專家培養對象。青年教師楊偉洲主持的《專題學習網站的教育性研究》在省總課題組的成果評比中,評為二等獎。他帶領電教老師指導學生在“全國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中獲全國二等獎1項,省級獎10項,幾年來,他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論文41篇,並被評為湛江市“科技之星”。

教學成果

湛江市第四中學湛江市第四中學
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師資隊伍,是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打造學校品牌的根本保證。為此,湛江四中確立了“三個代表鑄師魂、先進文化塑師德,行為規範樹師表,終身學習促師業,規章制度立師紀”的指導思想,堅持把師資隊伍的建設擺在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力倡導無私奉獻的精神,激勵教師努力提高學歷層次與業務水平。學校制訂了《師德考核細則》,持續開展“立高尚師德、樹師表形象”的教育活動,完善教師年度考核制度和職務晉升管理機制,開設各類業務培訓班,開展“教壇新秀”、“優秀班主任”“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的評選活動,還有教師基本功、說課、多媒體教學、課件製作等競賽,激勵教師爭當師德楷模、教學專家、育人典範。在“百、千、萬”工程中,學校還選送了13名骨幹教師參加了省級的名教師、名專家的培訓。現在獲全國、省級優秀教師稱號的10人,市、區級優秀教師60多人,特級教師1人,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人,市勞模1人。
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湛江四中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第二課堂活動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自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後,各研究小組在學科老師的指導下,從歷史到自然生態等方面都設立了研究課題,撰寫了大量小論文或調查報告,在廣東省近幾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的就有13項成果,其中《湛江市路面新景點———街心花園透視》獲“博冠科技探索獎”,並被選送參加全國比賽,在2005年第20屆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湛江四中獲“優秀組織獎”,是湛江市唯一獲得該項榮譽的學校。在香港舉行的第三屆省港中文字典套用邀請賽中,市四中代表湛江地區捧回了亞軍的獎盃。各學科競賽中,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獎的84人次,省級獎的84人次,市、區級獎的624人次。學校“紫荊”文學社現擁有社員430人,共有800多人次在全國語文報杯等各類作文大賽中獲獎,不少學生的習作在各類刊物上發表,2005屆畢業生倪滸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並在2005年高校自主命題招生考試中以全國第二的成績被中國人民大學免試錄取。文學社現正申請加入中國校園作協。學校體藝特色班辦得越來越好,為高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獲得榮譽

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區各項工作的先進,中考連年在市、區同類學校中名列榜首,高考已連續十八年被評為市高考先進單位。另外,湛江市“花園式單位”、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全國模範職工小家”、省“巾幗文明示範崗”、市“青年文明號”等榮譽更為湛江四中增添了光彩。

學校校友

湛江市第四中學湛江市第四中學
湛江四中人才輩出,已經培養出三萬多名畢業生,有數以百計的校友走上黨政機關領導崗位,有數以千計的校友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

崢嶸歲月,春風化雨,甘露萬點,催開了滿園芳菲。一屆又一屆莘莘學子從湛江四中這塊沃土上走向社會、走向世界,為中國的騰飛和世界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有的登上了領導崗位,如64屆畢業生白志健曾任國家農業部副部長、中央駐澳門辦事處副主任,陳凱是北京中海油總經理,李捍東曾任湛江市副市長,王克明是湛江市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陳日英是湛江市婦聯主席,李雄光是霞山區副區長,梁肖斌是坡頭區委組織部長;有的在平凡的崗位上創下了不平凡的業績,如:楊麗被評為全軍模範護士、總後“十大傑出青年”,葉小紅被評為全國金融勞動模範;有的為了人類文化的傳承、科學的發展而遠涉重洋,如美國馬里蘭大學藥學博士後胡京茹,美國北密執根大學醫學博士、芝加哥醫學大學教授陳思東,美國新墨西哥礦物工程學院碩士、化學工程碩士劉羚。

