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消組

隔山消組

隔山消組,屬於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蘿藦科,鵝絨藤屬的7個組之一,中國產1種。是多年生草質藤本;肉質根近紡錘形,灰褐色,長約10厘米,直徑2厘米;莖被單列毛。葉對生,薄紙質,卵形。

基本信息

本組概述

中國植物志>>第63卷>>蘿藦科 Asclepiadaceae>>鵝絨藤屬 Cynanchum
組6. 隔山消組Sect. Seutera (Reichb.) Tsiang et Zhang stat. nov. ——Seutera Reichb. Consp. 131. 1828; Decne. in DC. Prodr. 8: 590. 1844. ——Lyonia Ell. Sketch S. Carol. et Goerg. 1: 316. 1817, non Rafin. in Mitch. et al. Med. Repos. 5: 352. 1808, nec Nutt. Gen. Am. 1: 266. 1818.
副花冠裂片薄肉質,腹背兩面皆扁平,內面不成龍骨狀而成方形,其端部截形,基部略為緊縮;合蕊冠在近基部即合生,而在其灣缺處不成為5個兜狀體。
本組我國產1種。

下級物種

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 (Maxim. ) Hemsl.
多年生草質藤本;肉質根近紡錘形,灰褐色,長約10厘米,直徑2厘米;莖被單列毛。葉對生,薄紙質,卵形,長5-6厘米,寬2-4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耳狀心形,兩面被微柔毛,乾時葉面經常呈黑褐色,葉背淡綠色;基脈3-4條,放射狀;側脈4對。近傘房狀聚傘花序半球形,著花15-20朵;花序梗被單列毛,花長2毫米,直徑5毫米;花萼外面被柔毛,裂片長圓形;花冠淡黃色,輻狀,裂片長圓形,先端近鈍形,外面無毛,內面被長柔毛;副花冠比合蕊柱為短,裂片近四方形,先端截形,基部緊狹;花粉塊每室1個,長圓形,下垂;花柱細長,柱頭略突起。蓇葖單生,披針形,向端部長漸尖,基部緊狹,長12厘米,直徑1厘米;種子暗褐色,卵形,長7毫米;種毛白色絹質,長2厘米。花期5-9月,果期7-10月。
產於遼寧、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區。生長於海拔800-1300米的山坡、山谷或灌木叢中或路邊草地。朝鮮、日本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地下塊根供藥用,用以健胃、消飽脹、治噎食;外用治魚口瘡毒。
東北延邊地區有稱本植物的塊根為“白首烏”,唯與山東泰山地區所產的“白首烏”Cynanchum bungei Decne. 為不同種植物。

相關類群

豹藥藤組Sect. Cryptoglossum Tsiang et Zhang
青羊參組 Sect. Cyathella (Decne.) Tsiang et Zhang
鵝絨藤組Sect. Cynanchum
牛皮消組 Sect. Endotropis (Endl.) Schneid.
地梢瓜組 Sect. Rhodostegiella Pobed.
隔山消組 Sect. Seutera (Reichb.) Tsiang et Zhang
催吐白前組Sect. Vincetoxicum (Wolf) Tsiang et P. T. Li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