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八景

吉林八景

吉林省是關東大地的重要省份,有著豐富的地理和人文風情,遼闊富饒的關東大地涵養了勤勞善良的人民,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吉林八景。 一、長白飛瀑 : 省屬長白山管委會 二、高句麗遺蹟: 通化市集安高句麗古代貴族陵墓和王城 三、鶴舞向海: 白城市通榆向海自然保護區 四、一眼望三國: 延邊州琿春防川風景區 五、偽滿皇宮 : 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 六、松江霧凇: 吉林市松花湖景區及霧凇 七、淨月風光: 長春市淨月潭風景區 八、查乾冬漁: 松原市前郭查乾湖冬捕景區

早期吉林八景

一、長白飛瀑 :  省屬長白山管委會

二、高句麗遺蹟: 通化市集安高句麗古代貴族陵墓和王城

三、鶴舞向海:  白城市通榆向海自然保護區

四、一眼望三國:  延邊州琿春防川風景區

五、偽滿皇宮 :  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

六、松江霧凇:  吉林市松花湖景區及霧凇

七、淨月風光:  長春市淨月潭風景區

八、查乾冬漁:  松原市前郭查乾湖冬捕景區

後期吉林八景

一、長白仰雪:白山市(撫松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長白山自然保護區

二、王城遺韻:通化市(集安市)高句麗古代貴族陵墓和王城

三、向海舞鶴:白城市(通榆縣)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雞鳴三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防川風景區

五、深宮塵史: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

六、淨月神秀:長春市淨月潭風景區

七、冰湖騰魚: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查乾湖冬捕景區

八、寒江雪柳:吉林市松花湖風景名勝區和霧凇

長白飛瀑

概述

長白飛瀑,攝影:揚眉 長白飛瀑,攝影:揚眉

長白山是我國東北地區最高山系,覆蓋吉林、大部分地區,黑龍江、遼寧一部分地區,主體山峰在省屬池北區。長白山是聞名中外的美景,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禽異獸,使它獨具有神奇的自然魅力。長白山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2007年5月8日,長白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吉林市霧凇 吉林市霧凇

中國境內的白雲峰海拔高度2691米,由粗面岩組成,夏季白岩裸露,冬季白雪皚皚,終年常白,系多次火山噴發而成。天池為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三江發源地。這裡森林茂密:500~1,200公尺之間以紅松、魚鱗松、沙松、鵝耳櫪、楓等為主;1,200~1,800公尺以雲杉、冷杉林為主;1,800公尺以上有岳樺矮林帶,以上為苔原帶及冰原帶,是中國重要林區。林間有梅花鹿、貂、東北虎等珍貴動物,以及人參等藥材。人參、貂皮、鹿茸為東北“三寶”,長期享譽中外。1960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21.5萬公頃。

長白山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長相廝、到天池;長相守、到白頭。" 因此,長相守,到白頭,綿延的山嶺、皓白的雪域,你用寬厚的胸懷、健壯的骨骼,展示著世間的大美,只有走進他的世界,你才能感受到他雄渾的氣魄!常相思,到天池,高聳的群峰、冰封的世界,你用渾厚的腰身、挺拔的雙肩,揭示著人間的至純,只有投入他的胸膛,你才能體察到他潔淨的情懷!”詩句之中。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歷史有過數次噴發。因此形成的獨特的地貌景觀神奇秀麗、巍峨壯觀、原始自然,風光無限!他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關東第一山。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長白山是關東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搖籃、東三省地區的生態屏障、是滿族的發祥地,關東人的復興地和中國朝鮮族的聚居地,清朝時期柳條封邊欽定它為聖地。

天池

天池位於長白山十六座山峰之間峰,又稱白頭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內。 長白山位於中、朝兩國的邊界,氣勢恢宏,資源豐富,景色非常美麗。

長白山是休眠一座火山。據史籍記載,自16世紀以來它又爆發了3次,當火山爆發噴射出大量熔岩之後,火山口處形成盆狀,地下水奔涌,積水成湖。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岩物質則堆積在火山口周圍,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鮮境內,9座在我國境內。這9座山峰各具特點,形成奇異的景觀。天池在十六峰的環抱之中,海拔2194米,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它大體上呈橢圓形,南北長4.85公里,東西寬3.35公里,面積9.82平方公里,周長13.1公里。水很深,平均深度為204米,最深處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總蓄水量約達20億立方米。

史料記載天池水“冬無冰,夏無萍”,夏無萍是真,冬無冰卻不盡然,冬季冰層一般厚1.2米,且結冰期長達六、七個月。不過,天池內還有溫泉多處,形成幾條溫泉帶,長150米,寬30 - 40米,水溫常保持在42℃ ,隆冬時節熱氣騰騰, 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將天池叫溫涼泊。

天池裡面有怪獸。有關部門在天池邊建立了“天池怪獸觀測站”,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並拍攝到珍貴的資料,證實確有不明生物在水中游弋,但具體是何種生物,尚不明朗。 他們對天池的水進行過多次化驗,證明天池水中無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沒有生物,若有怪獸,它吃什麼呢?這一連串的疑問使得天池更加神秘美麗,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往觀賞。

長白山天池北側的天文峰和龍門峰的中間出現了一個缺口,這個缺口就是天池的出水口,天池的水從缺口奔流出來,河水沿斷裂帶長期地沖刷侵蝕,使河床不斷地下切、擴大,形成了一條經久不衰的河流,這條河被叫做"乘槎河",又叫白河、通天河。天河水緩緩地溢出,進入乘槎河。先是在一段約有1000米的平緩的地勢里,輕歌曼舞般悠然地散步,緊接著,地勢突然陡斜,河水也立刻情緒衝動起來,湍急、奔騰、咆哮,一副激動而不可控制的樣子。這種大反差的情緒變化,一路而來,在距天池約1,250米的地方達到了極至,斷崖直立,經牛郎渡巨石的分切,河水改做兩股從懸崖上一躍而下,化作了長達68米的長白山瀑布。瀑布從懸崖峭壁上飛流直下,與天然屏障玉壁、金壁相映,恰似一條白練從天而降。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突起的石灘,沖向深深的谷底,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飄然而下,水氣瀰漫,如霧、如雲,極為壯觀。幾十里外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景象十分壯觀。遊人經過這裡,無不駐足仰望,感慨萬千。瀑布狀如白練,從天而降,雷霆萬鈞,如玉龍撲向谷底,其景象蔚為壯觀,這既是“長白飛瀑”。急流跌水,千百年拓鑿之下,瀑布下形成深約20米的水潭。潭水流出,匯為二道白河,匯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正源。在長白瀑布不遠處不遠還有聚龍溫泉,這是一個分布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溫泉群,共有13眼向外噴涌。

1983年夏,鄧小平同志登上長白山極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並發出讚嘆:"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

詩詞

《長白山 》

揚眉

橫空出世長白山,終年積雪潭水寒。

一流飛瀉青石壁,三江流淌起雲煙;

百年富足黑土地,千秋豐腴稻穀田;

更有俠客關東漢,保衛家鄉世代安。

高句麗遺蹟

簡介

高句麗遺蹟 高句麗遺蹟

公元前37年,朝鮮北部地區及我國東北地區的高句麗在鴨綠江中游和渾江流域建立政權。公元3年,高句麗遷都國內城,既今天的集安市,高句麗都城統治長達425年,後遷都至朝鮮平壤,直到668年。公元668年高句麗滅亡後,又經歷了渤海國、遼、金、元、明各朝,在此期間,高句麗王朝發展了本民族獨特的文化,也適當吸收了了中原的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2004年7月,世界遺產大會將 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與 朝鮮高句麗葬墓群共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形成了具有獨具特色的歷史和人文景觀---高句麗風情。

