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永安寺

閬中—永安寺 位於水觀鎮東北5公里群山環抱的黃泥崗上,占地15畝,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現存為元代和清代建築組成的古建築群。

簡介

閬中—永安寺,位於水觀鎮東北5公里群山環抱的黃泥崗上,距閬中城約440公里。永安寺始建於、明、清皆有續建和培修,占地15畝,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現存為元代清代建築組成的古建築群

構造

永安寺大門為垂花門形式,經三面如意踏道進入寺門,迎面便是觀音樓,是一座重檐懸山式建築,上樓原塑有懶坐觀音和繆莊王等神像10余尊。

穿過觀音樓,便見建於兩層台基上的永安寺大殿。殿闊3間15.15米,進深17.3米,檐柱低於內柱達1米,有石梯相連。殿頂為單檐歇山式,屋面施布瓦。前檐下施鋪作斗拱六朵,內柱用減柱造,使殿堂空間顯得寬闊宏大。大殿兩側立有兩塊古碑,記載大殿在元至順二年(1331)重建,明洪武、嘉靖遞有培修,大殿中樑上亦有“元至順四年重建”的題記,故大殿確屬元代建築。大殿正中有佛像3尊,連座通高5米,兩側原為阿難、迦葉立像。佛後原塑有接引佛,相背而向。後牆左右還塑有土地菩薩。大殿兩側各塑六臂菩薩一尊,同列坐佛12尊。

大殿佛像後山牆上,有壁畫彩繪“天龍八部圖”,並有“元至正戊子”的題記。壁畫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技法高超,不同人物的職位、性格和神態,表現得栩栩如生,為古代藝術珍品。經文物部門專家鑑定,認定永安寺所有建築、藻飾、石雕、木雕、泥塑、繪畫等六種技藝,均屬上乘,優於陝西之永樂宮和峨嵋之飛來殿。“文化大革命”中,壁畫和塑像均被毀壞,所幸壁畫照片尚存省博物館,佛像畫家程世秋又將其臨摩複製;現觀音樓、大殿、西廂側殿、天王殿、古永安禪院山門等古建築尚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