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年號]

長壽[年號]

長壽幾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等強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用靈丹妙藥,以求長生。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百歲以上的老人有一種共同的基因突變,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有助於找到減緩人類老化的方法。

基本信息

釋義

長壽就是指壽命長。人可以無窮進階,人的可塑性、和可改造性很強。

人活多大年齡為長壽?據古籍記載,人的自然壽命(天年)當在百歲以上。明·張介賓《類經·卷一·攝生類一》註:“百歲者,天年之概。”俗語有“百年以後”,即指死亡。

著名福文化學者觀同書法壽字著名福文化學者觀同書法壽字
中醫經典著作《素問·上古天真論》云:“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書法家王靖先生作品《長壽》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期德全不危也。”《靈樞·天年》云:“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尚書·洪範》篇云:“五福:一曰壽。”漢·孔安國《傳》(《注》)云:“百二十年。”唐·孔穎達等《正義》(《疏》)云:“人之大期,百年為限。世有長壽雲‘百二十年’者,故《傳》以最長者言之,未必有正文也。”又,古人將壽命的長短分為上、中、下三等,但具體年齡說法不一。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云:“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唐·孔穎達等《正義》云:“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養生經》云:“黃帝曰:上壽百二十,中壽百年,下壽八十。”《莊子·盜跖》云:“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太平經·解承負訣》云:“凡人有三壽,應三氣,太陽、太陰、中和之命也。上壽一百二十,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呂氏春秋·孟冬紀第十》云:“人之壽,久之不過百,中壽不過六十。”

看來,將60歲作為長壽的年齡,下限太低,絕大多數不一定認同。而過百歲者雖有之,但終屬少見。80歲作為長壽的最低年齡,多能認同與接受。

祝福長壽、吉祥健康的中國畫作品很多,有齊白石《長壽圖》,吳昌碩《松鶴》,朱宣鹹《人長壽》、《壽桃》,婁師白《長壽圖》等。


長壽life prolongingchang shou

壽命長--《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長壽條件

健康長壽是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一個偶然的機會,聽說鍾祥市80歲以上的老人過萬人,其中,百歲以上老人達48位,被稱為全國的“長壽之鄉”。該市居民何以如此長壽?帶著濃厚的興趣和幾分
朱宣鹹中國畫《人長壽》
疑惑,我們前往實地進行了調查。

調查發現,該市“長壽之鄉”的稱號源自兩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人口監測中心公布長壽之鄉的標準是:每10萬人中百歲老人至少達到3人。1990年,全國第四次普查統計數據顯示,鍾祥市擁有46位百歲老人,居全國“長壽之鄉”第三位。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該市又躍居全國六大長壽之鄉的第二位:該市人均壽命為75.88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48歲,比世界平均水平高9.88歲,比開發中國家平均水平高11.88歲,已接近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平均水平。截至2003年8月,全市105萬人口中,80歲以上的老人已達10627名,90歲以上人口766人,100歲以上老人48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44人。該市居民何以長壽?通過調查,其主要經驗和啟示有以下五條:

經濟發展是基礎

安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經濟基礎是人類健康長壽的基本的條件。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鍾祥市經濟快速發展。2003年,該市國內生產總值84.84億元,財政收入2.7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7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0元,農民人均居住面積39.6平米,城鎮人均居住面積18.9平米,城鄉人均存款4046元,均比改革開放前成倍增加。同時,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該市曾連續兩屆獲國家文明先進縣市稱號,三屆獲全省文明城市稱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生態建設示範區。這些因素為當地居民的健康長壽提供了可靠的物質生活基礎。建國以來全國五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1953年該市百歲老人只有2人,1996年為零,改革開放後的1982年上升為18人,1990年上升為46人,2003年上升為48人,80歲以上老人過萬人。該市百歲以上老人的增長剛好與該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正比。

生態環境是根本

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內部構造中,地殼的組成物質有九十多種天然元素,最主要的是氧、矽、鐵、鈣、鈉、鉀、鎂等八種元素,且地殼與人體血液中的六十多種元素對比分析發現,除原生質中的主要成分碳、氫、氦和岩石中的主要成分外,人體中的元素含量驚人的相似,表明這些元素對人體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鍾祥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共六類27種,占全國已探明礦產的1/7,其中磷礦石儲量居全國第二位,而磷礦區域及其輻射圈又剛好是高齡人群密集的地方,據2000年人口普查,其中磷礦鎮15-50歲的人口占同齡段的4.53%,而90歲以上的老人占全市同齡段的6.35%。

鍾祥水資源豐富。總量為5000億立方米,人均5.6萬立方米,不僅高於全國人均2780立方米的占有量,也高於世界人均12900立方米的占有量;地下水資源年可開採量為16.5億立方米。該市水資源不僅量多,而且水質好,主要水系漢江鍾祥段及三座大型水庫和六座中型水庫的水質都在國家規定的二級標準以上,有的接近一級標準;1/3的鄉鎮有富含鍶、鋁、鉀等多種微量元素的礦泉水;市內90歲以上和百歲以上老人分布比較集中的洋梓、長壽、郢中、胡集、柴湖、豐樂等鄉鎮大部分在漢江及其水質較好的支流岸邊,其中洋梓鎮的主要飲水源--溫峽水庫,接近1類標準,所以這裡長壽老人最多,據人口普查統計,該鎮人口總數占全市的5.8%,80--89歲人口占全市同齡段的7.75%,90--99歲人口占同齡段人口的9.19%,100歲以上的老人達7人。

