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學圖書館

石油大學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位於北京昌平,與雄偉的蟒山和秀美的十三陵水庫山水相依。圖書館於1994年建館,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共6層。實行“藏、借、閱一體化”全開放管理模式,實現一周七天全天開館,開館時間為15.5小時,並設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基本信息

介紹

石油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始建於1953年。1969年“文革“期間隨校遷至山東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圖書館。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時改為石油大學圖書館。2005年1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時改為中國石油大學圖書館

規模

館舍總面積49932平方米,閱覽座位3902個。圖書館現有職工92人(含檔案館),其中博士1人、碩士10人、具有本科學歷38人,具有專科學歷16人,大專以上學歷占職工總數的70.7%;正高職稱2人,副高職稱20人,中級職稱32人,中級以上職稱占職工總數的58.7%。設有綜合管理部、文獻採訪部、文獻編目部、流通閱覽部、數字資源部、技術發展部、信息研究部、檔案部共8個部室。

石油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建立了先進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實現了館內區域網路與校園網和Internet的聯接,標準的綜合布線技術,確保了高速的網路傳輸。並配備了高檔伺服器、光碟庫、光碟塔、磁碟陣列、SAN光纖存儲系統,建立了200個單元的電子文獻閱覽室、機檢目錄廳和導讀系統等。採用先進的圖書館管理系統,實現了收集、整理、加工和服務的自動化,全面提高了管理的整體水平。
經過50多年的積累和建設,特別是經過211工程建設,圖書館不論是館藏資源還是自動化建設都已具相當規模。印刷型文獻、電子文獻、資料庫、網上資源都日趨完善,尤其是有關石油、石化專業各個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資源豐富,現已逐步成為中國主要的石油、石化文獻信息中心;圖書館的設備配置也隨時代發展而基本同步,始終保持在各高校圖書館的前列,較早實現了圖書館管理的自動化、網路化,正朝著數位化圖書館邁進。

思路

建章立制,落實科學民主管理;以人為本,開展多項優質服務;豐富館藏,承載教學科研需求;石油特色,凸顯優勢興館之本;網路建設,緊跟時代發展前沿;拓寬思路,立足學校服務社會;提高素質,團結一心甘於奉獻。

機構

機構設定

圖書館現有職工52名。設有采編部、文獻借閱部、技術部、信息諮詢部、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以及館務辦公室等業務及行政部門,並設有教師圖書管理委員會和學生圖書管理委員會。

文獻資源

在文獻資源建設上,圖書館在充分滿足學校各學科發展的基礎上,重點收集齊全的石油專業文獻資源,形成石油特色文獻體系。同時,對新開設學科專業,及時補充所需的各類文獻資源,初步形成了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館藏實體資源與虛擬資源相互補充的比較完整的文獻體系。

石油大學圖書館

截止到2008年底,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80餘萬冊、紙質期刊1000餘種、過刊6萬冊、電子圖書30餘萬冊、電子期刊1.6萬種、引進資料庫20種、自建資料庫3種,並建立了DIALOG國際在線上系統。

服務

圖書館以開放的文獻布局,藏、借、閱合一的服務與管理方式,較長的開放時間,滿足了廣大師生的閱讀需求.周開放時間整體達到了73小時以上,年開放時間達362天.網路化服務24小時開放,讀者不必到館既可方便地閱讀圖書,獲取全文資料,文獻線索等。

石油大學圖書館

基本服務

文獻借閱服務。電子文獻閱覽服務,光碟、網路資料庫檢索服務,視聽服務,技術服務,檢索課教學等。

特色服務

科技查新服務。作為國家一級查新站,面對校內外用戶開展科技查新工作。
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為用戶提供國內外文獻查詢,原文索取,複製服務,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等。

