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井泉

附方:阿井在今山東陽穀縣,即古代東阿縣。 井下水直通濟南,所以濟南的井水,也有阿井水的作用。 這口井裡的水,就是阿井水。

名稱: 阿井泉

釋名: 阿井泉也是一種井水。
氣味: 甘鹹、平、無毒。
主治: 逐痰下降(即治逆痰),下胸胃淤濁,止吐。
附方:阿井在今山東陽穀縣,即古代東阿縣。井下水直通濟南,所以濟南的井水,也有阿井水的作用。這支水叫作濟水。早在周代,《管子》就記載著:濟水青白,吃這種水的人,身體堅勁,很少皮膚病。
考釋:李時珍在其發明項下曰:“阿井在今兗州陽穀縣,即古東阿縣也。”考阿井,為現在的山東省陽穀縣東北阿城鎮的“古阿井”。這口井裡的水,就是阿井水。
古阿井就在今天陽穀縣阿城鎮,古阿井它位距離今陽穀縣城25公里,離今東阿縣城22公里處,古阿井在阿城鎮西北三公里,岳家莊西北約1.5公里。
古阿井的井水經地下岩層砂礫過濾淨化,溶入礦物質,井水色綠而質重,清冽甘美,富含鈣、鎂、鉀、鈉、鍶等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管子》云:“其泉潔白,其人堅勁,寡有疥瘙,終無酲”。《本草綱目》也記載:“阿井泉,其味甘平、無毒,主治下隔疏痰止吐”。用古阿井水煮膠,易除雜質,且能增加療效,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取井水煮膠,謂之阿膠,用攪濁水則清,人服之下隔、疏痰、止吐”。因此,當地所產阿膠,為歷史上正宗阿膠,素有“貢膠”、“真膠”之美譽。
1994年1月24日山東省地質勘探局水文隊曾對全國20多處的熬膠用水進行過檢測分析,證實:東阿之水源自泰山與太行山兩股地下潛流,積於東阿,經層層地下岩石、砂層層層過濾溶入大量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鈣、鉀、鎂、鍶等(但不含對人體有害的鉛、砷等),經洪範泉、書院泉、狼泉、丁泉、白雁泉、玉女泉、天池、明皇、東流泉等九泉流出匯聚成狼溪河,再由狼溪河浸入從地下岩隙,最後在鑿井汲出,水清而重。水質較重比重分別為1.0038和1.0036,每立方米比其他地方的熬膠用水重約2-3公斤,其原因就是水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用之泡皮,熬膠,可減少原料污染,灰份易於控制。所以 阿井泉水也是做阿膠的必備材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