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客盉

鑄客盉

鑄客盉,戰國時期盛酒器,盉圓體,鼓腹,有流,流作獸首形,三鐵鑄短足,有蓋,有梁,梁兩端飾獸首,梁與蓋之間以二鐵環相連。蓋、腹上部飾細羽狀紋。通高:21.9cm,重:3.52kg。蓋外側、器口旁各有刻劃對銘1行7字:鑄客為集為之。證實此盉為外方冶鑄匠人為供王之飲食酒饌的機構所做。1933年由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戰國鑄客盉,通高21.9cm,重3.52kg。

形態特徵

鑄客盉 鑄客盉
盉圓體,鼓腹,有流,流作獸首形,三鐵鑄短足,有蓋,有梁,梁兩端飾獸首,梁與蓋之間以二鐵環相連。蓋、腹上部飾細羽狀紋。

銘文

鑄客盉銘文拓片鑄客盉銘文拓片
蓋外側、器口旁各有刻劃對銘1行7字:
鑄客為集為之。
銘文大意:外方冶鑄匠人為供王之飲食酒饌的機構做此盉。

出土地點

此盉為1933年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

關鍵字

對銘

銅器研究中的術語。古人在青銅禮器上加鑄銘文以記鑄造該器的原由、所紀念或祭祀的人物等等。在有蓋器如等器物上,多同時在蓋和器上鑄有文字內容、字數及字型完全相同的銘文,稱為對銘。 鑄客外方冶鑄匠人。

(音和),《說文》:“盉,調味也。”王國維《說盉》:“盉之為用,在受尊中之酒與玄酒和之而注之於爵。”玄酒即水。 

即冶工、工匠,該器的具體鑄造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