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

大衛[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
大衛[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衛雕像創作於16世紀初,像高3.96米,連基座高5.5米,用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重量高達5.46噸。是文藝復興雕塑巨匠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被視為西方美術史上最優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2014年5月,義大利科學家發現,“大衛”的腳踝處有細小裂紋,存在倒塌的危險。

基本信息

雕像介紹

大衛像大衛像

1504年1月25日,義大利古代偉大藝術家米開朗琪羅完成大衛巨像雕刻。

大衛淨高 4.1米,以完全的裸體表現傳說中猶太少年英雄大衛戰勝敵人哥利亞的故事。大衛體態壯偉,有堅如鋼鐵之意,寓意力抗強權、捍衛祖國的佛羅倫斯人民,具有顯明的政治意義。此作原計畫置於大教堂作為裝飾雕塑,但因塑造極為成功,政府決定將其安放在市政廳大門前,作為城市的象徵;後為保護原作 ,已移至佛羅倫斯美術博物館 。

之前的藝術家雕描述的大衛多表現他割下歌利亞的頭,取得勝利的情景。但學者一般認為,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描繪了戰鬥之前的大衛。雕像面色堅毅,頭部左轉,頸部的筋凸起,似乎正在準備戰鬥。他的上唇和鼻子附屬檔案的肌肉緊繃,眼睛全神貫注地望著遠方。靜脈從他下垂的右手上凸起,但他的身體確實放鬆的姿態,重量都放在右腿上,右手拿石頭,左手前曲,將機弦搭在左肩上。他面色的緊張和姿態放鬆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說明他他剛做出戰鬥的決定,卻還未踏上戰場。

雕像的上半身,尤其是頭和左手和正常人體比例比偏大,這很可能是因為雕像最初要放在屋頂,雕像上部要放大,以便從下方欣賞。和雕像的高度相比,雕像的前後寬度很窄,這也許和大理石最初的形狀有關。

創作背景

大衛--雕像頭部大衛--雕像頭部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義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抓住投石帶,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尋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得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一位多才多藝的巨人。他不僅是偉大的雕刻家、畫家,而且也是一位傑出的建築家和詩人。在他漫長的一生經歷了義大利從繁榮到衰落的轉變,他始終是一名堅定的人文主義者,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如果說達文西創造了內心深邃、高度智慧和風格文靜的典型,那么米開朗基羅就以塑造了充滿力量、堅毅果斷和具有信心的英雄形象而不朽。他的筆下、刀下的英雄雖然取材於宗教、神話故事,其實是謳歌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力挽狂瀾拯救祖國的英雄,寄託了藝術家和人民的希望和理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創作過程

雕刻工程從1464年開始。雕刻家多那太羅簽約完成一座大衛像,作為舊約中的12個英雄雕像群的一部分。他在一塊阿爾卑斯山卡拉拉採石場出產的白色大理石上刻出了下肢、軀幹和衣著的大概形狀,很有可能在兩腿間打了個洞。但不知為何,他沒有繼續雕刻下去,1466年,多納泰羅去世,留下了未完成的雕像。
1501年,當局決定再找一位藝術家完成這件作品。26歲的米開朗基羅被選中,他用了兩年多時間完成這項工作。1504年一月,雕像快完成的時候,人們對雕像的放置地點進行了討論,原計畫放在教堂頂樓,但雕像的美麗使人震驚,最終人們決定將其置於佛羅倫斯的市政廳舊宮入口,取代多納泰羅的一尊銅像,以代表弗洛倫薩不畏強權的精神。40個人花費七天時間將它從工作室移到市政廳入口。

1873年,為保護雕像,大衛像被轉移到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畫廊內。1910年在雕像原址放了一個大衛像複製品。在佛羅倫斯,後繼者共複製有二尊大衛像擺放在公眾場所展出,一尊是在米開朗基羅廣場中央,另一尊在市政廳的大門前。

1991年一個瘋子用藏在大衣里的錘子損壞了雕像的左腳腳趾,然後就被控制住,沒有造成更大的破壞。

早期大衛像的裸露曾引起爭議,被穿上28片銅製無花果樹葉來遮羞。雕像也曾經被貼上金箔葉子,頭上戴有金質花環,這些裝飾後來都遺失了。

創作意義

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

《大衛》獲得巨大的成功,標誌著米開朗基羅藝術上的成熟。《大衛》是一座立像,高5.5公尺,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刀下的大衛是一個充滿著旺盛生命力,有著必勝信念的健與美的英雄形象。

在米開朗基羅以前,不少雕塑家曾塑造過大衛的形象,往往是表現戰鬥勝利後的大衛形象。如多那太羅的青銅雕像《大衛》,顯出喜悅和悠然自得的神情。而米開朗基羅卻是精心刻畫了大衛臨戰前的一剎那頭部微微轉向左方,雙目緊緊地凝視著敵人,左手握著肩上的投石器,右手自然的下垂,略握拳頭,外表的平靜,使塑像更具內在的緊張和運動感,更加顯示出大衛的沉著、勇敢和必勝的信念。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獲得了盛大的成功,雕像的勃勃雄姿成了當時佛羅倫斯市民心目中抵禦外敵、保衛祖國的英雄形象的化身。它被西方美術史稱為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保存狀況

義大利名城佛羅倫斯,“遊人如織”已成為一種常態,當地的知名景點頗有點不堪重負。2014年5月3日,數百萬遊客造成的振動令位於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的雕像《大衛》受損,甚至可能會倒掉。

相關測試由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和佛羅倫斯大學聯合完成。科學家們製作了“大衛”腳踝的石膏復刻品,將其置於離心機接受強壓測試。結果證實,數百年來受自重過大、過往遊客動靜造成的振動以及取材的大理石質量不佳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大衛”現在非常脆弱。

“在雕像的左腳踝和右腿後側的樹樁上,能夠看見明顯的細小裂紋,這損害了雕像的穩定性。”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在聲明中指出,雕像受損還與“大衛”站立的姿勢有關,“這位英雄側身而立,身體重量分配不均”。

複製作品

2006年,義大利贈送給中國寧波一尊青銅《大衛》複製像,矗立在寧波大劇院門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