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地球環境與水資源學院

院系簡介現有湖北省地球化學重點學科與特色學科,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氣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 本院設有地球化學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本科專業2個,地球化學(理學)和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學)碩士點2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博士點1個。 1999年本學科“地球化學實驗室”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評審組的評審,成為國際承認的國內有機地球化學分析中心之一。

院系簡介

現有湖北省地球化學重點學科與特色學科,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氣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科研力量雄厚,國際關係良好。
本院設有“楚天學者” 特聘崗位,現有“楚天學者” 特聘教授2人,另有享受國家和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CNPC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湖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湖北省學術骨幹1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員1人。地球化學系教師隊伍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博士(後)22人,碩士5人,博導:3人,碩士導師15人。參與國際合作項目12人,出國進修、合作24人次。
本院設有地球化學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本科專業2個,地球化學(理學)和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學)碩士點2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博士點1個。

發展歷程

“有機地球化學”重點學科198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建立石油地質(有機地球化學)碩士點; 1987年開始招收碩士生;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本學科設立“套用地球化學”碩士點,1995年本學科被中國油氣集團公司批准為“有機地球化學”重點建設學科,並投資500萬元進行學科建設;1998年“油氣地球化學實驗室”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批准為重點實驗室,。1998年根據國家學科建設的要求,“套用地球化學”碩士點和“套用地球物理”碩士點合併成“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碩士點;1999年“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經湖北省教委批准,進行博士學位點立項建設。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本學科成為“地球化學”理學碩士點。2000年“有機地球化學”學科經過湖北省教委組成的專家組評審,設立“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部級重點實驗室“油氣地球化學實驗室”擁有亞洲第一台,世界第三台的色譜-質譜-質譜分析儀,紅外分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價值1200多萬元的分析儀器,使有機地球化學分析測試技術與研究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1999年本學科“地球化學實驗室”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評審組的評審,成為國際承認的國內有機地球化學分析中心之一。

優勢特色

在長期科學研究中,地球化學系逐漸形成了勘探地球化學、油藏及開發地球化學、生物地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分析測試新技術與新方法五個穩定的研究方向。特別是在未成熟和低成熟油研究、油藏地球化學研究、本源微生物提高石油採收率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特色和優勢。“六五”期間本學科開展勘探地球化學的研究工作,二十多年來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科技攻關項目和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在煤成油形成環境和成烴機理、化石燃料生物標誌物與有機顯微組分剖析研究、低熟油氣形成機理與分布規律等領域都開展了深入研究。近10年來,地球化學系還在油藏地球化學的許多方面開展了工作,例如,有機酸ITP測定法;有機酸成因及有機酸對礦物溶解作用研究;次生孔隙成因機制研究;水-岩相互作用與儲層性質預測;含油氣層地球化學快速評價和油藏地球化學描述,石油二次運移與油氣聚集史研究,採油過程流體地球化學動態檢測技術等研究工作,為油氣藏的勘探方向、開發評價和生產動態檢測提供新的科學依據和新的技術手段。。近幾年來本學科在生物與環境地球化學方面也開展了開拓性研究工作,曾先後進行過中德合作項目“華北油田微生物勘探先導試驗”,中—俄合作項目“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採油機理與套用研究”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風險創新基金項目“大氣CO2的生物甲烷化過程研究”。目前正在與羅馬尼亞、美國等國研究機構和跨公司恰談合作,進行石油微生物的理論與套用研究。

研究成果

“十一五”以來,完成國家、省部級縱向課題10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7項,國家重點攻關課題37項,省部級基金課題18項,省部級攻關課題39項,國際合作項目11項;橫向課題近200項,科研經費總計8965萬元。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

院系領導

系主任:張敏教授
系黨總支書記:朱思源副研究員
系副主任:高繡紡副教授
系黨總支副書記:曾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