世界最長壽男性世界最長壽男性

鍾祥大氣質量好。由於工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合理,該市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控制在5000噸以內,最高未突破1萬噸;降水的PH值一直處在7.0--7.2之內;自然降塵量低於10噸/月.平方公里,加上每年92--121個降水日對空氣的清洗,使空氣處於清潔狀態,城區及鄉鎮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指標均控制在國家二級標準以內。

鍾祥陽光充足。太陽輻射年均平均值為112.364千卡/平方厘米,是全省高值中心之一;全年日照時數在1931--2114小時之內,日照率為45--48%,是鄰近各縣的高值中心;降水豐沛,雨熱同季,年降水量878--1097毫米之間,不僅有利於人類生存,而且有利於整個生態系統共生,如森林覆蓋率35.7%,有記載的生物資源總數達1650種,其中動物155種,植物類1384種,天敵資源111種,許多植物可加工成保健食品。

鍾祥土壤環境質量好。鍾祥總面積居全省縣市第四,人均耕地居全省第一,土壤種類齊全,包括水稻土、潮土、黃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五個土類,12個亞類,186個土種;土質好,耕地中,一、二級地占95%,荒地中95%以上能種草種樹;土壤質地好、酸鹼度適中,為多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條件,也為人們提供了多種營養條件。鍾祥市在老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段精闢的諺語,即“自然平衡宇宙行,生態平衡萬物興,心理平衡心舒暢,身體平衡無疾病”。這正是人類長壽的至理名言。

人文關懷是保證

鍾祥市古稱長壽縣,自古就是長壽之鄉。西漢時稱郢縣,東漢時稱石城縣,南北朝南朝時稱萇壽縣,明朝嘉靖十年改為鍾祥縣。顧名思義,長壽者多才稱長壽縣。據《宋書州郡志》記載,南宋明帝泰始年間人口統計表明,萇壽縣的長壽老人占縣內總人口的1/4。

這種敬老與長壽的遺風,一直流傳至今並發揚光大。溫峽水庫的村民盧克定因贍養三位孤寡老人被授予“國家敬老金榜獎”。農村評比“十星農戶”中,有一顆星就是“尊老愛幼星”,凡不孝敬老人的電視台予以曝光。為了適應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多年來,鍾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決老有所養的問題,逐步完善了國家、社會、家庭三結合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對百歲老人實施“五個一”的“惠老工程”值得稱道:凡百歲老人由政府每月發100元的營養費;每年檢查一次身體;百歲時做一次百歲壽宴;免費送一台彩電;市鎮領導每年登門慰問一次。同時,鍾祥市崇尚長幼有序、祖孫同堂的風尚和習俗,形成了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的良好家風。據調查,48位百歲以上老人中,只有2人獨居(靠侄兒侄女供養),2人住福利院,其餘44人分別與子女、養子女、孫子女共同生活,多數四世同堂,其中5戶五世同堂。

生活習慣是關鍵

48位百歲老人均出身漁戶和農家,清貧的家境使他們養成了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的性格。而且這些壽星老人的飲食愛好有很多共同特點:一是正餐飯量大,他們絕大多數堅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飯為主,有6人喜愛麵食、4人以稀飯為主,對於菜類不挑食,葷素皆可,只有3人一生素食、一人不食豬肉和禽蛋。但無論口味習慣如何,他們主食進餐量都很大,一餐大都在3兩至半斤之間,即使是3位長年臥床的百歲老人也是如此。二是半數有飲酒史。48位長壽老人中,24位有多年的飲酒史,占50%。4位男壽星從青壯年開始至今一直飲酒。但據親屬反映,這些飲酒的老人都有很好的自制力,從不過量飲酒,也沒有發現不良反應。三是都愛食用豆製品特別是“鍾祥豆腐”。

勤勞好動是生命

“生命在於運動”。48位百歲以上老人大都生活在農村,年輕時都從事農田耕作和體力勞動,即使年老體邁,仍堅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輕微的農活。如洋梓鎮蔣灘村六組102歲的陳秀英老人整天不停幹活,早上天一亮就起床,先將屋裡屋外打掃乾淨,然後為退休後開河沙場的兒媳做早餐,閒下來就侍弄菜園子、餵雞,或者把撿到的柴禾整齊堆好,晚上協助兒媳做飯,中午從不午休,隔三岔五就要走1-2公里路程到集市上買些日用品或探望76歲的女兒,而且從不拄拐杖。南湖農場公議集大隊103歲的王道英老人,至今眼不花、耳不聾,餵豬、燒飯、洗衣服、輕微農活樣樣都乾。她說:“我們農村有句俗話,人越做越英雄,越玩越狗熊。我勞動了一輩子,習慣了,歇下來就渾身不舒服,心裡就像缺少什麼。”這些百歲老人用一生的勤勞印證了健康格言:“生命在於運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經常運動,百病不碰”。

