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柳小吃

雙柳樹鎮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北麓,潢川縣東南部,距潢川和商城各30公里。

雙柳小吃簡介

全縣轄14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165個村民小組,701個自然村,3個集鎮,總面積84.5平方公里,人口4.8萬人。1924年雙柳樹鎮為潢川縣第五行政區,1946年改為雙桃鎮,1949年秋建設革命新政權為第八區,1956年改為雙柳中心鄉,1958年改為雙柳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雙柳樹鄉,1986年4月改為雙柳樹鎮,1988年9月經省政府批覆為建制鎮至今,地勢南北高,中間低,為淺山丘陵夾平畈地帶,淮河支流——白露河由西南向東北穿境而過,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度的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文地理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區街道四通八達。截止2003年底,已建成雙興一路,雙興二路,長興路,文化路,友誼路,興雙路,商業路,南環路,工業路,沿河路等10多條街道,還有東叉,西叉,四通等十餘條叉街或小巷,東環路和北環路也分別在2004年,2005年竣工啟用。鎮區面積由2000年以前的1.5平方公里擴大到3.5平方公里,,人口達2.1萬人,城市化水平40.4%。鎮區內的排供水系統,淨化,亮化,綠化等配套設施齊全。2001年到2004年,鎮區基礎設施投入達到4000餘萬元。白露河左岸治理(鎮區段),滾水壩等工程即將申報啟動,雙柳二橋,濱河小區建設正在調查論證。
農村經濟蓬勃發展。雙柳河蟹淮南麻鴨,蟹田大米已獲國家無公害認證,並取得交好的品牌效益,是河南省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私營經濟發展強勁,初步形成了一期工程占地面積200多畝的李營省級工業園區,全鎮私營企業已達數百家。商業經濟繁榮,國家級小商品批發市場正在建設,規範並培養了紫雲英,建材,副食,成衣,木材等專業市場,逢集上市人流量達2萬餘人,日商品成交額突破80萬元。
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全鎮現有中學兩所,國小十所,在校學生超過萬人。衛生基礎設施完善,新建了一座中心衛生院,服務功能齊全。生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信陽市首批生態示範鎮。有全縣海拔最高,植被豐富,傳說迷人的洪山寨,至今寨上仍留有兩道寨牆,東西寨門,賽馬場飲馬坑等;有明朝戶部尚書熊沖墓,墓碑旁有石人,石馬,石獅,石桌,石凳等。潢川縣蘇維埃政權舊址清晰可見,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另外,李樓水庫,杉山水庫等自然風光,也已成為雙柳樹鎮一道道亮麗風景線。
雙柳樹鎮在歷屆黨委,政府艱辛努力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發展形象日趨良好,近幾年來,經濟實力一直處於全市200多個鄉鎮的前列,位次不斷前移,先後獲得了“信陽市綜合改革試點鎮”,“中州名鎮”,“河南省重點鎮”,“國家小城鎮綜合經濟開發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