網路環境

圖書館一直注重自動化、網路化和數位化建設,已建成先進的圖書館區域網路環境,實現了服務手段現代化。

1、辦公手段自動化

圖書館於2005年2月開始使用匯文自動化管理系統LibSys2000,使採訪、編目、典藏、流通、期刊、統計、公共在線上目錄查詢(OPAC)等業務水平更加先進。

2、業務環境網路化

圖書館建成了設施先進、性能穩定的館內區域網路,採用高配置的伺服器及交換機等網路設備。伺服器端基於Solaris作業系統,資料庫採用Oracle9i,在全館設有幾十台終端。光碟伺服器基於WindowsNT平台,與校園網及Internet聯網,使圖書館各項工作都可以在千兆接入校園主幹網、百兆到桌面的網路環境下進行。網路節點達200個。

特色

1、建立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碩博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可實現網上閱覽本校碩博學位論文。
2、建立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學參考書資料庫”,實現了網上教學參考書全文閱讀。
3、建設了“中國海油外文圖書館”,收集國外大學使用教材。
4、收集齊全的石油專業文獻資源,形成特色館藏,努力建成石油文獻信息中心。

館藏

圖書館館藏資源日益豐富,館藏圖書總量305萬冊,生均114.9冊。其中,印刷型圖書213萬冊,生均80.2冊;電子型圖書92萬冊,生均34.7冊。2003-2006年,印刷型圖書進館量年均12.8萬冊,生均年進書量5.1冊;電子型圖書進館量年均11.2萬冊,生均年進書量4.7冊。另有館藏期刊總量2.1萬種。自建資料庫15個,引進資料庫30個,在線上資料庫628個。已形成了以工為主,理、工、管、文、法、經等協調發展,石油、石化特色鮮明的館藏體系。豐富的圖書文獻資源,較好地滿足了教學與科研的需要。

石油大學圖書館

數字資源建設也已初具規模。建成了中國學術期刊全文庫、萬方資料庫系統、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超星數字圖書館四個鏡像站;中國法律法規全文資料庫、維普資料庫、人大報刊資料全文資料庫、引進了中外石油文獻資料庫(CFA)、美國石油工程師協會會議論文(PA)、SPE、EBSCO、Elsevierspringer、API等國內外資料庫30餘個。

開放時間

夏季:7∶30--11∶3014∶30--22∶00
冬季:7∶30--11∶3014∶00--22∶00
周五下午閉館;節假日白天照常開放。

 

圖書館規章制度

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為了給廣大同學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將做出如下有關規定。

一、讀者須持本人借書證到圖書館借閱圖書。每證附條形碼借書卡一張(開架書庫及閱覽室使用可借6冊)。文學類圖書借期為十天;其他各類開架圖書借期借期為一個月。

二、借書證應由本人妥善保管,不得遺失,不得轉借代借,由於丟失(即使已經申請補發)而引起的一切後果,均由本人負責。學生畢業或離校時,需將借書證,卡全部交回圖書館。

三、讀者借書時應認真檢查該書是否有劃線,撕頁,書名與內容不符等問題,若發現問題交工作人員處理後再借,閱。否則,還書時再出現問題,責任自負。

四、讀者丟失圖書須按規定賠償。

1.讀者所借圖書應該妥善保管,如有遺失,以一個月內賠償與原書完全相同(包括書名,著者,出版社等)的新書為原則,同時繳納5元加工費。無法購得新書,須按規定賠償。

2.中文圖書按下列規定賠償:

(1)登入號為40萬冊以前的圖書一律按原價的10-20倍賠償。

(2)登入號為41-50萬冊的圖書按原價的8-10被賠償。

(3)登入號為51-60萬冊的圖書一律按原價的6-10倍賠償。

(4)登入號為61-65萬冊的圖書一律按原價的5-10倍賠償。

(5)登入號為65-70萬冊的圖書一律按原價的4-10倍賠償。

(6)登入號為70萬冊以後的圖書一律按原價的3-10倍賠償。

3.外文圖書一律按原價的5-10倍賠償。

4.遺失成套圖書中的一本,原則上按全套書價格加倍賠償。

5.讀者賠償後,如在近期內找回原書,可持賠償收據來館辦理退款(依發票為上交財務為限),無賠償收據者不予退款。
五、廣大同學應積極維護圖書館的學習環境,愛護書,刊,資料及設備,嚴格遵守圖書館的有關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