另外,中外生物學、醫學研究成果表明,人類壽命長短,遺傳因素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通過對全市百歲老人普查,發現80%的百歲老人都有家庭長壽史。原胡集麗陽壽星張德亮,107歲,老伴高傳英103歲。張德亮的祖父是百歲壽星,父母活到80多歲,二弟、三弟都已90多歲。張的三個子女,也都年過70歲,個個身強體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鍾祥已形成眾多長壽家庭群。這些生命體的最佳化組合,是人類自身發展規律的體現。

中國老年學學會2011年11月7日公布,2011年7月1日,全國(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健在百歲老人已達到48921人。 在談到中國十大壽星長壽共性規律時,專家指出:一是心態平和、凡事順其自然;二是粗茶淡飯、生活儉樸;三是勤勞好動,終身勞作;四是子女孝順,家庭和睦;五是居住地環境、水質和氣候特殊;六是有遺傳因素,家族長壽。

安靜的環境

日本新聞報導,安靜的生活居住環境是日本長壽的秘訣。他們在商店、機場、飯店等這些人群集中的場所沒有喧鬧聲,而在中國,稍有交通堵塞的現象駕駛員就拚命的按喇叭,大聲謾罵,為自己和他人造成了浮躁喧譁的不利環境。

日本不僅是位居世界第一的長壽大國,而且全國人民健康情況也比我國好。據國外調查發現:日本平均壽命達81.98歲,而中國醫學最發達的城市北京平均壽命僅75.85歲,明顯低於日本,而且老年健康狀況也不如日本,我國僅高血壓造成腦卒中而致殘的人數就達260萬。

日本人不僅長壽,而且十分注重提高生活質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其中一點就是我們現在最缺少的——安靜。

長壽民謠

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腿常支,面常擦,足常摩。腹常鏇,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心常靜,骨力勁;脊樑直,腸胃淨;耳目清,神跟定;腰腿健,精魄正。夙光好,夜寂早;早餐好,晚餐少;讀讀書,看看報;常笑笑,莫煩惱;勤為福,恆常要;忙到老,壽到老。

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煩多眠;少衣多浴;少言多行;少鹽多醋;少食多嚼;少 怒多笑;

少欲多施;少車多步。少煙多菜;少酒多水;早睡早起,鍛鍊身體;季節變換,及時更衣;

菸酒嗜好,應當禁忌;食不偏愛;搭配合理;襟懷坦蕩,長壽無疑。

長壽秘訣

全人類上到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研究長壽幾千年,一直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各種長壽原因幾乎都近似於“哥德巴赫“式猜想。我們經過幾十年研究發現,人類長壽主要原因是膳食平衡,其次是運動。百歲壽星只是巧合的科學食療,完全是運氣。把這種運氣變成科學就可以實現長壽夢想。通過個性化科學食療調整膳食平衡是長壽的最佳方法,當然還要適宜的運動、避免不良生活習慣等。

日常做法

1.清晨醒來時多吃食物;

2.來不及吃早餐別空手上班;

3.和孩子一樣喝奶;

4.睡不好會發胖:每天睡5~6小時的人,平均比每天睡7-8小時的人重6-8磅;

5.蜂蜜人體細胞忠實的扞衛者,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深暗色的蜂蜜例如森林蜂蜜對人體細胞特別有效,因為它含有豐富的抗氧化作用的保護細胞的物質。並對血液大有好處,能預防心臟循環系統的疾病;

6、不停地運動,把日常鍛鍊分為兩部分,例如:清晨20分鐘的力量練習,晚飯後半小時的散步,新陳代謝的速度將會增大一倍;

7.飲食宜粗不宜細,一項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在瘦身過程中關鍵不是攝入纖維素的量,而是何種纖維素可在消化過程中起到最好的催化脂肪消耗作用;

8.五分鐘完全放鬆,當一個人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身體不會產生抗壓激素,從而會感覺舒適宜人。人在這种放松狀態下,緊張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受壓的肌膚也獲得了休憩感。因此,不妨時常提醒自己放鬆5分鐘吧;

9.餐前餐後多補充水分,飯前飯後都應補充大量的水分。身體缺水時,新陳代謝的水平,會比原先降低減少2%.這時候避免喝茶、蘇打水、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在咖啡因的作用下,身體只會吸收一半的水分;

10.精神食糧,誰想腦子靈,思維敏捷和工作效率高,誰就應多吃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品和補充維生素b.核桃、粗麵粉麵包和香蕉是你首選的壯腦品,因為它們供給你腦力勞動所必需的精神營養。

健康法則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不要吃的單一,多吃稻米、小麥、玉米、高粱、粟、大麥、燕麥、蕎麥等穀類,粗糧與細糧搭配著吃。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這三樣東西富含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主要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它們水分多、能量低、纖維含量高,所以能很好地控制體重、水潤皮膚。

3.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奶類補充鈣質效果突出,其他礦物質和維生素A含量也很豐富;豆類蛋白質消化吸收率高、不含膽固醇。

