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埠鎮

長埠鎮

長埠鎮地處安義縣東南部,西山腳下,為千年古村群所在鎮。占地面積6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752畝;集鎮所在地距縣城10公里,距省城南昌50公里,距昌北國際機場25公里。省道萬赤線與縣道安長線縱橫交織貫穿其境,各條村級道路遍布全鎮(路面硬化率達95%),並與國道105線、省道萬赤線、縣道安長線連成網路。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1年設第五區,1956年設長埠鄉,1959年改長埠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5年設鎮。1997年,轄長埠、車田、江下、大路、雲莊、羅田、義基、上橋、下橋、老下10個行政村。

2007年5月22日,江西省民政廳《關於同意調整安義縣長埠鎮石鼻鎮行政區劃的批覆》: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將安義縣長埠鎮羅田村劃歸石鼻鎮管轄。

行政區劃

轄長埠、老下、車田、江下、下橋、上橋、義基、雲莊、大路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長埠街幸福路。

行政代碼:360123104:~200長埠村 ~201羅田村(2007年劃出,此代碼作廢) ~202義基村 ~203雲莊村 ~204大路村 ~205車田村 ~206江下村 ~207老下村 ~208上橋村 ~209下橋村

地理位置

長埠鎮地處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東南部,系安義“金三角”中心地帶,距縣城9公里,距省會南昌50公里,距昌北國際機場25公里。地勢東高西低,東北與灣里區太平、紅星2鄉交界,西與鼎湖鎮接壤,南與石鼻鎮毗鄰,北與萬埠、東陽兩鎮相連。全鎮占地面積62.5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截止到2006年約2.2萬人。

長埠鎮山清水秀,資源豐富,境內有綿延十華里的西山生態保護區、川流不息的南潦水;有豐富的花崗岩、高嶺土、鍾長石、石英石等礦產資源;有豐富林木資源和農產品資源。

特別是羅田古村群旅遊資源,以其厚重的贛商文化底蘊盡展千年古村的風采。

經濟發展

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3374.5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8095萬元,農業總產值5279.5萬元;財政收入50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18元。

2007年,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30912.80萬元,增長15%,其中,工業總產值23930.60萬元,增長15%,農業總產值6982.20萬元,增長15%;財政總收入850.31萬元,增長 26%;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618萬元,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2966元,增長12%。

2011年,全鎮完成財政總收入2975.94萬元;國稅本級收入474.94萬元;地稅本級收入1075.91萬元;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0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8元。

養殖業

長埠鎮物華天寶,境內富含大量的名、優、特產品。有該地土生土長的土黃雞、瓦灰雞、此雞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道醇正,年產量2萬餘只。以青草為食的有本羊,肉鮮味美,營養價值極高,年產量在2000隻以上。

工業

2005年,長埠鎮先後成功引進廠家工業企業落戶鳳凰工業園區,2005年,實際利用外資900萬美元,列全縣鄉鎮之首;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以木馬為示範點的生態型新農村建設快速推進;旅遊開發成績斐然,千年古村旅遊已列入全省八條精品旅遊線路,為南昌新豫章十景之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集鎮建設全面啟動,全鎮中國小全部實現樓房化,村級公路全面硬化,財稅任務持續三年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全年累計引進工業項目9個,其中1億元以上項目3個(中泰來強力管樁、錦鵬鋁業、雄鷹空調散熱器);5000萬元項目3個(瑞變速器、四而高科、天隆五金);開工項目2個,投產項目3個,實際利用內資3.2億元,占縣下達計畫267%,外資360萬美元,占縣下達計畫113%。同時,扶優扶強了雄鷹實業,其年主營業務收入達5億元,稅收收入突破500萬元,已成為我縣民營企業龍頭老大和縣工業園區鋁材行業支柱企業,同時被列為全縣兩家籌備上市企業之一。

社會事業

2007年長埠鎮用狠力建設小城鎮,彰顯集鎮新區魅力,致力構建生態型小城鎮,進一步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加快長埠衛生院改造和長埠敬老院建設,實施旅遊產品購物廣場、集貿市場建設,啟動城鎮新區三期工程,打通幸福路和長埠循環大道,增強集鎮幅射功能,同時,實施城鎮綠化工程和街心花園擴建工程,美化最佳化集鎮環境,從而彰顯集鎮新魅力。

民生工程

社會各業快速發展。民生工程紮實推進。“四個全覆蓋”、“八個重點”50件實事件件落實。全年新增城鎮就業2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100人,安置“4050”人員就業12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00人;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新增農村低保150戶,150人;城鎮低保6戶,6人;共發放低保資金62.8萬元;深入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鎮農民參合率達90%以上,補償參合農民門診及住院醫療費用60餘萬元;支農力度持續加大,全年下撥糧食直補資金1267794元,油菜補貼資金159450元,退耕還林補助資金493500元,並全部實行"一卡通"封閉管理。

教育事業

教育事業再創佳績,連續五年榮獲農村中學高中錄取率第一,同時以迎接省“兩基”督導檢查為契機,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鎮共投入教育經費60多萬元,完善長埠中學和長埠、下橋、老下等各國小的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省級教育部門驗收;全面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免收義務教育學雜費12萬餘元,教科書費8萬餘元。