人文情況

集安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爛的文化,在集安境內留下了蜚聲遐邇的文物古蹟,多處列為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好太王碑、五盔墳、國內城、丸都山城以及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將軍墳等高句麗古蹟早已蜚聲海內外,“古蹟文化游”令人流連忘返。 亞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宜人,四季分明, 山奇水碧,風景秀麗,以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的“生態環境游”,足以使人領略江南塞北名山大川的秀美景色。 它還是邊境城市,中朝界河鴨綠江風光旖旎,“邊境風光游”獨具特色,異域風光令人陶醉。以古蹟文化游、生態環境游、邊境風光游為主的旅遊產業方興未艾。

歷史遺蹟

高句麗古蹟在集安市周圍的平原上,分布了一萬多座高句麗時代的古墓,這就是聞名海內外的“洞溝古墓群”。2004年7月,世界遺產委員會將集安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的將 軍 墳被譽為東方的金字塔。坐落在集安市區東北5公里的龍山腳下,似埃及金字塔的巨型石墓。沿著蜿蜒的小路走近石墓,依稀可見石體上久遠的打磨痕跡。這就是有“東方金字塔”之稱的“將軍墳”。做為高句麗的王陵,將軍墳無疑最具代表性。

主要歷史遺蹟有

(1)將軍墳

(2)好太王碑

(3)高句麗古墓壁畫

(4)好太王陵

(5)丸都山城

(6)國內城

(1)將軍墳

代表性將 軍 墳被譽為東 方的 金 字 塔。坐落在集安市區東北5公里的龍山腳下,有一座形似埃及金字塔的巨型石墓。

將軍墳是集安上萬座高句麗古墓中方壇階梯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最為宏偉的古墓之一。它巍然屹立於龍山腳下,南望鴨綠江,北依禹山。龍山、禹山交會,將軍墳處於其間,遠遠望去,兩個山頭與高大古墓構成“二龍戲珠”之勢,人們都稱讚將軍墳占據了好“風水”。中國專家經過考古與研究證明,這座方壇階梯墓應該是高句麗第20位王“長壽王”的陵寢。

將軍墳建於5世紀初,以1100餘塊修鑿工整的長方型花崗岩石條壘築而成,中間以卵石和沙礫填充。為了防止自身重量壓迫使條石外移,四面各放置三塊巨大的護墳石。除北面失落一塊外,其餘各面護墳石至今保存完整。將軍墳高12.4米,陵墓外形為7級階梯,墓室開口在第五級階梯中部。墓室上面以一塊約50噸重的整塊石板覆蓋。墓室內有兩個石棺床,但棺木及隨葬品早已蕩然無存。

文獻記載中的“長壽王”“體貌魁傑、志氣豪邁”,他繼承了父親“好太王”創下的基業,繼續開拓疆土,為向朝鮮半島南部發展,他把都城遷到了平壤。高句麗政權在“長壽王”時期達到了鼎盛,成為東北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史書記載,高句麗人有厚葬習俗:“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終之衣。厚葬,金銀財幣,盡於送死,積石為封,列種松柏。”長壽王繼位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傾全國之力厚葬乃父。太王既安,長壽王開始修造自己的陵墓。與好太王陵相比,長壽王陵形制略小,但更加豪華。根據墓頂出土的大批青灰色蓮花紋瓦當和鐵鏈等遺物可推測,當年墓頂上應有寢殿一類的建築。

(2)好太王碑

青山綠水環繞中的古城集安,仿佛湖水中一片靜立的荷葉,而城中佇立了1500多年的好太王碑則似荷葉上的一滴露珠,璀璨奪目。

“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坐落在吉林省集安市區城東4公里外的禹山腳下、通溝平原上,是為高句麗第19代王“好太王”陵墓所立,高大、端莊、通體黝黑。據史料記載,好太王碑建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414年),迄今已有1590年的歷史。它是用一塊完整的巨大角礫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鑿而成。碑高6.39米,四面幅寬不等,在1.34米至2米之間。碑體重約37噸,碑身略呈方柱形,無碑額。整座石碑未藉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塊不規則的花崗岩石板上。

“好太王”名談德,於公元391年18歲時即位,39歲死亡,諡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專家研究表明,好太王在位的22年間是高句麗歷史上的空前繁榮發展時期,他憑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東討西征,占遼東、驅倭寇,侵漢江、降扶餘,使高句麗疆域空前擴大。

好太王碑是長壽王為紀念其父的功業而樹立的。碑的四面刻有碑文,為漢字隸書,方嚴厚重。四面碑文豎行共44行,行間以界格,每行41個字,原有文字1775字。上千年的歲月磨蝕,以及晚清、民國時火焚除苔和不當拓字,使碑體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可識之字僅為1600字左右。碑文文意大體明了,惟斷句、考證所涉及歷史、考古諸多問題爭議不少,中外學者因此著書立說,各陳己見。2004年7月1日,好太王碑與太王陵一起被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3)高句麗壁畫

高句麗政權於公元前37年就已建立,壁畫墓的出現卻是在此之後300多年。考古學家證實,20世紀中、後期,中國和朝鮮境內先後清理和發掘出一批高句麗壁畫墓。中國境內有33座,朝鮮境內68座。高句麗壁畫墓主要集中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和朝鮮境內。這些壁畫墓中封土石室墓居多,占90%以上。

早期高句麗壁畫墓大約出現在公元4世紀上半葉。壁畫的內容再現高句麗王公貴族家居、宴飲、歌舞、百戲、出行等社會生活。繪畫方式一般是在石壁上抹白灰,然後在白灰上作畫。壁畫作品比較好地反映出該民族的獨特傳統,比如酷似今天日本相撲的角牴運動,騎馬狩獵的場景等,還有長白山森林中常見的虎、鹿、野豬、熊、狍子、白兔、雉雞等動物。

經過雨水的侵蝕,脫落與霉變是很多高句麗壁畫面臨的問題。為了最大限度保護壁畫,中國境內的絕大多數高句麗壁畫墓已嚴密封閉保護。為滿足人們的觀賞願望,文物保護工作者在壁畫墓維修過程中採用了地下廊道和數字視頻相結合的技術,遊人無須踏入墓穴,即可一覽部分“現場直播”的高句麗古墓壁畫的美輪美奐。

