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谷精草

褐色谷精草

褐色谷精草(學名:Eriocaulon pullum)為谷精草科谷精草屬下的一個種。草本。莖粗壯,長可達2-3(-5)厘米,常被鬚根或葉遮蓋不易見。產廣西、雲南。生於路旁濕地及沼澤。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褐色谷精草褐色谷精草

種中文名:褐色谷精草

種拉丁名:EriocaulonpullumT.Koyama

科中文名:谷精草科

科拉丁名:Eriocaulaceae

屬中文名:谷精草屬

屬拉丁名:Eriocaulon

國內分布:產廣西、雲南

命名來源:[JournalofJapaneseBotany31(1):11-12,f.41956]

中國植物志:13(3):040

形態特徵

葉寬線形,叢生,長6(-12)厘米,中部寬6-8毫米,先端圓,半透明,具橫格,脈18-28條。花葶常多於20個,長16-20(-30)厘米,粗0.8-1.2毫米,扭轉,具5-6棱;鞘狀苞片長3-4.5厘米,口部膜質斜裂;花序熟時近球形,灰黑色,長5毫米,寬6毫米;總苞片倒卵形,棕色至灰黑色,開展,膜質,長2.3-2.5毫米,寬1.8-2毫米,內層的總苞片在顯微鏡下可見背面及邊緣有短毛,余均無毛;總(花)托無毛,偶見有長僅0.5毫米的毛數根;苞片倒披針形,長2-2.3毫米,寬0.7-0.8毫米,背面上部有短毛;雄花:花萼3深裂,長2-2.2毫米,背面上部有毛;花冠合瓣,裂片3,遠軸片稍大,有短毛,2-3個裂片有黑色腺體;雄蕊6枚,花葯黑色;雌花:萼片3,倒披針狀舟形,黑色,長1.8-2毫米,背上部及邊緣有白短毛;花瓣3枚,倒披針狀線形,頂端常凹缺,中片較大,常各有一棕色或黑色的腺體,內面及邊緣有白短毛,稍肉質;子房3室,花柱分枝3,與花柱近等長。種子卵形,長0.5毫米,表面具橫格及條狀突起。花果期8-12月。

提示

本種以葉片寬大,花序灰黑色,雌花花瓣常先端凹缺為特點。

谷精草目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