4.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適當多吃魚、禽肉,減少豬肉攝入量。豬肉含脂肪過高,常吃會增加肥胖和慢性病危險。

5.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烹調油的推薦攝入量成人每天25克—30克。食鹽的推薦攝入量:成人每天6克(包括醬菜、醬油、醬里的食鹽量)。

食物

想長壽的人,都在琢磨:吃什麼可以更長壽,這個問題每個人都很關注。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半畝田”,因此對養生的參悟也有所不同。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就開始注重養生了,不過平均壽命是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才得到大幅度提高的。人口專家指出,人的平均壽命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應的。除此之外,還跟人的飲食結構有很大的關係。怎么吃才能長壽呢?微微健康網專家長壽的“秘訣”。

豆腐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美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喝粥

從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看無一不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倆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2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上海第一百歲老人蘇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頓定量為一淺碗,已形成習慣。他們說:“喝粥渾身舒坦,對身體有益。”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隨息居飲食》說:“粥為世間第一滋補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清代養生家曹慈生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強健,享大壽。”他編制了粥譜一百餘種,供老年人選用,深受歡迎

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愛。白菜味道鮮美、勞素皆宜,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圖,獨論白菜為“菜中之王”,並贊“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說:“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閒”。可見,常吃白菜有利於祛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從藥用功效說,大白菜能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小米是穀子去皮後的顆粒狀糧食,歷來就有“五穀雜糧,穀子為首”的美稱。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

四項長壽的“秘訣”介紹完了,讓人很驚訝的是,這些“飲食佳品”都是很常見的,只不過很少有人相信進食這些常見的食品就能長壽,相信的人也很難堅持。不過,只有相信才能得到,正在為自己找尋長壽秘方的你,不妨試一試。

蘋果

每日吃一個蘋果可以大幅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蘋果含有的櫟精不僅具有消炎作用,還能阻止癌細胞發展。蘋果同時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關心心臟健康的人應當多吃魚,每周做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肉,能夠使中風風險降低50%。醫學研究證明,經常吃魚的日本人和愛斯基摩人與很少吃魚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大蒜

大蒜不僅能夠防治感冒,還能降低胃癌、腸癌風險,增強消化功能。另外大蒜還能很好地淨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預防血管疾病。

草莓

只要多吃草莓就能充分補充維生素C,草莓同時富含鐵,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草莓中的染色物質和香精油,能形成特別酶,預防癌症。

胡蘿蔔

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不僅能夠保護基因結構,預防癌症,還能改善皮膚,增強視力。

香蕉

香蕉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水果,還含有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能阻止糖迅速進入血液,其中鎂含量豐富,吃上1根香蕉就能滿足人體24小時所需鎂元素的1/6。

生活習慣

1.每天吃一份未加工蔬菜,可延壽2年。

該發現出自義大利研究人員的試驗。但記住,一定是未加工的,因為蒸煮會消耗掉蔬菜中30%的抗氧化劑。但如何達到規定攝入量呢?研究人員建議,把剁碎的辣椒、青椒、胡蘿蔔等蔬菜塞滿麵包,將其當成早餐或午餐。

2.將身體質量指數(BMI)保持在25-35,可延壽3年。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多餘的脂肪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病等幾率。而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保持在25-35則會延遲這些疾病發生。但這需要堅持鍛鍊。杜克大學研究表明,如果有伴侶陪著鍛鍊,慣於久坐的男性每周鍛鍊三次的可能性將增加50%。

3.每周吃5次堅果,可延壽3年。

美國洛瑪連達大學調查發現,一周中有5天堅持嚼堅果的人,比一般人多活2.9年。而每天吃2盎司(約合57克)堅果就足夠了。

4.多交朋友,可延壽7年。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朋友圈廣的人平均延壽7年。所以,儘量在工作中多認識新面孔或主動向素未謀面的鄰居問好。

5.告訴自己,“退休後的生活依舊五彩繽紛”,可延壽7.5年。

該研究出自耶魯大學。專家們指出,老年人應多給自己的晚年生活找點兒樂子,培養些興趣,或多做公益事業。《身心醫學》雜誌研究報告顯示,無私的行為將對人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並能將注意力從一些讓人不開心的事情上移開。

十二少於多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氣、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此行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

多思則視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損,多事則醒疲,多語則氣爭,多氣則髒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妄錯混亂,怒則百髒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傷生之本。

養腎長壽10秘訣

1、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2、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症狀。

3、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湧泉穴。“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湧泉穴,按摩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4、運動養腎

生命在於運動。通過運動養腎糾虛,是值得提倡的積極措施。 這裡向您介紹有助於養腎糾虛又簡單易學的運動方法: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5、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裡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6、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

7、飲食保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韭菜、核桃、羊腰、蝦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8、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乾淨。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9、警惕藥物

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藥物常服會傷腎。所以在用藥時要提高警惕,要認真閱讀說明書,需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諮詢相關專家。

10、避免勞累節房事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這樣才有助於養腎護腎精。

推斷壽命

得到較為廣泛認同的推斷壽命極限的方法有五種:

按生長期

法國生物學家巴豐指出,哺乳動物的壽命約為生長期的5~7倍,這就是通稱的巴豐壽命係數。人的生長期為20~25年,預計壽命可達100~175年;