(4)俊美的自然風光

分布在集安盆地的周圍山區,山因水而綠,水因山而青,青山綠水之間孕育了神奇的自然景觀,宏大雄偉。

(1)、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

(2)、鴨綠江風景區

(3)、雲峰湖風景旅遊度假區

(4)、老虎哨清水山莊旅遊度假區

(5)天然溶洞——琉璃洞

鶴舞向海

概述

鶴舞向海 鶴舞向海

位於松遼平原邊緣,科爾沁草原東部邊陲,白城市通榆縣境內,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爾沁草原中部。總面積為10.67萬公頃,為典型的草原地貌。南北最長 45 公里,東西最寬 42 公里,西與內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與洮南市相鄰。保護區南部有霍林河貫穿東西,中部有額穆泰河流進濕地,北部引洮兒河水注入水庫。保護區橫跨通榆縣五個鄉鎮場、十二個村、三十二個自然屯,二萬人口在區內從事著農、林、牧、副、漁各業生產。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20多種林木和200餘種草本植物。三條大河(霍林河、額木太河、洮兒河)橫貫區內,22個大型和上百個小型自然泡沼星羅棋布,產魚20多種;鳥類173種,隸屬16目、40科、98屬,其中有鶴類6種,占全世界現有15種鶴類的40%。珍稀禽類有:丹頂鶴、白枕鶴、白頭鶴、灰鶴、白鶴、天鵝、金雕等,成為遠近聞名的”鶴鄉”。1981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105400公頃。1992年,我國加入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後,向海即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冊》。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定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 級自然保護區》。1993 年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准納入“生物圈保護區網路”。國家郵政局曾於2005年7月30日發行《向海自然保護區》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借用“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句來描述丹頂鶴故鄉——向海的瑰麗景觀再恰當不過。2009年“向海鶴舞”被評為“吉林八景”之一,在中國吉林省享有“東有長白,西有向海”之美譽,是吉林的象徵。

乾隆皇帝曾在向海親筆題下“雲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聖地,瑞鼓祥鍾。”的碑文。

荷蘭親王貝恩哈德到向海觀光後,深有感觸地說:“這真是人間仙境!”

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其博先生考察向海後說:“我到過世界上50多個國家的自然保護區,象向海這樣完好的自然景觀、原始的生態環境、多樣性的濕地生物,全球也不多了,這不僅是中國的一塊寶地,也是世界的一塊寶地。”

:向海濕地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1992年,向海自然保護區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世界重要濕地名錄》,並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 每年吸引大批專家學者來此考察、觀光,進行學術交流。國內的鳥類學者和鳥類愛好者,每年也都來此開展科學研究,觀看各種水禽和欣賞濕地風光。向海,已成為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地和科研教學基地之一。

:除了鼎鼎大名的丹頂鶴,全世界15種鶴類中,向海就有6種,是遠近聞名的“鶴鄉”;各種珍稀鳥類共173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的鳥類向海有49種。另外,這裡各種獸類、魚類、野生植物種類繁多,是亟需保護的珍貴的天然博物館。

:向海是個令人情牽夢縈的地方。關於向海的動人傳說多如天上的繁星。神奇的是,據說每一個來過這裡的人都會經歷一次傳奇的體驗,留下一段動人的故事,成為他們畢生難以忘懷的情結。主要的景點有鶴島、博物館、百鳥園、沙灘浴場、遊船渡口、千鳥巢、香海寺、郁洋淀、蒙古黃榆、風車、杏樹林等30多個。

丹頂鶴

中國古籍文獻中對丹頂鶴有許多稱謂,如《爾雅翼》中稱其為仙禽,《本草綱目》中稱其為胎禽。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它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鳥種,因體態優雅、顏色分明,在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寓意。

外形特徵: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徵,即三長——嘴長、頸長、腿長。成鳥除頸部和飛羽後端為黑色外,全身潔白,頭頂皮膚裸露,呈鮮紅色,丹頂鶴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鳥體羽棕黃,喙黃色。亞成體羽色黯淡,2歲後頭頂裸區紅色越發鮮艷。

分布:丹頂鶴繁殖地在中國松嫩平原、俄羅斯的遠東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及長江下游、朝鮮海灣、日本等地越冬。

文化意義

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它是生活在沼澤或淺水地帶的一種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它與生長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樹毫無緣份。東亞地區的居民,用丹頂鶴象徵幸福、吉祥、長壽和忠貞。在各國的文學和美術作品中屢有出現,殷商時代的墓葬中,就有鶴的形象出現在雕塑中。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鍾,鶴體造型的禮器就已出現。道教中丹頂鶴飄逸的形象已成為長壽、成仙的象徵。 頂鶴壽命長達50年一60年,人們常把它和松樹繪在一起,作為長壽的象徵。丹頂鶴數量稀少,我國已列為一級保護動物。中國國家林業局已經把丹頂鶴作為唯一的國鳥候選鳥上報國務院。

詩詞

《向海放歌》

揚眉

《春之聲》

早春,我驅車來到了向海,

這裡是科而沁大草上的明珠,

八百里翰海中的水泊濕地,

也是候鳥們棲息的聖地,

更是我心馳神往的天國。

(略)

《夏之情》

初夏的凌晨,

我從通榆出發步行去向海,

為的是不驚擾熱戀中的鳥兒們,

也能夠靜靜地體味那一方雲水夢澤的天地。

(略)

《秋之韻》

金風驟起天高氣爽,

蔚藍的天空漂浮起輕盈的白雲,

俯瞰著遼闊的草原和草原上的水泊,

投下了稀疏斑駁的倩影。

(略)

《冬之魂》

初冬的夜晚,

貝加爾湖的寒流裹著蒙古大漠的黑雲,

從小興安嶺的山口呼嘯地奔來,

暴虐地襲擾著科爾沁草原。

濕漉漉的雪粒帶著冷冷的寒意,

粘滿了這的柳條榆叢,

糊住了這的丘陵土坎,

覆蓋了這的溝溝水渠,

把昔日金波蕩漾的水泊,

嵌上了厚重的銀環,

朗朗地暉映在雪海荒原。

往日喧囂的集市已悄然無語,

鶴鳥們都在忙碌地啄食積攢著體力,

間或有幾隻伸展開羽翼,

也只是活動下繃緊的筋骨。

飛雪一場緊一場的下,

氣溫一度寒一度的降。

樹葉脫去了金黃的色彩,

在犀利的寒風中漫天地飛揚;

蘆葦折斷了堅挺的蘆桿,

在呼嘯的寒流間成片地倒伏;

大地剝去了華麗的衣裝,

在狂暴的寒潮里無奈地龜裂。

湖泊的冰面漸漸地縮小,

最後終於結成了晶瑩的冰膜,

鶴鳥們只能踏裂冰晶嘬取泛著青光的魚,

卻都遲遲不肯向南飛去。

這時候最活躍的要數草原上的錦雞,

拖著長長的鳳尾成群結隊地東飛西舞,

穿梭在茂密的沙棘荊棘中,

尋找著黃色的漿果。

這時候最忙碌的要數草叢中的百靈,

穿著灰黑的衣衫結幫唱影地東遊西逛,

撲爍在斑駁的田埂池溝里,

刨食著殘留的穀物。

終於有一天漫天鵝毛的大雪覆蓋了向海,

把這草原上的明珠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

鶴鳥們還在悠閒地踱著方步,

遲遲沒有南飛的跡象。

我打電話焦急地詢問著家父,

他告訴我:

在等風。

在等風?

