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土鼠

長沙土鼠

長沙土鼠(學名:Meriones unguiculatus)別名黃耗子、白條鼠、沙老鼠、黃尾巴鼠,體長100—150mm,為有害動物。主要棲息於荒漠草原,也分布於草原和農業地區。

基本信息

長沙土鼠

學 名 Meriones unguiculatus (Milne—Edwards)屬齧齒目,倉鼠科
別名黃耗子、白條鼠、沙老鼠、黃尾巴鼠。分布東北西北華北等省區。
長沙土鼠長沙土鼠

寄 主 胡麻糜黍穀子蒼耳濱藜豬毛菜篙類,有時也為害蔬菜。
為害特點 主食植物的綠色部分及其種子,冬季食秋貯糧,具自殘現象。

形態特徵

體長100—150mm,尾長小於頭軀長度,短小,尾端具毛束。耳小而圓,幾乎被毛掩蓋。爪黑褐色,彎曲且鋒利。背毛黃棕褐色,毛基深灰色,體側毛較淺,為淺棕黃色,腹部及胸部為乳白色
長沙土鼠長沙土鼠
(子午沙鼠為純白色),毛基灰色,毛尖淺桔黃色。尾毛黃色,毛束深黑色。顱骨前窄後寬,鼻骨狹長,聽孢發達,門齒孔後端幾乎達到臼齒列前緣,成體上、下頰齒具齒根,咀嚼面由於磨損而形成一列三角形。
(圖,黃鼠(左)和長沙土鼠)

生活習性

長沙土鼠主要棲息於荒漠草原,也分布於草原和農業地區,喜棲居於沙質撂荒地、農田、路旁、地埂等植被稀疏、植株低矮處。洞系複雜,多以家族為單位生活在一個洞系內,每個洞系由洞口、洞道、倉庫和巢室組成,可分為越冬洞、夏季洞和臨時洞。越冬洞複雜,具洞口4—5個,有時達20個以上,洞道較長,長達10m,距地面約80—120cm,洞口徑3.5—8cm,巢室位置更深,倉庫1—6個;夏季洞僅有窩巢,位於地下50cm處;臨時洞簡單,僅有2—3個洞口,洞道短而直,為長沙土鼠臨時藏身之處。該鼠主要在白天活動,不冬眠,一天具2個活動高峰,冬季中午活動,活動距離由數百米到1公里。繁殖力強,條件適宜時幾乎全年都能繁殖。4月和7、8份是繁殖高峰期,年產2—3胎,每胎5—7仔。秋季長沙土鼠數量最高。

防治方法

長沙土鼠不僅對農業為害大,而且還是鼠疫細菌的主要儲存宿主和傳播者,所以要認真防除。(1)此鼠洞多集中於荒地、農田、路旁、地埂等處,對這些特殊生境實行精耕細作,減少夾荒地,合理調整作物布局,破壞其棲息地。秋收糧食要快並妥善儲藏,斷絕其食物來源。(2)秋收後,挖掘鼠倉。(3)其他防治法參見黑線姬鼠。農田主要雜草及其防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