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詹小洪

詹小洪,男,1954年11月生於福建長汀。福州柏靈影像器材有限公司法人及創始人。現任社會職務:國家標準化技術管理委員會,全國照相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詹小洪本人編輯之餘還在研究中國的經濟學家隊伍,經濟學人的生存狀況。1981年開始研究攝影及影像器材,對光、機、電技術有特別的天賦。 詹小洪在攝影專業報刊雜誌上發表過《部分進口照相機的薄弱環節》、《影樓閃光燈的能量計算》、《閃光指數實用公式》、《數位相機與外置閃光燈的同步問題》等四十餘篇專業技術論文,並且推算出一個全新的"閃光指數計算公式",被專家認為是"閃光指數計算的實用公式"。詹小洪1956年生於江西撫州一個書香門第。

基本信息

照相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曾任社會職務:中國政協三明市三元區委員會委員、三元區工商聯常務委員、三明市個協副會長。

曾在三明陳大公社插隊,回城後安排在國營企業當工人。1981年開始研究攝影及影像器材,對光、機、電技術有特別的天賦。曾有過幾十項發明創造,其中包括獨特的分體式120照相機,能在同一個120膠捲里拍攝1吋到3吋之間多種規格的照片、用28mm的航空鏡頭與長城90mm標準鏡頭組合成400mm大變焦鏡頭等等,獲得了十餘項國家專利,多次在國內及香港的展賽會上獲獎。《中國電子報》、《電子報》、《中國工商報》等均對詹小洪的獲獎作品和發明創造歷程作了高度評價。 詹小洪在攝影專業報刊雜誌上發表過《部分進口照相機的薄弱環節》、《影樓閃光燈的能量計算》、《閃光指數實用公式》、《數位相機與外置閃光燈的同步問題》等四十餘篇專業技術論文,並且推算出一個全新的"閃光指數計算公式",被專家認為是"閃光指數計算的實用公式"。不少論文受到讀者的好評,被稱為"雪中送炭"的好文章,多次獲得年度徵文獎項,在網路上被大篇幅地轉載。

詹小洪詹小洪

目前,詹小洪對影像器材,特別是影室閃光燈、攝像燈以及LED燈的研究特別深透,有獨到的見解。所經營的柏靈影像器材公司已經被認定為福建省高新技術企業,柏靈商標也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還擁有福建省自主創新產品。是全國照相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照相機械國家標準制訂和修改的主要成員之一。

《經濟研究》雜誌社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

詹小洪詹小洪

詹小洪1956年生於江西撫州一個書香門第。他下過鄉,做過木匠,1983年從山東大學經濟系畢業後,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系,師從著名的經濟史學者吳承明。當年紮實的學術訓練,使他日後才能以一個學者的身份來編輯學術雜誌而遊刃有餘。從1986年至今,他先後參與編輯或主編過7種風格各異的經濟學刊物,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審、國內權威的學術期刊《經濟研究》副主編,近年熱銷的雜誌書《經濟學家茶座》的執行主編。

作為一個稱職的編輯,詹小洪為每輯《茶座》策劃組約的文章總為學界同仁拍案叫絕。他善於發現和培養作者,在他主編過的經濟學刊物中,造就過的經濟學家怕是不小的數字。《茶座》上的作者更是右手能寫論文,左手能寫經濟學隨筆的高手,才問世兩年的《茶座》幾乎將華文世界中擅長於寫經濟學散文的學者一網打盡。因為對經濟學愈來愈盛的泛數學化傾向感到困惑,常擔憂一些堆滿模型、公式的論文會趕跑讀者,使大眾對經濟學產生恐懼,這使得他更欣賞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們寫科普文章,致力於經濟學的普及化,《經濟學家茶座》就是一個成功的嘗試。

詹小洪本人編輯之餘還在研究中國的經濟學家隊伍,經濟學人的生存狀況。說起經濟學界的種種情況,他是如數家珍,對經濟學圈內的風雲人物,可以毫不費力地說出他們出身的校門、師門,舉出他們的成名作和代表作。經濟學界的趣聞佚事、論壇掌故都裝在了他的肚子裡,他撰寫的《北京經濟學論壇掃描》、《京城十類經濟學人》、《中國經濟學家不是研究馬尾巴功能的》、《人文社會科學:各領風騷三、五年》等文章在國內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圈內學人稱他為經濟學界的"地保",他卻自嘲是經濟學界的邊緣人,辦邊緣刊物,寫邊緣文章。讀者喜歡他輕鬆活潑的文字,常有報刊約他寫專欄,但他自己似乎更滿足於當一個職業編輯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