那一日我站在突兀雪崗上,

望著在呼嘯的西北大風中振翅騰起,

憑藉風力高高滑翔在天際的鶴鳥們頓有所悟。

於是我大揮手臂高聲呼道:

鶴兮、鶴兮、早早歸來兮,

它鄉不可久留…

一眼望三國

簡介

一眼望三國,攝影:揚眉 一眼望三國,攝影:揚眉

琿春是中國唯一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沿海邊境城市,位於吉林省東部圖們江下游,琿春是一個新興的沿海口岸城市,總人口21.5萬人,幅員面積5145平方公里。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46公里,現有琿春(公路)口岸和琿春鐵路口岸與俄相通;西南與朝鮮邊境北道隔江相望,邊境線長130.5公里,現有圈河口岸和沙駝子口岸與朝鮮通客過貨。從琿春南部的防川沿圖們江而下,約15公里便可進入日本海。琿春距離日本海最近處僅僅不到2公里遠,日本海清晰可見

發源於長白山麓的圖們江,將中、朝、俄聯於一體,是中國從陸路進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依藉這一通道,琿春歷史上曾一度成為中原地區與日本、俄羅斯等東北亞國家友好交流的橋樑,邊境貿易十分活躍。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琿春具有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優越條件,也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防川感懷》

揚眉

一眼望三國,犬吠驚三疆。

邊陲烽煙起,故土被分離;

百姓多苦難,國弱不興幫;

遙遙是大海,於今不能行。

琿春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防川風景區,位於吉林省延邊自治州琿春市南部,距市區75公里。風景區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的地帶,面積為20平方公里,涉江臨海,依山傍水,自古就有“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之稱。該區以其獨特的“一眼望三國”以及區內的自然湖泊、森林、珍稀植物、鳥類等聞名於世,是國家級森林公園、遠東豹保護區的核心地帶。防川東面是俄羅斯的邊境路小站包得哥爾那亞,這裡距離日本海的波謝特海灣不到2公里遠,日本海清晰可見。西南面隔圖們江與朝鮮豆滿江市相望。俄朝的這兩個城市由圖們江上的一座鐵路在橋相連線,是聯結俄朝陸路貿易的惟一紐帶。從防川沿圖們江而下,15公里即進入日本海,可是成為中國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國家和地區進行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往防川村前數公里便是1886年由清政府欽差大臣吳大澄會同沙俄代表巴拉諾夫臨立的“土”字界碑。從這裡到圖們江口只有15公里,可以遠眺日本海,登上附近山包上的瞭望塔,遠處那霧氣蒙蒙的日本海連著天際;近處中朝俄三國的景致盡收眼底,左側是俄羅斯的邊城包德哥爾那亞,右側了隔江則是朝鮮的豆滿江市。

防川國家級風景區,蘊藏著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有金玉生輝、碧水環繞的綠洲沙漠,還有生長著具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曆史的圖們江紅蓮等自然景觀,也有清代勘立的中俄“土字”牌界碑,日蘇張鼓峰戰役遺址,防川朝鮮族民俗村等人文景觀。優美的風景、濃厚的歷史文化,為防川風景區增添了無與倫比的迷人色彩。

“土字牌”是中國與俄羅斯兩國界標之一,也是中俄邊境線上第一座界碑,從土字牌順圖們江而下到日本海15公里。在我側正中刻有“土字牌”三個大字,其左豎刻“光緒十二年四月立”八個字,在俄側刻有俄文“T”字樣。“土字牌”上字不多,如今的“土字牌”只有象徵意義了,真正的界碑是它左側的422號界碑。沙俄通過愛輝條約等幾個不平等條約,據說前幾年,我國提出把這一段領土與新疆邊界地區進行雙倍土地置換,以便擁有一個出海口。

詩詞

《一眼望三國》

揚眉

防川,

祖國的東方前哨啊,

你究竟在哪裡?

不是一片片紅松林呦,

就是一撇撇江水灣;

防川,

祖國的邊防前線啊,

你究竟在何方?

不是一團團迷離霧呦,

就是一叢叢玫瑰花。

一條通坦的大路,

沿著圖門江堤向前伸沿,

隱沒在紅松林,

浮現在綠水灣;

一座高聳的哨所,

屹立土字碑後櫛風沐雨,

隱現在迷離霧,

突兀在榛柯叢。

攀石階、瞭望塔,

一眼望三國疆土;

走小路、巡邊境,

雙耳聽兩岸犬吠。

浩瀚的大海啊,

你就展現在眼前,

瞧見了你水天一色的風姿,

看到了你波光粼粼的神韻,

可就撫摸不到你柔軟的沙灘;

潔白的海鷗啊,

你就飄忽在面前,

觸摸到了你鬆軟的翅膀,

感受到了你急促的呼吸,

可就是無法長久地把你挽留。

這裡不再是我們的熱土,

這裡不再是我們的家園。

一百多年前,

她已經從母親的懷抱中被人掠走,

嘶啞的呼叫伴著圖門江水嗚咽;

兩個世紀前,

她已經在父親的眼光里被人蹂躪,

絕望的目光盼著長白山峰迸裂。

我的故土啊,

先祖在含淚離別你的時候,

帶走了家小、卻帶不走祖宗的墳塋;

我的家園呦,

先民在忍痛告別你的時候,

背走了良種、卻背不走肥沃的土地。

以致她的兒女,

只能站在哨所旁的望海閣上,

面對煙波浩淼的大海流下傷心的淚水;

以致她的子孫,

只能立在土字碑下的望海樓中,

遙望豐腴富庶的田園發出悲憤的嘆息。

落後就要被欺,

現實的情況就是如此;

懦弱就會挨打,

鐵的事實就擺在面前。

故土不回,

前朝遺恨,

並非我輩無能,

每一個中國人來到此地,

都會在心底里立下堅強的誓言!

中華崛起,

興邦立業,

後世不再重演,

每一個華夏兒女登上邊樓,

都會從喉嚨里發出奮進的吶喊!

防川,

祖國的東方前哨啊,

你究竟在哪裡?

不是一片片稻穀田呦,

就是一團團江紅蓮;

防川,

祖國的邊防前線啊,

你究竟在何方?

不是一座座紀念碑呦,

就是一簇簇金達萊…

偽滿皇宮

歷史

偽滿皇宮 偽滿皇宮

位於長春市東北角的光復路上,是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居住的宮殿,從1932年到1945年間,溥儀在日本當局的指使下,建立了滿洲帝國,在這裡從事過政治活動並做日常起居。

占地4.3萬平方米。這裡原是清朝末 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第三次登基時的宮殿。1931年“九.一八”事變,翌年日本 侵略在瀋陽召開“東北行政委員會會議”。通過所謂“滿洲國建國方案”,決定 成立偽滿洲國執政府,以愛新覺羅.溥儀為“執政”,定“都”長春。改長春為 “新京”。同年2月18日,宣布偽滿洲成立,3月8日,把溥儀從旅順接到長春 。下榻與長春尹衙門。3月9日,溥儀就任執政, 年號“大同”。4月溥儀遷居到原吉黑榷運局辦公 樓,並將此樓改名為“緝熙樓”。1934年初,改 “滿洲國”為“滿洲帝國”,改“執政”為“皇 帝”年號“康德”。同年3月1日,溥儀即帝位, 並命其住所為帝宮。帝宮分內廷、外廷。內廷是清儀及其后妃日常生活起居的區 域;外廷是清儀從事政治活動的場所。內廷有東、西兩院,西院有緝熙樓,東院 有1936年開始修建的同德殿。中和門之外稱外廷,有勤民樓、懷遠樓、嘉樂殿等 。

