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南越王墓玉器

西漢南越王墓玉器

南越王墓博物館坐落在越秀山公園西面的象崗,是嶺南地區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彩繪石室墓,共7室,深藏於崗頂之下20米,1983年6月被發現,是近年來我國五大考古發現之一。

西漢南越王墓玉器

正文

中國廣州象崗山西漢南越王趙(文帝)墓中出土的玉器。1983年發現玉器共 200餘件,種類多,刻工精細,在已發掘的漢墓中是少見的。玉器主要出於該墓的主室、東側室和西耳室中。器類有玉衣、玉璧、玉器皿、玉帶鉤、玉印章、玉劍飾以及各種玉佩飾等。
玉衣的製法較特殊,頭部、手部和足部的玉片琢磨光潔,四角穿孔,不是用金縷、銀縷或銅縷編聯,而是用絲縷編綴。其他部位則用麻布貼上玉片,再以素絹覆蓋製成,玉片磨製較差。這是已出土的漢代玉衣中年代較早的 1件。玉衣頭部上方放置玉龍金鉤佩飾、獸面銜璧玉飾和透雕玉佩飾。玉衣上下鋪墊十多件玉璧,璧為蒲紋或谷紋,直徑多在30厘米左右。
玉器皿有角形杯、帶托高足杯、玉盒等。角形杯為青玉製成,部分有褐斑,整體作犀角形,中空及底,口部呈橢圓形。杯的外表雕飾捲雲紋,角尖處雲紋鏤空捲起,向上纏繞,接近口沿處為高浮雕,通體用雙線或單線刻出勾連雲紋,造型奇特而優美。帶托高足杯全器由高足玉杯、杯托和承盤 3部分組成,結構精巧複雜。高足杯的杯身和豆把形足系分別雕琢,然後用木榫連線而成。杯身飾勾連谷紋及花瓣紋等,杯足浮雕垂瓣紋。杯托由6瓣形透雕玉墊和裝插3條金首銀龍的座架組成,龍口銜著玉墊以承托玉杯。承盤為一淺腹平底銅盆,下有三鋪首形足。此器有人稱之為承露盤。玉盒,為圓形,色青黃。盒深腹圜底,下附小圈足,盒蓋隆起,上有橋形紐及絞索形活環。盒身和盒蓋飾淺浮雕和線刻花紋。
玉帶鉤出土多件,其中有兩件最為精美。一件為透雕龍虎形,鉤首為虎頭形,尾端雕出龍首,龍虎雙體並列,龍嘴和虎爪共托一圓環,全器飾淺刻勾連雲紋;另一件作龍虎合體形,鉤體圓雕虎形,鉤首為龍頭,尾端為虎首,通體由 7截玉雕組成,中心以鐵條貫穿而成形。
玉劍飾的數量很多,玉衣腰部兩側佩帶玉具劍10把,劍首、劍格、劍璏、劍珌等玉具俱全。西耳室的 1件漆匣內出土43件玉具劍的玉劍飾。這些玉劍飾顯然買來後尚未配套裝置在玉具劍上。劍飾的雕琢技法多種多樣,有陰線淺雕,有剔地隱起,有高浮雕,有圓雕,也有透雕的。紋樣有谷紋、渦紋、勾連雲紋、螭虎紋、熊紋、猴紋和鳳鳥紋等。
玉佩飾的種類很多,紋飾更是豐富多彩,大致可分為璜、環(包括套環、連環)、觿、舞人、心形佩飾和透雕佩飾等類。有些成組出土的佩飾尚能配套復原。玉佩飾中如透雕龍鳳紋環、透雕龍鳳紋套環、透雕佩飾、玉龍金鉤佩飾等,造型優美,雕鏤精巧,工藝水平很高,是漢代佩玉中的珍品。透雕龍鳳紋套環,紋飾分為內外兩區,內區雕出盤龍,龍尾、龍爪伸入外區;外區雕飾鳳鳥,立於龍之前爪上,上下點綴捲雲紋。透雕佩飾,由圓環、方框以及鳥紋、捲雲紋、勾連谷紋等多種紋樣和諧地組織在一起,造型奇特、複雜,在漢代玉佩中是十分罕見的。玉龍金鉤佩飾,玉龍身軀蜷曲,通體飾谷紋,龍體下部插入金鉤的長方形銎中,金鉤鑄成虎頭形,屬於金玉結合的飾物。
南越王墓建設於西漢武帝時期,所出玉器屬西漢前期,其中有些器物(如部分玉佩等)還帶有戰國玉器的風格。從造型和紋飾考察,這批精美玉器的主體不象是南越國本地所造,而是從中原地區輸入的。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