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北坡

阿拉斯加北坡

阿拉斯加北坡,美國石油、天然氣產區。位於阿拉斯加州布魯克斯山脈以北到波弗特海沿岸近海區,是一個向斜下降的斜坡帶。又稱北極斜坡。

基本信息

地質環境

阿拉斯加北坡阿拉斯加北坡

美國石油、天然氣產區。位於阿拉斯加州布魯克斯山脈以北到波弗特海沿岸近海區,是一個向斜下降的斜坡帶。又稱北極斜坡。它是北極外圍最重要的油氣盆地之一,面積約16萬平方千米。構造上是一個北緩南陡的向斜盆地。北部沿海為巴羅隆起,由前泥盆系的基底組成。泥盆系至下白堊統為前陸型沉積,地層向南逐漸加厚,深度加大。南側的布魯克斯山原為深海槽沉積區,在早白堊世末逆轉成山,並向北沖斷,山前出現科維爾窪陷。自晚白堊紀起,沉積地層變為自南而北加厚,埋深加大。進入第三紀,北部沿岸成為被動大陸邊緣盆地

開發歷程

1923 年開始地質調查,1944 ~1953 年開展系統勘探,打探井36口,未獲重大發現。1962年恢復勘探 ,鑽9口探井,在幾乎令人失望時 ,1969 年發現美國最大的普拉德霍灣油田,生產層主要是三疊系河流三角洲砂岩,深約2500米,面積500平方千米,可采儲量油13.3億噸 ,天然氣7280億立方米。1969年又在此油田以西發現白堊系砂岩的庫帕勒克大油田,深1900米 ,可采儲量約1.7 億噸。普拉德霍灣油田的開發,對美國的石油供應起了重要作用,年產量曾達6041萬噸以上。

地質勘探

阿拉斯加北坡阿拉斯加北坡

天然氣水合物勘

為了研究天然氣水合物的特性,2004年8月在阿拉斯加鑽了一口探井--熱冰一號(HotIceNo.1)。雖然該井並未像預計的那樣鑽遇天然氣水合物,但它確實提供了有助於解決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技術難題的信息。

天然氣水合物存在於北極永久凍土帶以及深海沉積物中。在阿拉斯加北坡,估計天然氣水合物的含量是那裡常規天然氣儲量的數倍。

HotIceNo.1井是一個為期兩年合作項目的一部分,項目經費由美國能源部、Anadarko石油公司、Maurer技術公司、Noble工程開發公司共同承擔。該項目是美國能源部天然氣水合物研發計畫的一部分。該井除了提供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分布特點及可能的資源量外,還提供了測試獨特的極地鑽井技術的機會,這些技術將在阿拉斯加鑽井作業中起到重要作用。HotIceNo.1井位於阿拉斯加Deadhorse以西60英里,在KuparukRiver油田的南部,是阿拉斯加第一口專門研究天然氣水合物的井,鑽於2003年3月31日,中途因氣候變暖而暫停,於2004年1月恢復鑽井。

2004年2月7日,該井鑽到了2300ft,大約在理論上適合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深度之下300ft。最終既未鑽到天然氣,也未鑽遇水合物。Maurer技術公司副總裁TomWilliams認為:"該處未鑽遇天然氣水合物本身就是個巨大的科學發現。"根據對鄰井測井數據的詳細評價,預計HotIceNo.1井會在UpperWestSak單元鑽遇具有儲層質量的厚層砂岩。鑽井結果是,砂岩確實存在,並發現了自由氣體或水,但未發現天然氣水合物。顯然,阿拉斯加北坡的天然氣水合物的分布模型比預想的要複雜。

HotIceNo.1井首次成功地演示了一些新技術,如極地鑽井平台、移動式水合物岩心分析實驗室、連續取心鑽機的新套用。Anadarko公司的極地平台由16個鋁製模組及鋼製支架組成,該平台能夠容納一個鑽機、輔助設備和一個移動式實驗室。另外5個模組構成了鄰近平台,可供40個人生活。俄克拉何馬大學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研製的移動式岩心實驗室能夠在井場附近的低溫條件下分析岩心。這對準確描述水合物非常重要,因當溫度較高時,水合物會快速分解成甲烷和水。

在HotIceNo.1井,移動實驗室成功地用於立即完成對全尺寸岩心及岩心塞的測量。該井還提供了對現代CAT掃瞄器器的極地測試機會,它是LawrenceBerkeley實驗室專門為在取心後立即分析水合物濃度而開發的。用於HotIceNo.1井的連續取心鑽機是在永凍帶鑽淺井及取心的安全、有效系統。在首次連續取心嘗試中,取心層段為82~2300ft,岩心收穫率達到93%。在該井中還進行了高解析度、三維垂直地震剖面(VSP)測量,採用了密集的接收器和震源記錄淺層VSP數據。

區內礦藏

阿拉斯加北坡阿拉斯加北坡

阿拉斯加北坡油田 AlaskaNorthSlopeOilFields

阿拉斯加北坡油田(AlaskaNorthSlope011Fields)又稱北極斜坡油田。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布魯克斯山脈以北至波弗特海沿岸近海之間,包括布魯克斯山以北的斜坡帶、北極山前帶和北極濱海平原帶,面積16830Okm“。地形向北下傾,地質上以複雜的地層和構造為特徵,沉積層序包括前泥盆系至第三系,其中含有許多儲油帶。區域構造作用形成了許多構造和地層組合,有利於油氣藏的形成。20世紀初就已在北極濱海平原帶發現油氣苗。1923年開始石油地質調查,1944~1953年開展系統勘探。美國海軍在油庫區及鄰近地區進行勘探,鑽了57口測試井,其中36口鑽至基底,21口僅鑽至淺層的白堅系,發現了少數油氣顯示。1966~1967年,在科維爾三角洲有2口井鑽至密西西比系。1968年,大西洋富田公司在普拉德霍灣的三疊系河流相砂岩和密西西比系灰岩中發現油氣,1969年又在發現井以西48km的侏羅系和白壟系岩層中發現油氣。前者標誌著美國最大的油氣田—普拉德霍灣油田的誕生,引起石油公司對該地區油氣勘探的極大興趣,並使該區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油氣產區之一。北坡的油氣儲量大多集中在普拉德霍灣油田。油田以三登系和侏羅系儲層為主,為不整合圈閉油氣藏,深度大約2100m,面積500km2,石油可采儲量18億t,天然氣可采儲量7280億m3。該油田以西的庫帕勒克油田,深1900m,可采儲量約23億t。另外,該區還有湯普遜角等大油氣田。北坡在構造上是一個北緩南陡的向斜盆地。北部平行於海岸線,自巴羅角向東延伸的巴羅隆起,由前泥盆系基底組成,上彼泥盆系至下白里統前陸型沉積,厚度由北向南加大。南部的布魯克斯山,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為深海槽沉積區,早白里世末逆轉成山,並向北沖斷,在其前緣形成科維爾窪陷。進人第三紀,該區在波弗特海沿岸成為被動大陸邊緣盆地。從整體上看,該區沉積體系的厚度從北部巴羅角隆起的700m,向南增加到科維爾窪陷深部的9100m,沉積岩平均厚度為5000m。普拉德霍灣油田的發現和開發,使美國的石油產量和儲量在70年代達到了新的高峰,在石油衝擊時期,對穩定美國石油供應起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