生命周期

俄羅斯莫斯科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穆爾斯基和莫斯科大學數學系教授庫茲明指出,人的生命周期時間是15.15的倍數,例如人的第一個生命周期是誕生時期,第二個時期是正常妊娠天數266天的15.15倍,即約11年——統計數字表明,人在11歲時體質最弱;用11再乘以15.15,為167歲,他們認為這個就是人類的壽命極限;

細胞分裂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遺傳學研究中心的海弗利克博士在實驗室條件下對人體細胞進行實驗,發現人體的成纖維細胞在體外分裂50次左右中止,“50次”被視為培養細胞的“傳代次數”,也即“海弗利克限度”,細胞的每次分裂周期約為2.4年,因此人類壽命可能為120歲左右;

性成熟

一般哺乳動物的壽命是性成熟期的8~10倍,人類的性成熟期為14~15年,壽命因此可達110~150年;

剩餘壽命

這是一種較新的衡量方法,是將某一時期仍在生的人士的平均年齡與當時的平均壽命相比。

此外還有些推算方法,認為人類的壽命應該更長,可達200~300歲,而平均壽命大大低於此數是因為人經常受到各種“意外”的影響。又如俄羅斯科學家的“800歲”之說,則是建立在通過抗氧化物控制自由基的活動,以達到長壽效果。

探秘

百歲壽星為什麼長壽有無數人詢問、研究,但各種長壽方法幾乎都是評想像的猜測,貌似真理但實施起來也難以防病治病。

經過近30年的研究,我們認為百歲除了有地域、環境、體力活動等原因,最重要的是他們不過是巧合的科學食療,完全是運氣。最重要的還是內因起作用。如果讓人少得病、不得病就可以“製造”大量的長壽者。百歲壽星們的基本特點也是如此。

通過對各種醫療、健康、養生、食療等長壽方法分析,我們認為只有能預測、防治全身上百種身心智常見病才是長壽的好方法。

在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百歲以上壽星並不是依靠藥物等獲得健康、長壽的,他們依靠的主要是日常食物,所以說,如果把他們巧合的科學食療變成科學,就能“製造”大量的百歲壽星。世界在不斷發展、進步之中.創新能實現百歲等人類的諸多夢想和奇蹟!人類的進步是源於創新!

長壽之最

中醫師李清雲,生年有說是1677年,逝於1933年,即他活了256歲,是個素食主義者。更詳細的說法是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政府的特別獎勵;200歲的時候仍常去講學;還說他曾娶過24個妻子,育有180位後人;而他的去世也一樣傳奇——據說當天上午仍在山間採藥,下午就無疾而終了。果如是,他的一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清帝,直至民國,是極為罕見的超級壽星。但這些數據已經近乎神話傳說。

歷史上最長壽的女人:有確鑿檔案證明的、有史以來最長壽的女人是法國的詹妮·路易·卡門(Jeanne Louise Calment)。生於1875年2月21日,死於1997年8月4日,享年122歲164天。

歷史上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人的泉重千代,生於1864年6月29日,死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

在世的最長壽的人:一名黎巴嫩名叫哈米達-穆索爾瑪尼的婦女的個人檔案表明她出生於1877年,2012年已經128歲,這使得她有望成為世界最長壽之人。

有證書的最長壽的人之一:中國四川省樂山五通橋120歲的杜品華老人,在2002年116歲時,獲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頒發的證書,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有證書的最長壽的人之二:2005年,《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宣布當時114歲的波多黎各公民埃米利亞諾·梅爾卡多-德爾托羅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2012年的8月21日他在位於波多黎各伊莎貝拉鎮的家中度過了115歲生日。

喬治亞老嫗安季薩・赫維恰娃2012年10月6日逝世。她一直自稱出生於1880年,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不管是活著的,還是已經死了的,到目前為止,沒有確切的資料表明誰是最長壽的人。

長壽因素

長壽是人們一直關注的話題,也是一直所探尋的問題,如何長壽?中醫陳金柱總結有以下四種因素能讓人長壽,下面一一介紹一下這四種因素。

第一因素、低溫

因為環境溫度低,生命能量釋放較慢。鑫柱商城專家指出,若能將人的體溫降低2°C~3°C,人的壽命可由70歲延長到150歲,生活在寒帶的人壽命會長10~30年。因此,延長人的壽命,可用降低體溫的方法。

第二因素、微餓

細胞死亡是衰老的重要因素,而輕微飢餓會激發體內的潛能,使之拯救細胞不死。做到“輕微飢餓”則不是簡單、盲目地節食,而是食少而精,如吃低熱量、高營養,特別是高維生素的食物。
長壽

第三因素、多病

體弱多病者往往長壽。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體弱多病者長壽已成不爭的事實。據醫學研究:人體患某些疾病痊癒後,反而增強了對該病的抵禦能力。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人,年輕時體弱多病,年老後卻老當益壯。