偽滿皇宮的主體建築是一組黃色琉璃瓦覆頂的二層小樓,包括勤民樓、輯熙樓和同德殿,這三座小樓風格獨特,是中西式相結合的格局。 偽皇宮可分為進行政治活動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內廷兩部分,現分別闢為偽滿皇宮陳列館和偽滿帝宮陳列館。外廷(皇宮)是溥儀處理政務的場所,主要建築有勤民樓、懷遠樓、嘉樂殿,勤民樓是溥儀辦公的地方。此外還有花園、假山、養魚池、游泳池、網球場、高爾夫球場、跑馬場以及書畫庫等其他附屬場所。內廷(帝宮)是溥儀及其家屬日常生活的區域,其中輯熙樓是溥儀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處;同德殿是“福貴人”的居所,另外還設有一些娛樂設施。如今,帝宮的一部分已闢為吉林省博物館,展出高句麗、渤海、遼、金等在東北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史料。

偽滿皇宮博物院

是建立在偽滿皇宮舊址上的宮廷遺址型博物館。以偽滿時期的文物、文獻、圖片資料為主要收藏對象,以日本侵占我國東北歷史、偽滿洲國史、偽滿宮廷史為主要研究內容,以偽滿洲國皇宮舊址為載體,以陳列展覽為手段,通過舉辦《偽滿皇宮原狀陳列》、《從皇帝到公民》、《勿忘九·一八》等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揭露日本武力侵占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罪惡以及以溥儀為首的偽滿傀儡政權賣國求榮、效忠日本、甘當兒皇帝、奴役殘害東北人民的罪行;展示溥儀及其“後”“妃”被扭曲的宮廷生活。對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進而達到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維護世界和平,謀求共同發展的目的。

偽滿皇宮博物院成立於1962年,後與吉林省博物館合屬辦公,1982年恢復建制,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接待觀眾,原館名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2000年劃歸長春市政府屬地管理,2001年2月18日更名為偽滿皇宮博物院。現保護範圍13.7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4.7萬平方米;現有員工161名,院藏文物近兩萬件。開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觀眾近500萬人次,並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偽滿皇宮是我國至今所保存較完整的宮廷遺址之一,在歷史淵源上與瀋陽故宮、北京故宮有著秘不可分的聯繫。偽滿皇宮本身的性質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代君主----溥儀充當偽滿洲國傀儡皇帝的宮廷遺址,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炮製偽滿洲國並進行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偽滿皇宮歷史背景的複雜性、文化內涵的多重性,決定了其性質的獨特性,以及文化資源的稀缺性、世界性和獨有性。偽滿皇宮現已開放展出各類原狀陳列和專題展覽20多個,每年都吸引著大批海內外觀眾前來參觀,收到了極好的社會反響,也給人留下不盡的遐思和啟迪。

詩詞

揚眉接續並演義了一副對子很有寓意的對子,它濃縮了這段歷史:

本庄欲滿清平打出兩張一萬,心懷鬼胎黃姑屯裡吸鴉片;

德鄰大捷台莊出銃東條么雞,喪魂落魄巢鴨村中把命懸。

《歷史的感嘆》

揚眉

一桌麻將看似閒,

風雲變化兩重天,

近代中華奮鬥史,

都在五指出牌間。

淨月風光

簡介

淨月風光,攝影:揚眉 淨月風光,攝影:揚眉

淨月潭位於長春市東南,距市中心12公里,是山巒環繞草木茂密的水庫型遊覽區,其形狀如彎月,含沙淨水,被稱為淨月潭,擁有著獨特風光。

《淨月夜語》

揚眉

群巒含潭波光粼,古樓幽深景色新,

憑欄望沙水淨月,秋風送爽葉語勤。

自然情況

淨月潭風景區總面積150多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100多平方公里,海拔200~385米,是長白山系的余脈,低山丘陵錯落有致。淨月潭風景區具有冬雪夏爽的特徵,集湖、林、山、田為一身的獨特風貌。潭水面積有4.3平方公里,水面寬闊浩淼,水底是沙性土壤,故水質清澈明亮。

長春淨月潭始建於1934年,以雄厚的旅遊資源和優越的生態環境而聞名國內外,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9年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已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國際認證。2011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淨月潭風景名勝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境內,國家AAAAA級景區。1988年8月1日,國務院公布由偽滿洲帝國傀儡皇帝宮殿、偽國務院及其下屬“八大部”等歷史建築與山清水秀的淨月潭自然風光統一組成“八大部”──淨月潭風景名勝區,並被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面積96.38平方公里。這也是一種類型的歷史紀念地,通過遺址遺物使人們了解中國這段災難歷史,從中受到教益。

形成歷史

淨月潭的開發始於20世紀30年代。1934年,當時為了解決城市用水問題,在原腰站屯一帶的谷北端,修建了一道550米長的大壩,截斷了伊通河的支流小河台河,在三山之間蓄水,形成了如彎月的人工湖,因水質清澈,含沙淨水映明月,故人們把它取名為“淨月潭”。

淨月潭水域面積4.3平方公里,相當 於南湖公園水域面積的4倍多。1958年之前,它是長春市惟一的地表供水水源,因此又有城市的心臟之稱。為保護水源地,當時的人們還建成了8000多公頃的人工林,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人工林。樹種多達30多個,以黑松,紅松,樟子松為主,以後人們不斷地種植了三十多種樹木,涵養水源,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循環森林體系。這裡群山環繞、山勢如綠浪排天、水面碧波蕩漾、四周柏翠花紅,公園樹種之多,面積之大,距城市之近,亞洲實屬罕見,被國內外遊客稱之為“東方的綠色明珠”。

都市的心肺

寬闊的淨月潭曾經是長春主要的水源供應地,茂密的森林是這個現代化都市呼吸的肺葉,被讚譽為都市的心肺。

景區的地勢北部地勢起伏較大,南部相對平緩開闊,海拔300米左右;淨月潭東西長7千米,南北寬1千米,呈新月形,由於沒有污染源、加上種植了大面積的水源涵養林帶,使潭水清澈碧透,岸邊遊動的小魚清晰可見,是游泳、划船、垂釣及冬泳、滑冰和進行風帆等活動的最佳場所。

淨月潭四周生長著8000公頃林木,距今已有50多年歷史的人工次生林海,是我國目前最大、最古老的人工林場。樹種以樟子松、落葉松、紅松、油松、赤松、雲杉、冷杉及天然次生林、山楊、樺樹、蒙古櫟、糠椴和少量的楊、榆、胡桃楸等、形成多樹種、多層次、多結構的獨具特色的森林景觀,是旅遊、度假、野營、登山、觀花、賞月的理想環境。

植物園內的植物格局是模擬長白山植物垂地分布特徵栽植的。現有各種植物千餘種,是活的植物標本庫。 該園是以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為主體,以亞洲第一人工森林景觀和觀光旅遊為特色,伴以潭水群山自然風光,融關東風情、人文歷史於一體的國家森林景區。淨月潭因築壩蓄水,呈彎月狀而得月稱;又因黃沙洗濯山水而得淨名;更因水深幽淨而得潭字。林海浩瀚,松風托月,潭深水淨,鳥語幽深,形成了完整的森林生態循環體系。四季分明的大陸性氣候,使得各個季節的景色變化萬千,是泛舟、垂釣、游泳的避暑勝地。尤其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隆冬季節,月潭凝脂,山林素裹,一派北國風光。 淨月潭冰雪旅遊節,可以叫南方的朋友,盡享冰雪世界的無窮樂趣。

