鍖然

鍖然,詞語,其意是指不自滿的樣子。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不自滿的樣子。鍖﹐通"欿"。《晏子春秋.問下十二》﹕"鍖然不滿﹐退托於族。"孫星衍音義﹕"《玉篇》﹕'鍖﹐醜甚切。'此當為'欿然'之假音。"一說﹐鍖當為"歁"。吳則虞集釋引俞樾曰﹕"案'鍖'當為'歁'﹐《說文.欠部》﹕'歁﹐食不滿﹐從"欠"﹑"甚"聲。'是'歁'之本義為食不滿﹐引申之﹐凡不滿者皆得言歁。故曰'歁然不滿。'"
?

詞語分開解釋:

chěn
〔鍖然〕虛心的樣子,如“鍖鍖不滿,退托於族。”
〔鍖銋(
r噉 )〕(聲音)舒緩,如“行鍖鍖以和囉。”
筆畫數:17;
部首:釒;
筆順編號:34112431122111345

rán
◎ 對,是:~否。不~。不以為~。
◎ 以為對,答應,信守:~納(以為對而採納)。~諾(許諾,信守諾言)。
◎ 這樣,如此:當~。~後。~則。
◎ 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願有言~”;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
◎ 用於詞尾,表示狀態:顯~。忽~。飄飄~。
◎ 古同“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