第四因素、職業

樂隊指揮、僧侶、畫家、牧人等壽命較長。從醫學和生理方面講,寫字、作畫有利於改善皮質和植物神經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精神緊張和神經功能紊亂,排除憂愁和煩惱,消除疲勞和七情勞損。堅持練習書畫,對培養審美趣味、陶冶情操、休養腦筋、增進健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飲食秘訣

健康的飲食對老人的長壽是有幫助的,那么老人要如何飲食才是健康的呢?老人飲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數量少一點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會肚子脹、不消化。所以,老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質量好一點

蛋白質對維持老年人機體正常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老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應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為主。

蔬菜多一點

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老人每天都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

菜要淡一點

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常常是食而無味,總喜歡吃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慾,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鹽吃多了會加重腎負擔,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擴散的幾率。因此,老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左右,同時要少吃醬肉和其他鹹食。

品種雜一點

要葷素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雜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調味料)不應少於10樣。

飯菜香一點

這裡說的“香”,不是指多用鹽、味素等調味料,而是適當往菜里多加些蔥、姜等調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覺來彌補味覺上的缺失。聞著香噴噴的飯菜,老人一定能胃口大開。

食物熱一點

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損傷。因此,老年人要儘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在嚴冬更要注意。

飯要稀一點

把飯做成粥,不但軟硬適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養胃、生津潤燥的效果,對益壽延年有益。但老人不能因此而頓頓喝粥。畢竟粥以水為主,“乾貨”極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況下,同體積的粥在營養上和饅頭、米飯相差很多,長此以往,可能會營養不良。

吃得慢一點

細嚼慢咽易產生飽脹感,防止吃得過多,可使食物消化更好。

早餐好一點

早餐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40%,質量及營養價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但不宜吃油膩、煎炸、乾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晚餐早一點

“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人體排鈣高峰期是在進餐後的4―5小時,如果晚餐吃得過晚或經常宵夜,那排鈣高峰到來時,老人可能已經上床睡覺了。老人的晚餐最佳時間應在下午六七點,而且不吃或少吃宵夜。

長壽鄉

簡介

全世界有5個地方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為長壽之鄉,其中中國有兩個。它們是:中國廣西巴馬、中國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薩、外高加索地區、厄瓜多的比爾卡班巴。

廣西巴馬

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盆地和雲貴高原的斜坡地帶。在這裡,90歲和100歲以上的老人分別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壽星達到了110歲以上,是五大長壽鄉中惟一長壽老人不斷增多的地方。

巴馬人長壽,首先得益於大自然良好環境的賜予。巴馬屬於亞熱帶氣候,空氣清新,每立方米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000-5000個,最高可達到兩萬個,被稱為“天然氧吧”。

喜歡勞動、飲食習慣良好、生活有規律,老人每天早睡早起,耳不聾、眼不花,一頭黑髮。他常說:“每天不出去活動一下,吃飯就不香,晚上睡不好覺。”要不是親眼看到他麻利地摘豬菜,我們真不敢相信他的話。

巴馬人長壽還和飲食有關。他們經常吃火麻、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筍、白薯等天然食品。玉米、白薯等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火麻製成的油和湯含有大量的不飽和低脂肪酸。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對巴馬進行調查後認為,不飽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攝入正是巴馬人長壽的關鍵所在。

除了以上幾點,樂觀也是巴馬長壽老人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在平安村平寒屯,我們遇到106歲的黃媽能時,她還背著小孫子。黃媽能耳聰目明,一邊說話一邊發出爽朗的笑聲。她告訴我們,她五代同堂,還能記起年輕時唱的山歌。

新疆和田

新疆和田于田縣的拉依蘇村是另一個在中國境內的世界長壽之鄉。拉依蘇村有2400人,僅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有16人。

肉孜老人已有110歲,身體健朗,還能幹簡單的農活。“晚上吃飯睡不著覺。”他說。據肉孜的大兒媳婦講,老人喜歡吃湯湯水水的東西,愛吃玉米做的饢。“我家的大孫子16歲啦,希望我公公能看到他重孫子的婚禮。”她說。

104歲的買提庫爾班·肉孜和95歲的肉孜汗·肉孜。他們是親兄妹,哥哥早晨起來喜歡散步,回家時順便把一些草放到羊圈裡餵羊。妹妹肉孜汗在50歲之前沒得過什麼大病,只是近幾年來偶爾患上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饢,中午吃拌麵、湯飯和饃饃,晚上吃半個饢。

97歲的努熱勒阿洪·托乎提和他80歲的老伴。努熱勒阿洪看電視能看到晚上11時,早晨7時起床,中午能吃一盤拉條子,不好甜食。他早晚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喝足白開水。當問起他的長壽秘訣時,努熱勒阿洪說,他年輕時身體很好,一個人開墾出了3畝荒地,身體還是挺結實。另外,他和老伴從來沒吵過架,子女都很孝順,跟鄰居也很和睦。

外高加索

百歲老人還選美

喬治亞舉辦了90歲以上老人的“選美大賽”,參賽者中年齡最大的已有106歲---百歲老人選美,這可能只有在外高加索這樣的長壽鄉才會發生。據統計,喬治亞500多萬人口中百歲壽星達20000多人,90歲以上的超過二十萬。而在亞塞拜然,上世紀80年代初每10萬人中百歲老人曾多達630人。

