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圖書館

集美大學圖書館

集美大學圖書館於1999年5月由位於集美學村的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五個圖書館合併組建而成。現有館舍面積共56,986平方米,閱覽座位6,160個。

基本信息

簡介

集美大學圖書館於1999年5月由位於集美學村的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五個圖書館合併組建而成。

我館現有在編正式職工131人,其中高級職稱19人,中級職稱62人;碩士以上人員10人,其他本專科學歷者99人。設有辦公室、文獻建設部、數字信息部、參考諮詢部、電子閱覽部、圖書流通部、書刊閱覽部七個部門。我館非常重視學術、科研工作,多年以來,職工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主持或參與5個省級以上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

書館管理

集美大學圖書館 集美大學圖書館

集美大學圖書館實行網路自動化管理、藏借閱一體化、中外文混排、圖書通還和全天候開放服務(每周開放時間最長的達94.5小時),所有書刊均實行全開架借閱服務方式。建立了館內區域網路和無線網路系統,擁有各類型電子閱覽廳(室)、語言學習廳、多媒體培訓室等總計6間,計算機總數818台。擁有各類型數據專用伺服器總計32(片),其中包括兩套雙機容錯系統。存儲系統5套,總容量為62TB。通過校園網為教學、科研提供優質的文獻信息服務,極大地滿足了廣大師生的知識和信息需求。

現有模式

陳延 奎 館 陳延 奎 館

現有模式為:嘉庚圖書館和陳延奎圖書館為中心館,其中嘉庚館為自然科館,以提供自然科學類書刊的借閱服務為主;陳延奎館為社科館,以提供社會科學類書刊的借閱服務為主。這兩個中心館均同時提供電子閱覽、公共檢索和諮詢等服務。此外,仍保留分布在相關校區的水產生物、財經、航海等三個專業書刊閱覽點,為讀者提供相關專業書刊資料的閱覽服務以及圖書通還服務。

書館建設

集美大學圖書館內景 集美大學圖書館內景
集美大學圖書館內景 集美大學圖書館內景

作為全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學校高度重視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不斷加大電子文獻資源的引進和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力度。現有館舍面積共56,986平方米,閱覽座位6,160個。館藏紙質文獻211.97萬冊,中外文現刊2,900多種,引進了包括超星數字圖書館、維普全文資料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中國經濟信息網、方正電子教參、Blackwell、水科學與漁業資料庫、OCLC FirstSearch、Springer、Kluwer Online、Ei Village、BP ON OVID、世界科學出版社全文期刊、IEL、ScienceDirect資料庫(sdol)、EBSCO資料庫等37箇中外文全文或文摘資料庫。自建《水產科技資料庫》、《集美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集美大學學科導航》、《信息參考》、《隨書光碟系統》及《多媒體資源中心》等6個特色專題資料庫。生均擁有文獻(含電子文獻折合量)達159.51冊。近三學年,生均年進紙質文獻分別為6.32、8.71、6.07冊。此外,積極參與國內高校文獻資源共享活動,並與廈門大學等多家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機構建立了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等資源共享合作關係。

書館前景

集美大學圖書館未來的發展,將進一步加大文獻資源建設力度,更加注重人文與科技、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的融合,已有文獻資源與自主研發創建新文獻資源的結合、文獻的學術含量與技術含量的統一,在現代化設備、網路與自動化管理、文獻資源創建與利用方面,再上新台階,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圖書館館藏體系。營造更加濃厚的讀書氛圍和人性化的讀書環境,重視素質教育和文化內涵提升,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的讀者利用率。強化全天候、開放型、互動、雙通、自動化、網路化的服務模式,為本科教學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組織結構

現由坐落於校部的嘉庚館、陳延奎館和分布於各校區的博文分館、三個專業書刊閱覽點及資料室等組成,其中,嘉庚館為讀者提供自科書刊資料及電子文獻借閱服務;陳延奎館為讀者提供社科書刊資料及電子文獻借閱服務;博文分館提供綜合類資料借閱服務;航海、水產生物和財經三個專業書刊閱覽點及資料室則為讀者提供相關專業書刊資料的閱覽服務及圖書通還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