1995年8月,吉林省人民政論批准在立長春淨月潭旅遊經濟開發區。

主要景點

1、北普陀寺:莊嚴古樸的北普陀寺是東北名寺之一,始建於1996年,於1997年6月22日舉行開光大典,年代雖不久遠,卻遠近聞名,每逢佛教盛會香火鼎盛;香客流連其間,遊人絡繹不絕。置身寶地感到恬靜中透著秀麗,清新中含著親切。

2、沙灘浴場:占地近萬米的淨月潭沙灘浴場是省內最大的人工沙灘浴場,可容納3000人同時嬉水,嬌陽細沙,帳篷木屋,乘船嬉水,沙灘排球,足不出省便可感受到浪漫的海岸風情。

3、聖誕樂園:洋溢著歐陸風情的聖誕樂園,是世界第二座以"聖誕老人故鄉"為主題的公園,風格獨特的西式建築,童趣盎然的卡通人物,讓您全身心的感受到歐洲聖誕"狂歡之夜"純正格調和氛圍,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了童話的王國,從中細細品味這原汁原味的聖誕文化。

4、其它:森林浴場、管軌滑道、高爾夫球練習場、淨月荷塘、碧松淨月塔樓、沙灘浴場、石羊石虎山、鹿苑 、參園 等。

詩詞

淨月潭,攝影:揚眉 淨月潭,攝影:揚眉

《淨月風光》

揚眉

《淡淡的春》

早春時節,

涼風微微,

我信步來到淨月潭。

(略)

《綠綠的夏》

盛夏時節,

天氣燥熱,

我快步來到淨月潭。

胡楊早已展開寬厚的葉片,

承受著正午的陽光,

反射出蠟質狀的光澤,

絢彩耀目。

(略)

《紅紅的秋》

深秋時節,

天氣涼爽,

我慢步來到淨月潭。

楊樹的葉子泛出蠟黃色,

笑呵地搖動在枝桿上,

迎接遠方的友人。

柳枝已變得緋紅,

葉片透著淡黃色,

在金色的陽光下更加明艷。

荷葉醉伏在湖面,

蓮蓬卻胖呵呵地立在水波中,

等著採蓮女的小船。

野鴨群群地遊動,

攪亂了平靜的湖水,

灰黑的身體,

在波光中閃著幽綠。

紅松樹結出松塔,

各個象燈籠,

掛在遒勁的枝幹上,

喜悅地樂開嘴。

大尾巴的松鼠,

上串下跳地採擷著松子,

貯藏在樹洞裡,

準備著越冬的糧食。

金風吹來,

搖動著楓樹,

團團似燃燒的火焰,

釋放胸中火熱的激情。

順著青苔鋪就的山路,

攀上山頂的太平樓,

一彎斑斕的水面就呈現在眼前,

如剔透的瑪瑙腖石,

折射著五彩的光澤。

小樓依舊、欄桿古舊,

斜欄而坐,

嗅著洮兒河的濃香,

放鬆著疲憊的心身,

看晚霞染紅了起伏的山巒,

恬靜的湖面。

滿月的笑臉掛在的松枝間,

把銀色的清暉,

傾瀉在湖濱的沙灘上,

沙灘淨水水淨月,

月兒更加溫柔明亮,

如成熟的少婦,

細心地呵護著她的君。

依欄望去,

湖水清幽,

泛著淡淡的霧汽,

如佛香在繚繞;

山林寂靜藏著恬淡,

似點化了痴蒙的心智。

明月高懸,

傾訴如水的柔情,

清波撫沙,

蕩漾寧靜的心房。

群巒含潭波光粼,

古樓幽深景色新,

憑欄望沙水淨月,

秋風送爽葉語勤。

呵呵,

這算是給她準確的注釋吧。

《皓皓的冬》

數九深冬,

天氣嚴寒,

我疾步走到了淨月潭。

山林灰淡,

樹木脫去華麗的外衣,

枝條在呼嘯的北風中戰慄。

(略)

查乾冬漁

簡介

查乾冬漁 查乾冬漁

查乾湖又名查乾淖爾、查乾泡、聖水湖,,‘查乾’是蒙語,意為純淨聖潔,於是人們約定俗成地叫它‘聖水湖’。它地跨吉林省西部前郭、乾安和大安2縣1市,區域面積480km2,包括查乾湖水面347km2,湖濱沼澤約70km2。湖內有蘆葦沼澤100km2。其地理坐標為N45°10′~45°21′,E124°04′~124°27′。查乾湖處於大安、乾安波狀沖積平原區,主要特徵

是地勢平,從南向北傾斜,區內有連片分布的草原。本區氣候屬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4~5℃,年均降水量為400~500mm,蒸發量為1140~1270mm。查乾湖的湖水補給主要依賴於引松渠道和湖面的降水。

《查乾冬漁》

揚眉

查乾冬雪漫天飛,湖面如鏡映清輝,

灑下大網漁聖水,蒙古漢子身材魁。

查乾湖

查乾湖位於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的西北部,總面積60萬畝,蓄水量7億立方米,平均水深2.5米,最深達6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年產鮮魚3000噸,魚苗350噸,蘆葦3萬噸,漁業產值1200萬元,利稅135萬元。整個湖泊南北長37公里,東西寬17公里,湖岸線蜿蜒曲折,長達128公里,四周環境優美,景色秀麗,風光迷人,是吉林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蘆葦生產基地和天然旅遊勝地。

查乾湖的自然資源豐富,除了盛產鯉魚、鰱魚、鱅魚、鯽魚等15科68種蝦類、蘆葦、珍珠水產資源外,這裡自古至今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鳥類的樂園。據初步調查,草原上、樹林間、田野中,有狐、兔、貉、獾等野生動物20多種;在水肥草美的綠野平疇上,棲息者野雞、野鴨、大雁、灰鷗、鷺鳥、天鵝、丹頂鶴等珍貴鳥類80多種;同時,也是個天然植物園,有野生動物20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149種。

湖水幽深、雁陣凌空、草原碧綠、牧羊成群是她如詩的畫卷;妙因古剎、敖包聳立、哈達傳情、奶酒飄香是她古樸的蒙古風情;泡沼密布、草碧花鮮、鴨雁棲集、漁歌唱晚是她特有的自然景觀;王爺府邸、塔虎重鎮、滿蒙文碑、孝莊祖陵是她千年的文化底蘊;而以一網捕魚42萬斤創造世界紀錄的查乾湖冬捕,更以其原始漁獵部落文化的積澱而成為查乾湖構建吉林省生態旅遊龍型框架的點睛之筆。

“藍天白雲碧水間,鴻鵠翩翩鳥流連,蒲葦輕拂魚戲浪,野蓮荷花綻笑顏”查乾湖四季不同的迷人景色有著四種不同的韻味,春登鴻鵠樓觀湖賞景,夏遊聖水湖清爽宜人,秋品歷史感動心靈,冬賞冰上捕魚世界之最,查乾湖四季皆有景,四季都是情!

春天,沉睡了一冬的湖水靜悄悄地醒來,復綠的春草、初綻的百花倒映在悠悠湖面,湖畔鷗鷺齊飛百鳥鳴唱,天鵝在湖面梳妝照影。湖中煙波浩淼、漁帆點點,魚兒在水底擺尾追隨。置身於查乾湖畔這如詩如畫,似夢、似幻、似仙境的景色之中,再品嘗一番湖水燉湖魚的美味,定會叫遊人樂不思歸!

