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菲谷精草

長菲谷精草

長菲谷精草,一年生草本。葉線形,叢生,長3-5厘米,中部寬2-3厘米,半透明,具橫格,脈9-11條。花葶10餘個,長達18厘米,粗0.5毫米,扭轉,具4-6棱;鞘狀苞片長2-3厘米,口部斜裂。產於中國海南。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長菲谷精草長菲谷精草

長菲谷精草(變種)EriocaulonmerrilliiRuhl.exPerkinsvar.longibracteatumW.L.Ma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13(3)卷||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二萼系Ser.DisepalaSatake||長菲谷精草(變種)EriocaulonmerrilliiRuhl.exPerkinsvar.longibracteatumW.L.Ma
18b.長菲谷精草圖版13:22
Eriocaulonmerrilliivar.longibracteatumW.L.MainAct.Phytotax.Sin.29(4):305.1991.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葉線形,叢生,長3-5厘米,中部寬2-3厘米,半透明,具橫格,脈9-11條。花葶10餘個,長達18厘米,粗0.5毫米,扭轉,具4-6棱;鞘狀苞片長2-3厘米,口部斜裂;花序熟時半球形,淡棕黑色,長3.5毫米,寬5毫米;總苞片披針形至倒卵形,約14片,禾稈色,紙質,長2.5-4毫米,寬1.2-1.4毫米,在顯微鏡下明確可見背面具有單細胞的疏短毛;總(花)托有密毛;苞片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2-2.6毫米,寬0.8-1.2毫米,背面有疏毛,位於背面上部的毛長,下部的短;雄花:花萼佛焰苞狀,3裂偶2裂,無毛;花冠3裂,裂片三角形,無腺,無毛;雄蕊6枚,花葯黑色;雌花:萼片3枚,線形至線狀倒披針形,無毛,全緣,上半部稍帶黑色,近軸萼片常退化以致消失僅剩2片;花冠合瓣,裂片3,膜質無腺,有時1-2片退化縮小以致消失,遠軸瓣稍大,內面與邊緣有少數毛。子房3室,花柱分枝3,與花柱等長。種子橢圓形,淡黃色,長0.33-0.38毫米,表面具橫向格線,無突起。花果期11-12月。

地區分布

產海南。生於塘野草地上。模式標本采自海南昌江

本種區分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總(花)托有密毛,總苞片披針形至倒卵形,頂端急尖至漸尖,長達3-4毫米,花瓣無腺體,種子具橫向六角形格線。

谷精草目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