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台一級水電站

吉林台一級水電站

吉林台一級水電站是新疆自治區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也是新疆自治區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建設項目。吉林台一級水電站投資22.8億元,計畫總裝機46萬千瓦(4×11.5萬千瓦),首台機組將於2005年投產發電,2006年,4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

水電站簡介

吉林台一級水電站吉林台一級水電站

地理位置

吉林台一級水電站是喀什河流域規劃中的第10個梯級電站。電站位於喀什河中游的吉林台峽谷段中部,西距尼勒克縣城32km,距下游托海水電站95km,距伊寧市150km,與烏魯木齊市的公路距離為850km,交通便利。

壩址介紹

吉林台一級水電站壩址位於尼勒克縣城以東約32公里。壩址處斷面控制了全河流域面積的63.3%、年徑流量的89%和可利用水頭的50%。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112m3/s,多年平均徑流量34.61億m3;設計洪水流量為1399m3/s(P=1/500),校核洪水流量為2187m3/s(PMF);多年平均含沙量0.40kg/m3,多年平均輸沙總量153.2萬t。據烏拉斯台水文站資料統計,喀什河多年平均流冰量為1124.03m3/a,最大行凌期146d。

壩址選擇

該樞紐所在的吉林台峽谷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具備修建高壩的條件。壩址河谷呈V形,谷坡陡峻。出露的岩性主要為凝灰岩、凝灰角礫岩及安山岩等。河床覆蓋層厚度3~5m。庫區基岩岩性為侏羅系湖沼相含煤、砂、泥岩地層,庫岸地下水位均高於水庫正常蓄水位,庫區周邊岩體為弱透水及相對隔水層,無鄰谷滲漏問題;大部分庫岸不存在邊坡穩定問題。壩址區地震基本烈度為8度,大壩按9度設計。

大壩設計

水庫大壩高度157米,水庫正常蓄水位1420米,水庫面積49.2平方公里,總庫容25.3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7億立方米,為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水電站總裝機46萬千瓦,安裝四台11.5萬千瓦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綜合效益。工程總投資228604萬元,由國電集團、新疆電力公司等大型企業共同出資建設,建設工程3年半。

修建歷程

(1)吉林台一級水電站自1990年代開始前期工作以來,一直是尼勒克縣各族人民熱切期盼的富民工程,縣委、政府和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項目的前期準備和籌資建設工作;

(2)經過地方政府和上級有關領導的不懈努力,項目於2002年6月通過國務院批准並得到國家計委正式批覆;

(3)2002年9月15日,水電站工程成功實現河道截流,9月19日舉行開工典禮,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4)2004年10月15日水庫正式下閘蓄水;

(5)2005年7月,1號、2號機組相繼提前投產發電;

(6)2006年9月,3號、4號機組具備發電條件,標誌著吉林台一級水電站建設工程主體工程全部竣工,並開始發揮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應有的效益,成為拉動尼勒克縣區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強勁動力。

開發目標

吉林台一級水電站吉林台一級水電站

(1)吉林台一級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灌溉和防洪效益。

該電站在北疆電網中擔負系統調峰、調頻和部分事故備用,可改善電網的運行條件。電站總裝機容量為460MW,保證出力91.6MW,多年平均發電量9.38億kW·h。通過吉林台一級水電站水庫的調節,可使吉林台下游8個梯級電站的保證出力從單獨運行時的100.5MW提高到349.2MW,提高3.47倍,年發電量將增加10%;可使下游灌區的灌溉保證率提高到75%以上,使下游防洪標準由目前的5年~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的水平。

泄洪建築物

大壩土石方開挖總量為196.8萬m3,總填築方量為944.5萬m3,混凝土7.14萬m3。吉林台泄洪建築物包括開敞式溢洪道和中孔泄洪洞。

開敞式溢洪道

開敞式溢洪道利用左岸天然埡口及天然沖溝布置,設計泄量451.4m3/s,校核泄量為710.8m3/s,最大泄量為876.7m3/s。採用明渠開敞式進口,WES剖面堰,堰頂高程1411.00m,堰寬8m,設弧形工作閘門和平板檢修閘門各1道,堰後設消力池,底流消能。

中孔泄洪洞

中孔泄洪洞系由導流洞改建而成,設計泄量516.5m3/s,校核泄量532.9m3/s。採用岸塔式進水口,孔口尺寸5m×4m,進口底板高程為1370.00m,洞身為圓拱直牆式斷面,龍抬頭段斷面尺寸為5m×6.5m,反弧段末端為8m×10.4m,洞長807.06m。進口設攔污柵、弧形工作閘門和平板檢修門各1道,出口採用挑流消能。

發電引水洞

發電引水洞採用兩機一洞,共2條,單洞過水能力為250m3/s,單機引用流量124.83m3/s。進口採用岸塔式進水口,分設攔污柵、平板檢修閘門和事故閘門各1道。孔口尺寸8m×9m,進口底板高程為1350m,閘頂平台高程1427m;洞徑9m,洞長分別為670.485m和660.995m,兩洞中心線間距32m,洞挖方量為11.38萬m3。

廠房布置

吉林台一級水電站吉林台一級水電站

布置在大壩下游左岸,為地麵廠房,內裝4台115MW的水輪發電機組。機組間距19.05m,主廠房長112.2m,寬25.5m,高52.855m。一、二次副廠房均布置在主廠房上游側。機組安裝高程1276.7m,發電機層高程1289.02m。4台主變壓器布置在廠房上游側主變壓器平台上。開關站採用GIS戶內布置,共四回220kV出線,其中兩回經精河變電所連入烏魯木齊電網,一回到伊犁中心變電所,一回預留。廠房土石方總開挖量93.66萬m3,混凝土9.78萬m3。 

施工導流

施工導流採用河床一次斷流、導流洞導流、基坑全年施工的方式。臨時建築物擋水設計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相應流量924m3/s。導流洞布置在左岸,全長1157.7m,斷面尺寸8m×10.4m,為明流隧洞,進口底板高程為1285.0m,縱坡0.6%;上下游圍堰均採用土石圍堰,上游圍堰高38.5m,下游圍堰最大堰高7.5m。 

中國水電站導航

1905年7月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台灣省龜山水電站建,裝機500千伏安。1912年,中國大陸第一座水力發電站雲南昆明石龍壩水電站建成發電,裝機480千瓦。1949年,全中國的水電裝機為16.3萬千瓦;至1999年底發展到7297萬千瓦,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到2005年,全中國的水電總裝機已達1.15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占可開發水電容量的14.4%,占全中國電力工業總裝機容量的20%。到2010年8月,隨著華能小灣水電站四號機組投產發電,中國電力裝機達到9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突破2億千瓦,繼續穩居世界第一。

中國水電百年典型工程

1910-2010年,100年來,我國水電事業歷經坎坷,由弱到強。舊中國水電建設十分落後,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僅有36萬kW。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幾代領導人重視水電開發,水電建設迅猛發展,日新月異,經過幾代水電建設者的不懈奮鬥,到201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已經突破2億kW大關,成為世界水電第一大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