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茶座》

《經濟學家茶座》

《經濟學家茶座》,由金明善主編,山東人民出版社於2010年3月1日出版,本書主要包括經濟書評、經濟史話、經濟學人、財政危機與法國大革命、他山之石、金融危機下的慘澹美國民生等。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經濟學家茶座作者:金明善主編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3-1
字數:160000
經濟學家茶座經濟學家茶座

開本:16開
ISBN:9787209052498
定價:¥14.00

內容簡介

經濟學人、解讀科爾奈、憶高鴻業先生二三事、經濟書評、下一個社會怎樣管理?、經濟史話、財政危機與法國大革命、他山之石、金融危機下的慘澹美國民生、國際建築市場上的韓國承包商、印尼為何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目錄

卷首語
《經濟學家茶座》的理由
學問聊齋
當經濟學不再時髦
都是GDP惹的禍
制度演變:路徑依賴or路徑創造?
經濟問題與經濟學問題
經濟學裡的“思想陷阱”
從數據“依賴症”到經濟學偽命題
學界萬象
腳踏實地的農發組
斯密的背影尚未遠去
就湯下麵”的智慧
經濟學是甜的嗎?
國是我見
迎接一個外向型的中國
賭博為什麼這么貴?
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子怎么走?
企業的社會責任其實並不存在
碳是一場政治
生活中的經濟學
選單的成本
為何大商場不能討價還價?
婆媳大戰與社會轉型
昂貴的優惠
江湖的湖南土菜館
闖紅燈與擠公交:目標依賴下的創新缺失 
經濟隨筆
為什麼廣州亞運會門票貴過北京奧運會?
“彭宇案”與“麗莎案”——經濟學視角下的法律與道德
白毛女與鮑西婭比較的思考
有限責任無限精彩的一人公司。 
經濟評論
迪斯尼、“回頭客”與消費能力
人類的壞記性——戲談金融危機
“企業王朝”只是一個傳說?
以金融四項基本原則的名義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博弈思維 
為什麼中國人特別講“關係”
經濟學人
解讀科爾奈
憶高鴻業先生二三事

經濟書評

下一個社會怎樣管理?
經濟史話
財政危機與法國大革命
他山之石
金融危機下的慘澹美國民生
國際建築市場上的韓國承包商
印尼為何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經濟學家茶座

作者:金明善
ISBN:10位[7209044027]13位[9787209044028]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2-1
經濟學家茶座經濟學家茶座

定價:¥56.00元

內容提要

《經濟學家茶座》引是山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一種雜誌型圖書,並且是國內第一種經濟學類雜誌書。它的特點是清新高雅、風格別具。自問世以來,該雜誌已經受到了眾多學者和讀者的關注和好評,被譽為“經濟學領域的院士科普書”。目前,《茶座》已被國內數十種媒體上百次的給予介紹和評論,每一輯均榮登北京風入松書店、三聯韜奮圖書中心的暢銷書排行榜,是山東人民出版社的重要品牌圖書之一。《經濟學家茶座》主要發表經濟學家的真知灼見和所悟所感。與一般的專業性、理論性雜誌不同,《茶座》更注重的是其自身的格調和品位。本書為該雜誌的第21-24輯合訂本。