學校地址

地址: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

湛江市高中學校

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本任務盤點湛江市高中學校。
吳川市林屋中學
吳川市樟鋪鎮第二中學
吳川市板橋中學
吳川市中山鎮唐祿中學
吳川市中山鎮三柏中學
吳川市黃坡鎮平城中學
吳川市川西中學
吳川市塘尾中學
吳川市覃巴中學
吳川市蘭石中學
吳川市淺水鎮第二中學
湛江市吳川文武學校
吳川市同舟中學
湛江市第五中學
吳川市第三中學
吳川市第二中學
吳川市城東中學
湛江市實驗中學
雷州市北和中學
雷州市龍門中學
雷州市龍門鎮第三中學
雷州市龍門鎮第二中學
雷州市南興中學
雷州市松竹鎮寬儀中學
雷州市紀家鎮紀家中學
雷州市紀家第二中學
雷州市唐家中學
廣東省國營幸福農場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火炬中學
雷州市烏石中學
雷州市流沙鎮流沙中學
雷州市東里中學
雷州市東里鎮第二中學
雷州市雷高鎮中學
雷州市沈塘中學
湛江市華僑管理區中學
雷州市客路中學
雷州市客路鎮第二中學
雷州市新城中學
雷州市實驗中學
雷州市雷城中學
雷州市附城中學
雷州市附城鎮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十三中學
雷州市第三中學
雷州市第六中學
雷州市第二中學
雷州市白沙中學
廉江市吉水中學
廉江市河唇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紅湖中學
廉江市塘蓬中學
廉江市塘蓬鎮第二中學
廉江市石嶺中學
廣東省湛江墾東升中學
廉江市雅塘中學
廉江市青平中學
廉江市青平鎮沙鏟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紅江中學
廉江市營仔中學
廉江市安鋪中學
廉江市安鋪鎮第四中學
廉江市安鋪鎮第三中學
廉江市安鋪鎮第二中學
廉江市安鋪第一中學
廉江市橫山中學
廣東省國營紅江農場晨光中學
廉江市新民中學
廉江市營仔三中
廉江市新華中學
廉江市平坦中學
廉江市平坦鎮二中
廉江市良垌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黎明中學
廉江市育才職業高級中學
廉江市石城中學
廉江市石城鎮第二中學
廉江市羅州中學
廉江市廉江中學
廉江市第四中學
廉江市第三中學
湛江市培才學校
廣東省湛江農墾綠洲中學
徐聞縣第一中學
徐聞縣五一農場中學
廣東省湛江農墾南華中學
徐聞縣下橋中學
徐聞縣下橋第二中學
徐聞縣城南中學
徐聞縣邁陳中學
徐聞縣角尾中學
徐聞邁陳第二中學
徐聞縣海安中學
徐聞縣龍塘中學
徐聞縣龍塘第二中學
廣東省國營紅星農場中學
徐聞縣前山中學
徐聞前山第二中學
徐聞縣下洋中學
徐聞縣外羅漁業中學
徐聞縣新寮中學
徐聞縣錦和中學
徐聞縣曲界第二中學
徐聞一中
徐聞縣徐聞中學
徐聞縣徐城中學
徐聞縣五里中學
徐聞縣立品中學
徐聞縣和安中學
徐聞縣第二中學
徐聞縣大黃中學
徐聞縣城北中學
遂溪縣楊柑中學
遂溪北坡鎮興文學校
遂溪縣城月中學
遂溪縣洋青鎮西捅中學
遂溪縣茂戌中學
遂溪縣第一中學
遂溪縣第三中學
遂溪縣大成中學
遂溪附城中學
湛江市第七中學
湛江農墾實驗中學
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湖光中學
湛江市麻章中學
湛江市麻章區麻章鎮城家中學
湛江市麻章第一中學
湛江市民安中學
湛江市東海島試驗區民安鎮新民中學
湛江市覺民中學
湛江市東海島試驗區東山鎮第二中學
湛江市硇洲中學
湛江市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東南中學
湛江市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德才中學
東海島東簡中學
湛江市南三德成中學
坡頭區麻斜中學
湛江市乾塘中學
坡頭區米稔中學
湛江市坡頭第二中學
湛江市愛周中學
湛江市寸金中專學校
湛江市坡頭區南調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第一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上圩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龍頭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南三第二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官渡鎮石門中學
湛江市官渡中學
湛江港務局第一中學
湛江市第九中學
湛江市第十四中學
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學
湛江鐵路中學
湛江鐵路工程公司職工培訓中心
湛江市第十一中學
湛江市第十六中學
湛江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十二中學
湛江市第二十中學
湛江氣象學校
湛江海濱中學
湛江市第十中學
湛江港務局第二中學
湛江港務局第三中學
湛江市第十七中學
湛江市坡頭區南三鎮南三中學
吳川市第一中學
湛江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廉江市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六中學
雷州市第一中學
廣東省遂溪縣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四中學
湛江第一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