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一級水電站

錦屏一級水電站

錦屏一級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縣和鹽源縣交界處的雅礱江大河灣幹流河段上,距河口358公里,距西昌市直線距離約75公里,是雅礱江幹流下遊河段的控制性水庫梯級電站。

基本信息

概述

錦屏一級水電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錦屏一級電站位於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和木里縣境內,是雅礱江幹流下遊河錦屏一級水電站

雅礱江金沙江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青海省玉樹縣境內巴顏喀拉山南麓,自西北向東南至呷依寺附近進入四川境內,經甘孜涼山兩州,在攀枝花市的俚果注入金沙江

雅礱江從河源至江口,幹流全長1570公里,流域面積約13.6萬平方公里,天然落差高達3830米,蘊藏水能資源豐富,是中國乃至世界罕有的綠色能源“寶庫”。

錦屏一級電站位於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木里縣境內,是雅礱江幹流下遊河段的控制性水庫梯級電站,下距河口約358公里。
錦屏一級電站總裝機容量3600MW,水庫正常蓄水位1880米,總庫容77.6億立方米,調節庫容49.1億立方米。

電站水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高305米,為世界第一高拱壩。建設總工期9年3個月,工程靜態總投資183.7億人民幣,總投資232.3億人民幣。

歷史

錦屏一級水電站大壩為雙曲拱壩錦屏一級水電站大壩為雙曲拱壩

錦屏一級水電站前期勘測設計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

1956年開始資源普查,

1979年完成《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開發方案研究報告》;

1998年完成《四川省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03年9月完成《錦屏一級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於2003年11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查;

2003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立項。

2005年9月獲國家核准並於11月12日正式開工,

2006年12月4日提前兩年成功實現大江截流,

2009年10月23日開始大壩澆築,主體工程建設已全面展開。

2012年11月30日隨著2道巨大的閘門緩緩放下,擁有世界最高拱壩的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正式開始蓄水。

2013年8月30日,錦屏一級水電站首批兩台60萬千瓦的機組投產。雅礱江流域將建21個梯級水電站,預計2025年全部建成,總裝機3000萬千瓦,相當於1.5個三峽水電站 。

工程特點

電站地處地質災害頻發的深山峽谷地區,地質條件複雜,工程規模巨大,技術難度高。水電站大壩工程設計具有“三不對稱”特點:壩址地形不對稱,壩址兩岸地質條件不對稱,拱壩體型及應力不對稱;施工條件具有“四高一深”特點:高山峽谷、高邊坡、高地應力、高壓大流量地下水及深部卸荷裂隙。

功能效用

施工現場施工現場

錦屏一級水電站規模巨大,開發河段內河谷深切、灘多流急、不通航,沿江人煙稀少、耕地分散,無重要城鎮和工礦企業,工程的開發任務主要是發電,結合汛期蓄水兼有減輕長江中下游防洪負擔的作用。
錦屏一級電站除發電外尚有重大的綜合效益,其水庫可攔截壩址處82.6%的懸移質和100%的推移質,從而減少下游三峽水庫的泥沙淤積。由於水庫的調節作用,還可減少下游的洪災損失。錦屏一級水電站對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錦屏一級電站尾水與下游的錦屏二級電站閘壩水庫銜接,星相輝映,成為錦屏大河灣上的“雙子星座”電站。兩者聯合調度,總裝機84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420億千瓦時,技術經濟指標優越,具有年調節能力、梯級補償效益最明顯的電站,也是雅礱江乃至全國不可多得的優良電源組合。
錦屏一級水電站技術落實,電站淹沒損失小,技術經濟指標優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及梯級補償效益顯著。同時,符合國家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又可成為貧困民族地區民眾致富的一個突破口。

中國水電百年典型工程

1910-2010年,100年來,我國水電事業歷經坎坷,由弱到強。舊中國水電建設十分落後,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僅有36萬kW。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幾代領導人重視水電開發,水電建設迅猛發展,日新月異,經過幾代水電建設者的不懈奮鬥,到201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已經突破2億kW大關,成為世界水電第一大國。

旱災背後的水利工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