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漲令

限漲令

2011年3月底,在國務院要求公布房價調控目標“大限”前,40多個公布房價“調控目標”的城市,沒有發現一個“降”字,反而普遍“描述”了允許房價上漲的區間,漲幅大都在10%左右,“限價令”變身“限漲令”引起網友熱議。

簡介

限漲令限漲令

從2010年到2011年的一年以來,從“限貸”、“限購”再到“限價”,一連串施放的“限字令”構成了樓市調控政策的新風景。

然而,40多個公布房價“調控目標”的城市,沒有發現一個“降”字,反而普遍“描述”了允許房價上漲的區間,漲幅大都在10%左右。

“限價令”剛一出世即被輿論指為“漲價令”,網友無奈的稱之為限漲令。

調控特點

限漲令限漲令

2011年3月30日,對比已公布的40餘個城市年度“限價令”發現,除北京外,沒有一個城市出現“降”字,且大部分未提到具體數字,只是“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掛鈎”。

截至3月29日18時,包括京、津、滬、渝4個直轄市,以及內地27個省會城市在內,只有14個城市公布“限漲令”,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5個計畫單列市中,只有三個城市公布了目標。

調控目標多在10%上下
已公布調控目標的省會城市中,鄭州、太原、濟南、西安、海口等均將控制目標與GDP增幅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掛鈎。記者發現,這些城市今年年初設定的GDP增幅預期大都在10%上下。
調控指標和GDP、居民收入增幅掛鈎,源於2011年1月公布的“新國八條”。其規定,2011年各城市政府,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確定本地區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並於一季度公布。
“居民支付能力”被忽略
“新國八條”提及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被各政府忽略。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說,“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根本沒有官方統計數字,地方政府如果要給外界承諾,怎么可能會用這樣的指標?
德佑地產研究主任陸騎麟說,從歷年統計局的數據來看,各個城市房價漲幅基本上都能控制在10%以內。在今年保障房增加供應的情況下,成交均價控制在10%以內的可能性幾乎必然實現。

各地政策

限漲令限漲令

40多個公布房價“調控目標”的城市,除了北京,沒有發現一個“降”字。這些城市普遍“描述”了允許房價上漲的區間,漲幅大都在10%左右。

最“給力” :北京提“降”全國獨一份
2011年3月29日,北京公布了新建普通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新建普通住房價格與去年相比穩中有降。
在已公布房價調控目標的城市中,北京是惟一一個出現“降”字的城市。
最“不靠譜”:榆樹房價漲幅不得超50%

吉林省榆樹市公布的房價控制目標要求低於2010年新建住房價格增幅。2010年榆樹市區新建住房平均價格同比增長達50.5%。
最“胸懷天下”:貴陽房價增幅“看齊”全國
據報導,貴陽是最早公布房價調控目標的省會城市之一,其目標為“新建住房價格增幅不高於去年全國平均值”。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全年平均漲幅在13.67%。
部分城市2011年房價調控目標
上海
新建住房價格漲幅低於年度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水平。
註:2011年上海GDP增長預期為8%左右。 
廣州
新建住房價格漲幅低於全市生產總值增幅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註:新建住房是指新建商品住房、限價房和經濟適用住房。2011年廣州GDP增長預期為11%。 
太原
新建商品住房年度價格漲幅不超過全市年度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平。
註:2011年太原GDP預增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和10%以上。 
海口
新建住房價格漲幅要低於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平。
註:2011年,海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預期目標為10%左右。 
西安
新建住房價格不高於當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
註:西安GDP2011年預期增長14%,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 
蘭州
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漲幅不超過9%,低於GDP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
註:蘭州預計今年GDP增14%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 
瀋陽
新建住房價格指數同比增幅低於當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經濟成長幅度。
註:瀋陽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GDP增幅的預期目標均為12%。 
鄭州
新建住房價格同比價格指數漲幅不高於年度經濟發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
註:鄭州今年預期目標是,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為10%,生產總值增長13%。 
銀川
新建商品住房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當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以內,同比增幅低於10%。 
貴陽
新建住房價格增幅不高於去年全國平均值。 
昆明
新建商品住房年度價格漲幅低於該市年度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平。
註:昆明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額收入預期增幅為10%以上,GDP預計增長13%。 
濟南
新建商品住房均價漲幅低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平。
註: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1年濟南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增長12%。 
合肥
全市新建住房年度價格漲幅不高於全市年度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
註:2011年合肥主要經濟預期目標分別為,GDP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 
深圳
2011年新建住房價格指數的漲幅低於本年度GDP和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
寧波
新建住房價格全年漲幅要低於2011年度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
註:寧波預計今年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 
廈門
新建住房價格同比漲幅明顯低於全市年度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

