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腐

陳腐屬於詞語,意思是陳舊 腐朽。

基本信息

詞目:陳腐
注音: chén fǔ
英文:conventional 
例句:要想有所突破,必須打破陳腐的觀念。
近義詞:陳舊
反義詞:新興,新穎
含義:在陶瓷製造中,陳腐還指把混合好的泥料放置一段時間,使泥料之間充分反應和混合均勻。也叫陳化

基本解釋

[conventional;old and decayed]∶①食物等因時間過久而腐敗:儲糧過久,恐已陳腐。②比喻陳舊過時​

詳細解釋

1. 食物等因時間過久而腐敗
新唐書·李國貞傳》:“既至,糧乏,而所儲陳腐,民貧不忍遽斂,上書以聞。”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二:“通判 周世詢 建議,欲以去歲舊粟支其半,羣卒惡其陳腐,橫梃於庭,出不遜語。” 郭小川 《萬里長江橫渡》詩:“無風無浪, 江 水也會變陳腐。”
2. 比喻陳舊過時。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國初尚《文選》……月必稱‘望舒’,山水必稱‘清暉’,至 慶曆 後惡其陳腐,諸作者始一洗之。” 明 吳從善 《<郁離子>序》:“反覆以盡古今,懇到以中乎要會,不襲履陳腐,而於聖賢之道若合符節。” 沙汀 《困獸記》二一:“夜裡他為這件事想了很久,可是他的思路越來越亂,因而結果還是肯定了那個陳腐的態度:聽其自然。”
3.陶瓷行業中指儲泥,又稱胭泥、悶料。
是將泥料放置在不透日光,不通空氣的室內,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儲存一段時間,以利坯料的氧化和水解反應的進行,從而改善泥料的性能。我國古代制瓷工業中,認為儲泥是一個最重要的工序,儲泥時間多半在一年以上。在現代工廠中,因儲泥時間和泥料周轉期長,占地面積大;一般已採用多次真空練泥來代替儲泥。
泥料陳腐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1.通過毛細管的作用使泥料中水分更加均勻分布。
2.粘土顆粒充分水化和進行離子交換,一些矽酸鹽礦物(如白雲母,綠泥右和未風化的長石等)長期與水接觸發生水解轉變為粘土物質,從而提高可塑性。
3.增加腐植酸物質的含量,改善泥料的粘性,提高成型性能。
4.發生一些氧化與還原反應使泥料鬆散而均勻。
5.經過陳腐後可提高坯體的強度,減少燒成的變形機會。
6.注漿泥料陳腐後,促使粘度降低,流動性和空漿性能都可改善。
將加工好的紫砂粉料加淨水攪拌均勻,掇成泥塊或攪拌成泥漿料,放置於有一定溫度和濕度的封閉環境中進行陳腐,這種做法古代稱之謂"養土".陳腐有利於泥料氧化和水解反應的進行,陳腐的同時兼具細菌作用,促使有機物的腐爛,並產生有機酸。泥料中的有機質成為膠狀體後,可塑性會進一步提高,更利於製品的成型與燒成。陳腐時間越長越有利,經長時間陳腐的泥料燒成後和未經陳腐的相比,會因火氣退卻而變得柔和玉氣,其色調也會有所加深。如在相同的燒成氣氛及溫度下,陳腐過的綠泥泥料燒成後會顯得更青綠,更和潤。
陳腐雖然對改善泥料性能作用很大,但陳腐時間長才有顯著效果,這就需要有一定的儲泥條件,同時也延長了泥料的使用周轉期。目前經常採用機械真空練泥的方式來提高泥料的可塑性,而忽略了陳腐過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