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憶五首

《雜憶五首》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組七言絕句。

原詩

其一

今年寒食月無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憶得雙文①通內里,玉櫳深處暗聞香。

其二

花籠微月竹籠煙,百尺絲繩拂地懸。

憶得雙文人靜後,潛教桃葉送鞦韆。

其三

寒輕夜淺繞迴廊,不辨花叢暗辨香。

憶得雙文朧月下,小樓前後捉迷藏。

其四

山榴似火葉相兼,亞拂磚階半拂檐。

憶得雙文獨披掩,滿頭花草倚新簾。

其五

春冰消盡碧波湖,漾影殘霞似有無。

憶得雙文衫子薄,鈿頭雲映褪紅酥。

注釋

①指唐傳奇小說人物 崔鶯鶯 。唐 元稹 《雜憶五首》 詩之一:“憶得 雙文 通內里,玉櫳深處暗聞香。”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五:“仆家有 微之 作《元氏古艷詩》百餘篇,中有《春詞》二首……其詩中多言 雙文 ,意謂二鶯字為 雙文 也。

詩詞背景

此詩主要描寫回憶與雙文共度的時光,透露出作者想念雙文的心情。

對於雙文,作者顯然在內心很是矛盾,在另一自傳形式的劇作《鶯鶯傳》中,作者為了替張生遺棄崔鶯鶯的無恥行徑辯解開脫﹐竟藉其口大罵崔鶯鶯為“尤物”﹑“妖孽”﹑“不妖其身﹐必妖於人”﹐這就不僅使得人物形像前後不統一﹐也造成了主題思想的矛盾。誠如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所說:“篇末文過飾非﹐遂墮惡趣。”儘管如此﹐讀者從作品的具體描述中卻仍然感到崔鶯鶯令人同情﹐而張生的負心﹐則令人憎惡。作品的客觀藝術效果與作者的主觀議論評價是不一致的。

元稹八歲喪父,家貧,但父輩藏書頗富。也是書香門第了。貞元十五年(799)冬,元稹寓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與其母系遠親崔姓之少女名“雙文”者(即後來傳奇小說《鶯鶯傳》中的崔鶯鶯)相戀。元稹在他的《鶯鶯傳》里是這樣說的:“唐貞元中,有張生者,性溫茂,美風容,內秉堅孤,非禮不可入。”這裡的張生就是元稹的化名,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 中說:“《鶯鶯傳》者,……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鶯鶯可能是假名,據說真名是“雙文”,元稹也寫過艷詩《贈雙文》:

艷時翻含態,憐多轉自嬌。

有時還自笑,閒坐更無聊。

曉月行看墮,春酥見欲銷。

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

作者簡介

元稹8 歲喪父 ,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出類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後來《西廂記》故事所由。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八百三十多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