不同解讀

限漲令限漲令

西安市3月22日出台2011年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新建住房價格增長幅度不高於當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而西安2011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目標是15%。
這樣的“限價令”讓本想買房的西安市民王蘇磊感到失望:調控政策怎么能成為地方房價上漲的“合理依據”?這不等於默許今年房價上漲15%?
對此,西安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個控制目標是在調研基礎上提出的。“有人誤讀西安房價漲幅控制目標為15%,政府公布的內容中並未這樣明確表述。”
對部分城市還沒公布“控制目標”,一些市民表示不能理解:“這讓人懷疑部分地方缺乏調控房價的誠意。”
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說:“各地政府制定的控制目標要綜合考慮地方資源、房價和居民收入水平、保障性住房和土地供應等因素。一線城市由於評估過程很複雜,考慮因素多,因此謹慎地作出判斷,靠後公布可以理解。”
但他同時表示,不排除一些地方選擇參照系時避重就輕、目標過於寬鬆的做法。“若一些地方房價水平已較高,仍然制定了太過寬鬆的目標,則不利於地產市場調控;有些地方政府擔心被問責,定出高目標,這種心理也是不可取的。”
已經公布“控制目標”的部分城市,2011年以來房價已有較大漲幅。以瀋陽為例,2011年前兩個月均價比去年全年水平增長10.6%。同期西安房價比去年全年水平增長13%。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表示,各地制定目標只有上限,沒有下限,這會加劇市場上關於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讓“國八條”的調控效果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

一字之差

限漲令限漲令

國八條”提出,各地根據“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確定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但記者發現,已出台“控制目標”的地方,大多參照了前兩項標準,鮮有以“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為參照。
對此,一些專家和地方官員各執己見。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表示,GDP和收入增長是現成的量化指標。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卻不好衡量,需要動用許多資源、建立衡量標準體系。
各地出台的房價“控制目標”採用的基數也不同。如合肥、上海等地的控制目標以“新建住房”價格為基準,而蘭州、銀川等地則以“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為基準。
“以新建住房價格為基準的計算方式包括保障房在內。而保障房價格很低,能夠拉低住房整體價格水平。這意味著商品房的漲價空間就會大幅增加。政府控制房價的績效就失去了意義。”陳國強說。
除了防止做“文字遊戲”,還要防止地方“控制目標”成為“數字遊戲”,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認為。  

調控“問責”

“國八條”提出,對未如期確定並公布本地區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新建住房價格上漲幅度超過年度控制目標的,有關部門要視情況,根據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上海市民劉險峰說,“問責官員”並不是新鮮詞,但為何鮮有對房地產調控不力的官員和部門“問責”的先例?
“問責不能浮於表面。在新一輪房價調控中,有關部門應制定詳細的問責機制。”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說。“當然,樓市調控不能把眼光全部盯著房價。”陳杰等專家表示,從長遠看,更關鍵的是切實改善供給結構、規範市場秩序,特別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

網友熱議

網友“燕窩悅悅”:限價變成限漲,調控又成空調。

網友“清遠文武”:近半省會城市“限漲令”瞄準10%,如此看來老百姓就是工資上漲50%,還是買不起房子啊!

相關評論

“住有所居”是當今中國百姓最大的夢想,他們寄予政府調控政策太多的期望。當前,民間資本把商品住宅作為投資品的需求依然旺盛,需要從根本上予以疏導,對房地產調控不力的官員和部門“問責”,謹防“限字令”成地方樓市的調控“惰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