外高加索人的樂觀生活態度是他們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記者在參加當地人的婚禮時,經常發現八九十歲的長者和年輕人一起又唱又跳。如果他們自己不說,人們都猜不出他們的真實年齡。除了樂觀的心態,當地人的飲食也很講究。在喬治亞的長壽鄉阿巴哈吉亞,當地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麵包和粥。這裡的人每天至少喝兩杯牛奶、三杯赫莎蜜、三四杯優酪乳,喝時還要放蔥、芹菜等。此外,當地人還常吃菠菜、豆角、韭菜、白菜、洋蔥、紅辣椒以及當地產的無花果,不吃香腸、燻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動物油脂和糖果。他們不喝咖啡,主要喝當地產的“喬治亞茶”。

巴基斯坦

六七十歲不算老

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來到巴基斯坦的罕薩山谷,在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後,他寫出了聞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線》。在書里,他把罕薩稱為“香格里拉”。 罕薩山谷距離中國的新疆僅30多公里,4.5萬罕薩人世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據記者了解,在罕薩,當地人幾乎從不患病,六七十歲根本不叫老人,八九十歲仍可在地里勞作,健康地活過一百歲在這裡並不算什麼稀罕事。

為了解開罕薩人的長壽之謎,英國醫生羅伯特·麥卡森進行了實地考查,發現了罕薩人長壽的秘訣。一是飲食:罕薩人喜歡吃粗製麵粉、奶製品、水果、青菜、薯類、芝麻等。他們還喜歡適量飲用一種由葡萄、桑葚和杏製成的烈酒“罕薩之水”。二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罕薩山谷附近有許多冰川、河流,這些水體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常年飲用有利於人體健康。罕薩人在種莊稼時也用這種水進行灌溉,從來不施農藥,種出來的瓜果蔬菜特別有營養。三是生活習慣:罕薩人多以務農為生,古樸的生活習慣使他們遠離了現代社會的惡性競爭,又為自己的長壽增加了一塊砝碼。

厄瓜多

沒有金錢概念

在厄瓜多南部山區有一個叫比爾卡班巴的村莊。1970年,村里一個叫米格爾·卡爾比奧的人得了眼病,有生以來第一次去看病。這次眼病使比爾卡班巴聞名於世,因為米格爾當時據稱已活過了120歲。

據當地政府介紹,比爾卡班巴大約有5000人,其中有2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由於一百年前這個地區還比較落後,沒有完整的人口檔案系統,這個數字很難證實。但不管怎樣,這個山村是公認的西半球最長壽之地。村裡有位102歲的盧西拉老太太,幾年前還能在小鎮的狂歡節上跳舞。在被問到為什麼長壽時,她說:“我們走路走得多,到老了也要幹活。”

長壽名人

歷來有不少名人因在其短短的一生中迸發出驚人的能量而被後世人所銘記,其實,歷史上偉大的名人也有許多人是非常長壽的,並且在成就上毫不遜色,其中的一些更因其長久的人生軌跡獲得了額外精深的思索結論以及遲來的成績。這裡謹羅列活過耄耋之年的名人以覽於諸位:

柏拉圖:80歲,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希臘三賢之一,客觀唯心的忠實推導者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公元前406 終結了埃斯庫羅斯的壟斷,永遠的悲劇之父

米開朗琪羅1475-1564 好吧,他始終堅稱自己只是一名雕塑家(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

提香1490-1576 他畫板上的裸女比你在浴室里見到的還多

伏爾泰1694-1778 啟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影響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

布豐1707-1788 法國博物學家,對近代科技小品的創作影響極大

歌德1749-1832 一部《浮士德》可以寫60年,

華茲華斯1770-1850 英國浪漫詩的先驅

雨果1802-1885世紀法蘭西浪漫主義的領袖人物,《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享譽全球

斯陀夫人1811-1896 寫一本書引發一場戰爭的小婦人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古今文壇的不二巨匠,俄羅斯文化的良心

哈代1840-1928 無名的裘德使他成名,英國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

葉芝1856-1939 愛爾蘭諾獎得主,少見的長壽詩人

蕭伯納1856-1950 英國諾貝爾獎得主,著有《人與超人》、《巴巴拉少校》

泰戈爾1861-1941 印度全能型天才,中國人民的朋友,諾獎實至名歸

綏拉菲摩維奇1863-1949 魯迅曾翻譯的《鐵流》即出自他的筆下

伏尼契1864-1960 因《牛虻》而聞名於世的愛爾蘭女作家

紀德1869-1951 《偽幣製造者》的製造者

邱吉爾1874-1965 戰爭鬼才也是文學天才,諾獎得主

毛姆1874-1965 英國著名作家,《月亮與六便士》系其代表作

雅娜·卡爾曼特1875-1997 法國長壽者,活到122歲,年齡被金氏世界紀錄確證,是經確證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黑塞1877-1962 德國作家,《荒原狼》為他贏得諾獎

海倫·凱勒1880-1968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殘疾人,傑出的勵志作家

畢卡索1881-1973 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羅浮宮的話題百出的藝術家

莫里亞克1885-1970 讀過《在路上》一定不會對他陌生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 作品印數巨多的女偵探小說家