夏日,漠漠大湖碧波萬頃,兩岸花開香溢四野,漁歌婉轉,櫓聲咿呀,更添流雲鶴影。湖邊的蘆葦在微風中搖擺著枝葉輕歌曼舞,嬉戲魚兒不時躍出水面,偷窺著綠柳紅花的湖畔秀色,此時的遊人或置身於遊艇之上,穿梭於綠色的蒲葦長廊任涼風掠襟,領略飛舟斬浪的愜意,或端坐於岸邊柳蔭葦影之下效漁翁垂釣於湖,享受紅鯉吞鉤的驚喜,會叫遊人流連忘返。

秋天,浩淼的查乾湖氣爽風輕原野悠悠,蘆花撲面雁陣南歸,秋陽為湖畔的萬物鍍上了金色的外衣更顯雍容富麗,美麗的查乾湖又增添了幾分塞北風光的雄渾與壯美。

冬季,銀裝素裹的查乾湖像一塊碩大的碧玉鑲嵌在飛雪茫茫的北國,冰面上一串串冬捕的爬犁往來穿梭,高亢激越的勞動號子驅散了嚴冬的寒冷,沉甸甸的大網拉出了鱗光耀眼的鮮魚,也拉出了絢麗的希冀,構畫出冬日查乾湖的壯觀景象。

查乾湖旅遊度假區,景觀小品星羅棋布,亭、閣、廊、雕相映成趣;妙因寺香菸繚繞、暮鼓晨鐘;鴻鵠樓雕樑畫棟、祥雲縹緲;郭爾羅斯博物館讓你領略到自治縣歷史的源遠流長、民族文化及自然資源的豐富多樣。漫步在沿湖路、查乾淖爾文化廣場,使人仿佛置身於江南水鄉,千姿百態的花卉樹木環繞著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度假村、民俗村與小橋流水相襯互映熠熠生輝。塞北明珠查乾湖正張開雙臂展開笑顏喜迎遠方賓朋。

查乾湖唐時方圓五百里,現僅存五十里。查乾湖冬捕的網是如何操作的?

先在一米左右的冰層上每隔八九米鑿一個冰眼,一網要鑿幾百個冰窟窿,然後穿桿引線。下網時,由於網太長,每隔一定的距離,他們都要使用馬拉絞盤拉動大網,才能將大網逐步下到位,僅下網的過程就需要八九個小時。收網時,幾匹高頭大馬拉動絞盤牽引著鋼絲繩轉動,四五米寬的大網裹著冰層下的魚兒從寬一米、長兩米的出魚口緩緩露出冰面,漁工們邊收網,邊將打上來的魚平攤在冰面上,等在兩側的人們拿著漁場準備的專用編制袋,將一二十斤的大魚收入囊中。

查乾湖冬補前要舉行跳舞祭湖醒網等儀式,這一習俗從遼金延續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頭魚拍賣更是熱鬧,一條魚能賣到幾千元。吃頭魚能帶來好運據說歷來帝王就喜歡吃查乾湖的頭魚預示江山穩固風調雨順。查乾湖冬捕曾獲單網捕魚量最多的世界吉尼斯記錄,一網最捕獲二十多萬斤。

詩詞

《查乾冬漁》

揚眉

漫天的大雪鵝毛似的飄,

鏇起的雪炮賊啦啦的高;

凜冽的寒風蒼狼似的叫,

吹透了老山羊的大皮襖。

套上了騾子架上了馬,

拉起了裝網的大雪橇,

長鞭子掄圓了嘎巴地響,

一聲呼哨竄出了大藏獒。

丁字型的鎬頭尖尖翹,

擎在懷中往冰面上搗,

砸開了冰層敲碎了玉,

一排排冰眼開鍋似的鬧。

眾多的窟窿聯成了排,

兩千米的大網冰里消,

穿乾行網一點點順,

柵起了網牆水中牢。

紅紅的高粱六十度燒,

裝滿了酒罈漾出了槽,

端起海碗大口地造呀,

火辣辣的激情萬丈高。

火紅的綢帶高高地飄,

五色的旗幟呼啦啦的搖,

長長的號角震天的響,

告訴天神的父親施法招。

百獸的面具露牙獠,

血盆的大口舞巨爪,

牛皮的大鼓使勁地擂,

知會仁慈的地母把湖鬧。

牛皮的手鼓噼啪地敲,

紫銅腰鈴可得勁兒地跳。

蒙古族姑娘長的俊呦,

跳起查瑪時身更俏:

天顯靈,地顯靈,

長生的天地眾神靈,

保佑咱子孫都安寧,

保佑咱日子永太平;

天顯靈、地顯靈,

長生的天地心智明,

厚實的冰面天父的鏡,

溫暖的湖水地母的情;

天顯靈,地顯靈,

長生的天地有回聲,

送來肥碩的胖頭魚,

供養起子孫眾蒼生。

天顯靈,地顯靈,

可汗的孩子天地生,

長生的天地眾神靈,

扶正辟邪咱國運盛。

震天的喜炮聲聲高,

美麗的姑娘雪中嬌,

手捧著奶乾和炒米呦,

獻給漢子們可勁地造。

歡喜的爺們“上冰”去,

紅撲撲的臉旁掛霜硝,

滿嘴的酒氣噴白霧呦,

掄圓了膀子揮寬鍬。

馬拉的絞盤咕嚕咕嚕搖,

指頭粗的麻繩勁不孬,

一聲大吼拽出了網呦,

銅鑼皮鼓震天的敲。

長長的竹竿冰窩窩裡抄,

粗粗的大網順溜溜地跑,

網上大魚讓小的逃呦,

長大了明個咱接著撈。

圍觀的人群風中吵,

高亢的號子震九霄,

湧出的魚兒躍玉門呦,

滑溜溜就在冰面上尥。

潔白的冰面雪花飄,

肥碩的胖頭賽花鰲,

一堆堆垛起象小山呦,

歡騰的場面似浪潮。

大汗的兒子身體壯,

忽必烈的孫子是英豪,

彎弓能射大金雕呦,

飛馬踩踏野狼的巢。

祖宗的聖水出好魚,

天神的恩賜傳萬朝,

蒙古人的本色不能忘,

馬背上民族各個驍。

查乾冬漁唱大戲呦,

前郭爾羅斯日子好,

關東的土地蘊風情,

草原上的民族樂陶陶。

松江霧凇

概況

松江霧凇,攝影:揚眉 松江霧凇,攝影:揚眉

松花湖位於吉林市的東南部,距主城區15公里,是日本人1937年築壩攔截松花江水,建設豐滿水電站後所形成的一個山間水庫。它水域遼闊,湖叉繁多,狀如蛟龍。湖形呈狹長形,長200公里,最寬處10公里,湖區面積55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最深處達77.5米,最大蓄水量108億立方米,景區總面積達700平方公里。松花湖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明媚秀麗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

霧凇成因

松江霧凇以 “冬天裡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同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十分壯觀。這就是被人們稱為“霧凇”的奇觀。

霧凇主要出現在松花江沿岸及霧凇島。

旅遊文化學者揚眉通過親身的細緻觀察,得出:"東北長白山區的霧凇有兩個純種,一個亞種"的結論:

