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居寺塔及石經

雲居寺塔及石經

雲居寺塔及石經,位於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城西南房山區石經山,又稱西域寺,始建於隋大業年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雲居寺塔及石經雲居寺塔及石經
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積70000多平方米。由雲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我國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寶庫。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作為世界上保存石刻經版最多的寺廟入選“北京旅遊世界之最”,同年雲居寺塔及石經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1997年以來連續四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明旅遊景區”,同年被命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榮獲“京郊環境建設示範景區”和“北京花園式單位”榮譽稱號,2001年榮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同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雙認證。2004年11月15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風景名勝區。雲居寺始建於隋大業年間,五代時被火燒毀。遼、金、元屢次修建,抗日戰爭時被毀,僅塔與石經得以保存。今寺中建築為80年代後恢復。寺坐西朝東,塔位於寺北,稱雲居寺北塔,又俗稱紅塔,遼代創建,四隅各有四座唐塔。北塔高30.4米,磚砌,塔身分上、下兩層,下層為八角形,四周有拱門、假窗、佛龕浮雕,上層為圓錐形,相輪九重,塔頂寶珠突出天空。四隅各塔高約10米,上部為樓閣式,六層檐,下部開尖拱形塔門,它們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古的塔。

特點

雲居寺塔及石經雲居寺塔及石經
石經版位於半山腰的雷音洞中以及寺南的壓經塔下藏經穴中,自隋代創寺僧靜琬始刻,歷唐、遼、金、元、明,歷時千餘年。雷音洞內藏經石4196塊,寺南的壓經塔下藏經石10082塊。計刻佛經1122部,3452卷。雲居寺石經版不僅保存了大量佛教經典,同時也為金石、書法、文字、歷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豐富而珍貴的資料,被譽為"北京的敦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