水利建設

水利建設力度加大,全鎮共投入水利建設資金60多萬元,加固車田圩堤1300米,實施沈家填塘固基,清理主幹渠道共20.5公里,新建門塘27座,並成功戰勝百年不遇的特大幹旱;

公路建設

公路建設再掀高潮,爭取上級支持,投入1300餘萬元,拓寬改造萬赤線國標水泥公路13.7公里;投入12萬餘元,新建高標準候車亭8座;新修村組公路3條;

文化事業

長埠鎮社會文化事業發展良好。鎮政府設有文化廣播電視站,並進一步健全了鎮、村、組3級文化廣播電視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配套。長埠民間傳統文化有嗩吶吹奏、洋鼓洋號、龍燈、獅燈、秧歌等。鎮區有歌舞廳、溜冰場、遊戲室、錄像室和桌球室等娛樂場所。

風景名勝

長埠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南車村,建村已有1700多年歷史,義基(又名“義倉”)村,因村民楊氏將經商途中十八船糧食助朱元璋戰勝陳友諒,而被朱元璋賜名。轄區內人文古蹟眾多,出土的北宋崇寧之銅質象棋,為稀世珍品。蕭仙壇、老君壇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

境內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坐擁綿延十華里的西山生態保護區,森林覆蓋率為61.2%,有國家級3A景區1個,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科技示範園區1個,省級農業示範點2個和3家市級鄉村旅遊點。

長埠鎮山清水秀,物華天寶。境內有綿延十華里的西山生態保護區、川流不息的南潦水;有豐富的花崗岩、高嶺土、鍾長石、石英石等礦產資源;有豐富林木資源和農產品資源。千年古村群以其厚重的贛商文化底蘊盡展千年古村的風采,形成了以古樟、古井、古屋、古樓、古玩、古風俗為主鏈的古色旅遊,並被譽為南昌市新豫章十景。

千年古村群

南昌北郊、梅嶺西麓,安義縣的羅田、水南、京台三自然村遙相毗鄰、雞犬相聞,村中保存著大量較為完整的古民居建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令人駐足流連、嘆為觀止,被譽為是繼婺源曉起、樂安流坑後發現的更具贛商文化特色的千年古村群。 遊覽古村群,就像踏入了歷史的門坎,一條蜿蜒曲折的古石板路越野連村,穿街串巷,曲曲彎彎地牽引你探尋著那昔日古集鎮的繁華、古民居的藝術寶庫。古街道上商鋪林立被過濾廣告 ,私宅猶如迷宮,墨莊書香四溢,戲台古韻猶存,古樟遮天蔽日,古井爽口清甜......,一派田園古村的沁人風韻。

千年古村群位於南昌市郊縣--安義縣境內,安義縣城距南昌市區60公里,昌北機場30公里,距九江市120公里。

千年古村群座落於安義石鼻鎮和長埠鎮,距縣城10公里,在省道萬赤線路邊。

千年古村群由羅田、水南、京台三個自然村組成,三個古村落相距約二華里,呈三角形分布,住安義縣南面,距縣城14公里,分別為石鼻鎮、長埠鎮所轄。 “小小安義縣、大大羅田村”,自古至今,都是這樣流傳,可見羅田當年之繁華。古羅田至今有1120年建村歷史,系唐朝廣明年間,蘄州羅田人氏黃克昌,為避兵亂遷涉築村於此,沿用家鄉的地名,遂稱之謂“羅田”。

羅田是九江、永修、安義等地香客到西山萬壽宮進香的必經之地,又因處在安義、永修、萬埠等地通往南昌的古商路上,故其逐步發展成為了一個繁華的古集鎮。

古羅田村

古羅田村管理體系嚴密,布局規劃完整。村落辟有東、西、南、北四門,村莊內部,按照先祖十大房親緣關係劃區集居。經過上千年的歷史,古羅田至今保存較為完整,有古屋40餘幢,其中有兩幢規模較大,有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

水南村

水南村,位於安義縣長埠鎮,距羅田僅400多米遠,二村一田相隔,雞犬相聞。

水南村保存有明清時代古建築二十餘幢,這些古屋至今保存完好,規模宏大,建築精美,尤其是建築雕刻工藝寓意深遠,是古代贛商文化的典型代表。

京台村

京台村位於江西省安義縣石鼻鎮,距今有1380多年的歷史。《劉氏宗譜》載:“廣德公徐州豐沛人,於南朝禎明元年任豫章太守。至唐武德元年奉父柩卜葬於茲,並在墳上建廟,名曰:太公廟,廟前築台,名曰:津台,故名該村稱之謂:京台。的京台,由劉氏和李氏二大姓構成。

千年古村京台乃禮儀之邦,書戲之鄉,是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特別是古代贛文化的縮影。

地方特產

特色產品有本地土生土長的土黃雞、瓦灰雞;以青草為食的有本羊,肉鮮味美;另有楷杷果、雨化露桃、紅金李等果品,肉質飽滿,品質優良,富含各種維生素,年產量1.2萬公斤。

獲得榮譽

1999年榮獲市先進基層黨委;

2000年榮獲市“愛心獻功區行動”先進單位;2001榮獲市徵兵先進單位;

2001年全縣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連續多次獲縣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