其一是:肥碩的霧滴遇到乾冷寒徹的枝椏物體後,迅速凍而結成白色粒狀的小冰屑,叫屑狀霧凇;屑狀霧凇的結構較為緊密,呈顆粒狀凝固在物體的表面,一般的搖動也不會脫落。

其二是:嬌小的霧滴遇到濕冷寒徹的枝椏物體後,不斷凝華而形成的無色晶芒狀小冰屑,叫晶狀霧凇;晶狀結構較鬆散,呈鋒芒狀粘附在物體表面,稍有震動就會脫落。

再有一個亞種是:飄飛的瑞雪在暖濕的水霧裡稜角被鈍化,遇到樹木的枝椏、梢條,就會粘連著雪粒一起凍結到寒徹的枝椏物體上,及至一層層包裹,最後形成銀裝素裹的雪樹,這種現象叫雪掛,亦屬於霧凇系列之中。雪掛在長白山先鋒林場的老里克湖區表現得尤為突出。

由於冬季氣候嚴寒,清晨氣溫一般都低至零下20—25℃,儘管松花湖面上結 了1米厚的堅冰,而從松花湖大壩底部豐滿水電站水閘放出來的湖水卻在零上4℃。這25—30℃的溫差使得湖水剛一出閘,就如開鍋般地騰起濃霧, 數十里雲霧長龍隨江水瀰漫形成松霧凇。

霧凇是一種附著於地面物體(如樹枝、電線)迎風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層。它也是由過冷水滴凝結而成。不過,這些過冷水滴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浮在氣流中由風攜帶來的水汽凝結而成的。這種水滴要比形成雨凇的雨滴小許多,稱為霧滴,實際上,也就是組成雲的雲滴。當它們撞擊地物表面後,會迅速凍結。由於霧凇中霧滴與霧滴間空隙很多,因此霧凇呈完全不透明的白色。霧凇輕盈潔白,附著在樹木物體上,宛如瓊樹銀花,清秀雅致,這就是樹掛,又稱雪掛,霧凇的密度小,重量輕,附著力強。據吉林氣象站記錄,吉林霧凇季節一般從每年的11月下旬開始,到次年的3月上旬結束。

人間仙境

松花江水源源流過吉林市區,十分壯觀。這就是美麗的吉林霧凇得天獨厚的原料來源,它使得江畔長堤上的大柳樹成了“白髮三千丈”的雪柳,蒼松則成了“玉菊怒放”的雪松。這種得天獨厚條件形成的霧凇即奇厚又結構疏鬆,因而顯得特別輕柔豐盈、婀娜多姿、美麗絕倫。在全中國,以至更大範圍內,哪裡能再找到這樣的條件呢?一般低溫地區不可能有不凍的江水,而江水不凍的地區又決不可能有如此低溫的大氣環境。可見,在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中,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和長江三峽都是天生麗質,而獨吉林霧凇是人工仙境。

歷史上讚美霧凇的美詩絕句不勝枚舉,其中江澤民總書記1991年月在吉林市視察期間恰逢霧凇奇景,欣然秉筆,寫下:“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不虛傳”之句。1998年他又賦詩稱讚這人間仙境: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詩詞

《松江霧凇》

揚眉

遼闊的松花江呦,

你從千年冰封的白頭山走來,

一路翻滾著黃綠色的浪花,

哺育著關東富饒的土地,

給她帶來了勃勃的生機。

廣袤的松花江呦,

你在萬年蔥榮的長白山密布,

一路高歌著歡快的樂曲,

滋潤著東北茂密的森林,

給她披上了蒼綠的戎裝。

你是關東大地的母親河,

你的乳汁養育了世代的關東兒女,

叫男兒生的身強力壯,

開山放樹、捕漁獵獸;

叫女兒長的身姿矯健,

耕田犁水、播種插秧。

你是關東大地的風情河,

你的聖水滋養了茂密的關東草木,

叫樹木長的高大挺拔,

枝繁葉茂、果實豐盈;

叫荊草生的茂密榮綠,

莖粗葉寬、子粒飽滿。

你的柔媚在春:

清冷的春風中,

金達萊花在你消融的雪水間,

吐出了粉紅嬌羞的花蕊,

映紅了險峻的溝谷;

你的熱情在夏:

火辣的熱浪間,

野百合蕾在你浩瀚的江濤邊,

綻開了熱情洋溢的花瓣,

羞紅了蜿蜒的堤岸;

你的真情在秋:

涼爽的金風裡,

紅楓樹葉在你平靜的水流上,

舒展了金黃紅潤的葉片,

胭紅了起伏的山崗;

你的純潔在冬:

這才是你展現風姿的時候,

這才是你體現神韻的季節。

落葉松林脫去了翠綠的戎裝,

換上了棕色的迷彩;

白樺樹林甩掉了黃色的秋衣,

披上了灰色的披風;

核桃秋樹蛻掉了紫色的小衫,

穿上了黑色的小褂。

千條水流清澈明亮,

緩緩地匯入松花湖母親的懷抱,

萬條支流涓涓細淌,

慢慢地枕靠豐滿壩父親的臂膀。

寒冷的朔風從貝加爾湖襲來,

侵蝕著東北的天空;

嚴酷的寒流自西伯力亞奔過,

肆虐著關東的大地。

小草凍得彎折了腰,

大樹凍得炸開了懷,

土地凍得張開了嘴,

石頭凍的呲開了牙。

可你的溫情卻從百長大壩前洋溢:

那是你蓄積了春天的嬌羞,

在百米深的水潭間;

那是你涵容了夏天的火熱,

在千米寬的水域裡;

那是你融合了秋天的光輝,

在萬米長的水庫中。

正如豪爽的關東漢子,

在你最需要溫暖的時候,

會張開雙臂把你摟入懷;

正如熱辣的東北俏姐,

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

會伸出雙手把你牽在手。

火熱的真情流露於珍珠般的江面,

在清澈的激流間升騰,

升騰著迷離的水霧,

順著蜿蜒的江堤滾動著銀瀑,

宛如一條銀龍在舞動。

真摯的情感宣洩在水晶似的江流,

在翻滾的浪花中恣意,

吐露著愛慕的眸光,

沿著流淌的江水撫摩著玉指,

有如一個少女在遐思。

那濃厚的銀瀑呦,

攜帶著纖細的霧滴,

盡情地親吻著冰冷的樹幹,

給他披上了銀色披風;

那濃密的情思呦,

羞含著柔柔的溫情,

肆意地纏繞著乾枯的枝椏,

給她帶上了潔白的哈達。

天是藍的,

湛藍湛藍的天,

一隻黃色的長白金雕在翱翔,

寬大的翅膀搏擊的萬里長空;

水是清的,

澄清澄清的水,

幾屢跌落的急流濺起滾滾雲霧,

涌動著飛柳飄絮般輕柔的情;

樹是白的,

潔白潔白的樹,

萬條低垂的枝椏裹晶瑩的霧凇,

冰清玉潔地閃著清冷的光輝。

天、水、樹構成了清涼的北國風情,

這是立體的水粉畫卷,

在遼闊的松花江畔;

風、景、人塗抹出淡雅的關東神韻,

這是實景的油彩筆繪,

在黝黑的黑土地上。

不要說俺東北人不知溫情,

在這豪邁的氣魄下,

有誰能這么執著地擁抱著嚴酷的世界;

不要說咱關東人不懂體恤,

在這寬廣的胸膛中,

有誰能這么細心地呵護著冰冷的天地。

喔,松江霧凇,

你是關東人豪情的寫照,

剛正無暇、蒼天可鑑!

喔,松江霧凇,

你是江城人潔白的名片,

清新淡雅、俊朗風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