編輯推薦

海內外著名華人經濟學家在這裡談國是,聊學問,評學人、講故事,引領讀者走進經濟學殿堂。

目錄

【卷首語】
李文溥形似與神似
【國是我見】
史晉川“吃狗屎”的國民生產總值?
周為民改革以來,社會平等程度是降低了,還是提高了?
吳思城鄉身份推算
李海艦產品的革命:產品是什麼?
柯華慶我們人民:科斯的國家主義視角
【學界萬象】
郭艷茹南北合作,促進法經濟學發展——法經濟學國內兩大陣營側記
孫德聖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簡介
重新西安聽經濟學巨俠熊秉元講課記
【學問聊齋】
王則柯設驗甄別有學問
楊臻黛意義與荒謬之間:替“創造性會計”說幾句
井田競聘的經濟學——從一次公開競聘看制度的擴展與演化
李麗純“交叉圓”構圖的經濟學涵義
羅仲偉虛擬企業組織管理的套用典範
【經濟評論】
張曙光生財聚財與疏財散財
李仁君消費模式:跨期轉移還是跨代轉移?
孫少青EMBA的成本收益分析
葉楚華天安門城樓上的“炫耀性消費”
俞煒華長城的戰略價值
辛向陽關聯數據的戲劇
趙剛旅行社超低價競爭的背後
【經濟隨筆】
朱恆鵬為何把牛奶倒人大海
蒲勇健布吉之謎:油畫市場之經濟學詮釋
朱鐵臻從一座小鎮走近德國
熊秉元背古文側記
曹利群一個小山村的開放
【生活中的經濟學】
李增剛語言中的經濟學
聶輝華報紙為什麼不免費傳送?
董志強美貌有價:關於漂亮的經濟學
【經濟學人】
陳瑞銘追思顧準
梁捷熊彼特與凱恩斯
【經濟史話】
梁小民走西口與晉商(三)
朱紹文早期兩岸經濟學家的交流一陳岱孫先生與蔣碩傑先生的幾封信
管清友牛頓和英國金本位的形成
【他山之石】
詹小洪韓流帶動的韓國文化產業
朱玲科倫坡印象
安玉發韓國漫談
劉福壽話說舊金山的流浪漢
《經濟學家茶座》改版了

文摘

【國是我見】
程恩富國家興衰的“五個關鍵字”
最近,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和相關論著很受關注。“大國崛起”這個題目是應當研究,可以寫的,但關鍵是做到完整準確。從目前的這個紀錄片來看,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大國崛起》中提到的9個大國,有些並不是“大國”,而是強國,所以,準確地說應該是“強國崛起”。其二,如果光談崛起,還不能給人家一個完整的概念,這裡面如何科學地歸類以及展示它們整個崛起的客觀歷程、動因可能反映還不夠全面,因而理應完整地描述強國興衰或者國家興衰,揭示其興衰的多變原因。例如,同樣是搞資本主義憲政,一個國家為什麼先興後又衰了?如果不全面地勾畫,那么從知識角度、傳播角度來說可能就不夠完整。它興的原因是什麼?往往講內因的時候,只講自由、民主或者加上技術創新多一些,簡單來說就是憲政制度和科學技術,這兩條講得比較多,最多再講到文化、文藝復興等。應全面分析強國的興與衰,以及興衰的外因和內因之間的互動,這樣才比較完整。
當然,這樣問題就複雜了,必須從諸多因素、諸多方面來觀察。同一個制度,為什麼靠這個制度興,又會因這個制度衰呢?如果僅僅講它崛起,到崛起為止,對它如何衰的方面不談的話,那么有關制度的真實分析就不夠深度,不夠辯證。其實我們也看到,目前世界上有些國家也是屬於小而強的,比如說以色列。以色列很小,但是它幾十年就變強了,什麼原因?這與他們有濃厚的社會主義理念有關,不管是不是正宗的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但至少是比較接近於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這個觀念和發展觀確實起了很大作用。還有,它至少也和推行比較標準的合作制這樣一個經濟制度密切相關,和它非常重視科技、重視人才、重視教育密切相關。當然它還有外部因素和美國的大力扶持等等。總之,以色列的崛起是值得研究的。另外,新加坡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城市國家為什麼會興起,而且它是長期一黨執政。新加坡的興起在觀念和制度上還受到美國自由主義政治家和學者的猛烈批評,認為它是獨裁,不民主。為什麼這樣一個國家和制度也會興起,也會變成一個小而優的一個國家呢?還有比較小的盧森堡、比利時,都是通過發展幾個重要產業,在幾個重要的產業和科技上領先,同時人文指數和人均收入也比較高,排在世界前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