鏤空螭虎紋玉合璧

鏤空螭虎紋玉合璧

鏤空螭虎紋玉合璧 - 介紹背後遺留有黃蠟色粘性物質,據推斷曾用於嵌飾。璧以減地法配合陰刻線,飾隱起谷紋,地子琢磨如鏡,穀粒顆顆如珠。孔邊沿做斜上隱起。

鏤空螭虎紋玉合璧

製造年代: 戰國
材料: 優質和田玉制,局部有墨色糝點褐色浸痕
規格: 徑7.6厘米,厚0。4厘米
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介紹

背後遺留有黃蠟色粘性物質,據推斷曾用於嵌飾。
璧以減地法配合陰刻線,飾隱起谷紋,地子琢磨如鏡,穀粒顆顆如珠。孔邊沿做斜上隱起。內鏤雕騰躍螭虎紋,睜目張口,昂首挺胸,作勢如欲撲躍,長尾彎卷,獸身兩面隱起法表現肌肉,遒勁有力。此璧不知何時被鋸為兩半。有學者考證其為乾隆朝的貢物,留存至今。
玉合璧顯示出很多戰國時期玉雕的新特點。從形制上看,戰國的玉璧出現了在孔內和璧外鏤雕龍、鳳、獸紋的新形式,引人注目。從裝飾上看,戰國玉器常在磨光面上刻有大面積穀紋、渦紋、雲紋,並以陰線刻地子,利用規律的凸凹光粗的肌理,來取得不同的反光效果。玉合璧內螭紋的S形構圖也富有典型性。此外戰國玉器加工格外精細,像鏤空的孔內璧也打磨得平滑光潔,從玉合璧可以看出,其線條幹淨利落,稜角剛勁,穀粒出芽,器緣起邊,因而有人形容這時期玉器的手感是“扎手”。我們在鑑別戰國玉器時應加以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