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厝村

陳厝村

陳厝村隸屬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海山鎮。在鎮政府駐地東北1.6千米,笠港北岸。人口1133人,共260戶,分3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1、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海山鎮陳厝

在鎮政府駐地東北1.6千米,笠港北岸。人口1133人,共260戶,分3個村民小組。陳氏從福建莆田至此創村。原稱東汕頭,因村前笠港中心有一條洲汕,村居汕之東首而命名。後以陳姓世居而改稱陳厝。聚落在半丘陵坡地呈扇狀分布,建築以貝灰磚瓦木和混凝土結構2層樓房。有耕地426畝,其中常用耕地104畝,臨時性耕地322畝;山地25畝。養殖面積45畝。以農為主,種植水稻、甘薯、花生等,兼養對蝦、淡水魚。有個體和聯戶企業7家,經建設材、木器、農副產品加工。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92萬元。人年均收入2930元。世聯國小設在本村。醫療站2個。老人活動室1間。村民飲用自來水,用電燈照明,電話程控化。原汕頭市副市長、省政協委員陳謙為本村人,潮汕地區淪陷時,曾在家鄉堅持地下革命鬥爭。

2、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南海鄉陳厝村

南海鄉陳厝村位於平潭縣草嶼島,全村3個自然村,戶數273戶、人口1117人,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其中預備黨員4名,全村面積1637.3畝,其中耕地面積278.9畝,其餘大部分為荒山,人均收入2500元。陳厝村黨支部被市委評為2006—2008年度福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是2009年平潭縣村一級黨支部唯一一個獲此殊榮。2009年7月,陳厝村被南海鄉黨委列入創建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 
陳厝村每年的村財僅僅靠渡船收入,村民收入較低,為切實促進農民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黨支部一班人經過共同探討,很快達成共識:要使民眾儘快脫貧過上好日子,就必須擺脫以往舊的思想觀念,本著“西瓜要抱、芝麻要撿、大錢要賺、小錢不放”的原則,積極探索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機制。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利用本村資源優勢,村黨支部積極鼓勵引導村民發展捕撈業和養殖業,採取黨員帶頭示範、結對幫扶的方式,為村民增加經濟收入。現在陳厝村的村民加入捕撈業和養殖業的人數越來越多,捕撈船隊發展到15艘,每年可為村民增加經濟效益達30萬元;網箱養殖增加到20畝,每年增收達4萬多元。根據本地的實際,積極爭取選派捆綁單位的扶持資金近6萬元,大膽探索以“村+村民”的形式創辦集海產品加工場、飯店和招待所為一體的“水鄉漁村”休閒旅遊項目。多方渠道貸款,帶動村幹部集資近20萬,基本解決了啟動資金的困難。現在300平方米的主樓已在裝修中,相應的配套設施正在籌備中,2009年9月初開業已成定局。預計此項目每年可產生經濟效益4萬左右,可提高村財收入近5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