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依賴症

門票依賴症

國慶前夕不少景區又上調了門票價格,景區門票逢節必漲的根源在於患上“門票依賴症”。需逼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概述

由於中國國內景區發展產業比較單一,對門票的依賴性過高,造成景區頻頻調價。

隨著各地景區門票價格的頻頻上漲,國內5A級景區平均票價已超過百元。

門票漲價風

門票依賴症門票依賴症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2013年發布的《2013年我國4A、5A級旅遊景區門票價格分析報告》指出,中國所有5A級景區平均票價為109元,52.94%的景區門票價格在100-200元之間,7.19%的景區門票價格在200元以上。

國內不少景區趕在2014年國慶黃金周來臨前上調了門票價格。

2014年9月1日,廣東丹霞山景區門票由原來的平日160元、節假日180元統一上調為200元;

2014年9月3日,河北保定淶源十瀑峽景區門票從35元上調至50元。

雲南麗江玉龍雪山景區則發布調價公告,從2015年5月10日起由原先的105元/人次調整為130元/人次。

除直接漲價外,一些節慶活動較多的景區在國慶節期間還進行了“臨時漲價”。例如,國慶節七天假日期間,合肥三國遺址公園門票價格由原來25元/人次調整為臨時門票價格40元/人次。

據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彭福偉介紹,中國5A級景區中門票價格大多已過百元,部分甚至超過300元,占中國居民月收入比例遠遠高於國外的景區。

主要原因

1、景區發展產業比較單一,產業鏈太短。

2、近年來國內眾多旅遊景區投資主體發生變化。

影響

對景區來說漲價可能會在短期內迅速提高收入,但從長遠來看,價格調節會影響遊客心理,從而影響客流。景區對門票漲價的長期依賴會導致“懶惰思維”,不利於景區的長遠發展。

對策

門票依賴症門票依賴症

景區門票逢節必漲的根源在於患上“門票依賴症”,建議制定合理透明的景區定價聽證機制,“倒逼”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景區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發揮聽證的作用,讓景區門票價格體現民意。景區門票漲價要設定“天花板”,對於成本核算後確實需要漲價的,也不能單純依靠門票來“貼補”,要“倒逼”景區開發體驗式服務,通過高標準的旅遊服務來創收。

景區門票調整不僅需要地方的自覺,更需要經濟民主廣泛的參與和監督,新設立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也被寄予更多期待。

國外經驗

成本分擔機制

國外景區門票之所以能常年低價,在於這些景區有更完善的多元化成本分擔機制。

這首先得益於政府對景區財政的大力扶持,在一些已開發國家,旅遊具有更多的公益色彩,其休閒功能和人文教育功能為政府所重視。於是,越是著名景點,門票價格反而越低,甚至免費開放,正是希望更多人獲得從旅遊中享受的機會。

美國國會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並通過《國家公園法》,明確劃分了收費公園與不收費公園。各公園的門票與娛樂項目收費的80%套用於支付公園的維護和管理開支,其餘的20%上交國家公園管理局統一支配,用於補貼不收費公園的維護與管理。而除了政府補貼,國外景區還廣開社會捐助、基金支持、自主創收等多種經費來源。如一些享譽世界的文化古蹟,需要高昂的維護經費,但通過與大型企業的合作,便解決了經費問題,從而避免將這一成本轉嫁到門票。

漲價理由

美國國家公園雖然每年有權向申請對門票價格進行微調,但需要給出足夠的理由,其中最主要的是物價上漲因素。法律還規定,如果調整票價,新價格必須在公布一年後才能生效。當漲價不僅受到諸多限制,而且要延時,就算漲了也不能立刻兌現,這或許就是國外景區更傾向於首先尋覓其他資金支持的原因之一。

評論

門票依賴門票依賴

專家認為,民營企業逐步進入旅遊景區的投資主體行列,在收回成本和逐利的雙因素作用下,勢必要通過門票把投入賺回來。

福建省旅遊局規劃財務處副調研員黃敏說:“旅遊景區有國有和民營之分,民營屬於投資型景區,與國有的不同,民營景區不太容易管理,門票價格跟投入有較大關係。”

專家認為,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做法是公共資源是共享的,雖然會有一些盈餘用於旅遊設定的改善、環境的治理、景區提升的投入等,但不能一味靠門票提價。

陳毅文說,2013年鼓浪嶼的門票收入是1.4億元,可以維持正常運營,將來可以通過開拓旅遊新看點來吸引遊客、增加收入。

河北旅遊規劃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劉筱秋介紹,按照旅遊業發展規律,其下游產業鏈綜合效益約為門票本身的7倍,即如果遊客買了10元的門票,那么用於吃住行購娛等其他消費支出大約在70元以上,“85%的旅遊後期效益大於15%的門票效益”的道理正在於此。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教授王衍用表示,國內旅遊業雖然一直在提倡擺脫“門票經濟”,打造旅遊產業鏈,但是旅遊直接的經濟收入被看得還是太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