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書院

錦江書院

明代末年,依傍錦江祖廟,儒生聚徒講學,建立文昌書院(坐南朝北),清代易錦江書院名為錦江書院。清代監察御史江春霖曾到此與錦江文人聚會、講學。

歷史進程

書院大門楹聯石刻“卓爾超羅山第一,豁然見雲路三千”等文物至今保留在錦中校內。青石台墀圖案“鳳在上龍在下”的雕刻風格,生動地見證了清代慈禧太后掌權的史實。書院後有一片園地,桃樹成蔭,綠竹依依,中有突兀岩石,傳說是岱帽山蜿蜒而來的“龍脈”,在此地留下的“龍鼻”和“龍眼”。書院西側是座大石崖,站在石崖之巔,盡收江口九里風光。每逢三春時節,沃野九里、春郊麥浪、雨堤煙樹、瓜圃笙歌、古寨夕陽等一幅幅美麗的天然畫卷,令人流連忘返。清代詩人林舟聿盛讚:“遙望錦江入畫圖,闌珊春色賽姑蘇。野花濃艷遊人醉,紫陌香泥潤若酥。”民國後期,時任國府主席的福州人林森,應江口海星籍國府要員蔡宣之邀,登臨羅星頂,從南往北眺望,只見碧藍的海水、淡黃的油菜花、油綠的麥浪和緋紅的桃花,形成色彩斑斕、相映成趣的天然景觀,性情清雅的林森揮筆親題“莆田二十四景之一,錦江春色”。大自然和歷史的豐厚饋贈,使羅星頂成為了遠近馳名的一塊人文沃土、育人聖地。

文化底蘊

承載千年古鎮的歷史積澱,錦江中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校址羅星頂曾是古代先民的棲息之地,學校禮堂動工清基時,發現成堆的印紋陶片石斧石簇等大量文物。羅星頂是古代軍事要隘,宋代曾建有迎仙寨。清

錦江書院錦江書院

乾隆《莆田縣誌》載:迎仙寨在縣東北待賢里,建於宋熙寧四年(1071)。當時迎仙寨城周圍150丈,廣1.3丈,308窩,有店鋪8間,寨門2個。據《福建史稿》載:明代倭寇猖獗,迎仙寨在防禦外來侵略中起了重大作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農曆九月,抗倭英雄戚繼光率部駐紮此地,當日擒敵1600多人。相傳,在戚繼光重創倭寇的黃石林墩戰役中,部將曹大金奉命在迎仙寨攔截逃敵。曹將軍在身負重傷之時,擂起廟裡祭祀用的社鼓,鼓勵戰士奮勇殺敵。附近的鄉親們聽到鼓聲後,也紛紛趕來助戰,終於消滅了這股倭寇。後來,又有大量倭寇進擾福建,同年十一月倭寇攻占了興化城。總兵劉顯從江西入閩,駐紮迎仙寨,作為收復興化府的前沿陣地。明崇禎八年(1635)冠淮重修迎仙寨,還建有錦江祖廟(坐北朝南),奉祀一殿真君與天上聖母。

薪火相傳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作為莆田四大名鎮的江口,僅有不多的幾所國小校,而沒有一所中學,江口子弟上中學必須到涵江中學(今莆田六中)就讀,多有不便。鄉賢李仲方卓仲賢李冠東、王步溪、、錦江書院文耀陳振夏等人決心創辦一所中學,以便江口子弟就學。當時正是抗戰末期,南洋已被日軍占領,僑匯斷絕,他們只好轉而前往福州、上海等地向商家募集資金。在福州得到了時任福建省商會會長的蔡友蘭先生的大力支持,終於在1944年羅星頂上借用錦江祖廟(真君殿)和錦江書院房舍,創立了江口第一所中學。建校之初,這所中學依託涵江中學,稱涵江中學江口分校。1945年經福建省教育廳批准,正式定名為“私立莆田錦江初級中學”。校名勒刻於碑,由清末莆田最後一位舉人張琴題寫。抗戰勝利後,南洋交通恢復。旅居海外的鄉親積極關注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印尼商會會長林文祥積極發動旅印福莆仙同鄉,組成“錦中建築校舍委員會”,陸續募集資金。1947年,一百多位印尼華僑籌資捐建了四合院(宿舍26間)、一字樓(教室8間)、吧城堂(禮堂1座),占地面積2544平方米,學校初具規模。禮堂以印尼首府“吧城”命名堂,牌匾“吧城堂”顯赫大字由莆田縣國民黨議員林劍華(著名科學家林蘭英之父)書寫。“吧城堂”融合了傳統“歇山”式和日本“和風”式建築風格,是現存為數不多的中外合璧的建築精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也成為了海外僑胞興學襄教的標誌性建築。1953年學校轉為公辦,1960年開辦高中部,1968年更名為莆田江口人民中學,1974年更名江口第一中學,1980年校名恢復為莆田錦江中學。2001年學校通過三級達標驗收,晉升為省重點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