托爾金1892-1973 頂級魔幻史詩《指環王》的作者,一系列賣座影片以之為藍本

博爾赫斯1899-1986 作家中的作家,短篇《小徑分岔的花園》比他本人更有名

冰心1900-1999 其詩取道於詩哲泰戈爾,卻比後者活得更長

鄭集1900-2010 中國生化學家、營養學的奠基者

巴金1904-2005 著作等身的一代文學家,他的認識超越了歲數

貝克特1906-1999 荒誕派文學的締造者,憑《等待戈多》叩開諾獎大門

馬哈福茲1911-2006 在埃及,他讓人想到太陽

尤奈斯庫1912-1994 荒誕派的代表人物,《禿頭歌女》的確不同凡響

光未然1913-2002 激情四射的現代詩人,我們講《黃河大合唱》好比講一段傳奇

杜拉斯1914-1996 偉大的情人就是那種64歲還能令24歲大學生拜倒其下的一類人

阿瑟·米勒1915-2005 以《推銷員之死》為人所知的劇作家,很難把他同夢露聯想到一塊

索爾·貝洛1915-2005 諾獎青睞美國人,《洪堡的禮物》

榮毅仁1916-20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任主席、傑出的企業家

萊辛1919- 新科諾獎得主,敢說敢做的奇女子,08年到處都是她的小說

塞林格1919-2010 《麥田裡的守望者》作家

哈利1921- 2008 黑人作家,描述黑人成長史的《根》同《飄》齊名

羅布·格里耶1922-2008 新小說的創始人和代表,電影大師,《橡皮》已入經典名著之林

約翰·布萊恩1922- 憤怒的青年同樣可以作出絕佳的成就,不幸被文學獎遺漏

可行性分析

一、有些人覺得數萬年來,人類的壽命極限只有100多歲,所以就認為這是自然規律,永遠都不會改變,其實只是延長生命的科學技術還沒有發展到位而已,畢竟生物技術才發展起來,還處在“幼年時期”。

二、老齡化問題:如果將來人類壽命可以達到幾百歲,但是由於老齡化而乾不動工作,那么就由未來的智慧型機器人和遙控機器人取代人類的工作,在家裡按按鈕就行了。例如:遙控建築機器人蓋房子。

三、糧食與能源問題:假設一棟樓房,1到10層住人,11到20層是露天的樓板,上面種植莊稼,21到30層也是露天的樓板,上面鋪設太陽能面板,這樣糧食和能源問題都解決了。為了良好的通光,樓板可以做成環形或條形的,平均下來,每棟樓生產的糧食和能源夠每棟樓的居民就可以了。每棟樓的一樓設有食堂,該樓的居民通過電腦預定飯菜,到時間去領取,由廚藝機器人負責做飯,而食物的來源則是該棟樓的樓板上種植的糧食。

四、人口問題:將來人口飽和了,在法律的嚴格約束下,先獲得準生證,才可以受孕和生育,可能會按照申請者的年齡,安排領取準生證的先後順序,根據社會的承受力安排準生證的發放量。

藥物研製

第一批“長壽藥”有望5~10年內問世

長壽幾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等強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丹,以求長生。那么人類到底能活多長?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藥物療法,有望通過限制並修復細胞DNA損傷的方法治療一種影響兒童的早衰疾病。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醫學院院長彼得·史密斯也宣稱,隨著幹細胞治療等新技術以及用於幫助人體自身修復的新藥物的研發,人類壽命預期將很有可能達到150歲。

科研人員正在一群罹患Ⅱ型糖尿病等老年病患者中進行的一種合成分子藥物的臨床試驗。這一試驗已經取得了初步效果。據了解,這種藥物的性能比已知的“長壽藥”白藜蘆醇(紅酒中發現的植物化合物,可以激活一種叫做去乙醯化酶的蛋白質,已實驗能延長酵母、蠕蟲、果蠅和非洲肥鼠的壽命)的效力要強1000倍。澳大利亞的老齡化研究專家們認為,儘管這種用來進行身體自我修復的新藥尚處於研發初期,但是“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終有一天,人類將能活到150歲以上”。有研究人員更進一步宣稱,基於已有的研究,第一批能夠延緩人類衰老的藥物將有望在5年至10年內問世。

對於“長壽藥”的研究世界各國都在進行:2006年的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就報導俄羅斯莫斯科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已經發明了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如果這種抗氧化劑工作正常,人類將來甚至可以活到800歲;2009年,美國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宣稱,一種名為雷帕黴素的藥物可能延長人類壽命;2010年,英國科學家稱,從千年冰川中提取的細菌有可能使人類活到140歲,但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將這種細菌製成藥物並進行臨床試驗;同年,美國紐約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老齡化研究協會的一個科研小組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三種可以阻止老年疾病,延長壽命的基因,據此原理研製的藥物,讓人們活到100歲沒問題。

傳統紋飾

傳統吉祥紋樣。紋飾以一圖案化的長壽字構成,意人長壽。亦有增長其兩邊或四邊筆劃的,稱“長腳壽字”,亦寓長壽之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