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境內,是金沙江下游幹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個梯級電站,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游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水庫正常蓄水位825米,相應庫容206億立方米地下廠房裝有14台機組,初擬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602.4億千瓦時。電站計畫2013年主體工程正式開工,2018年首批機組發電,2022年工程完工。電站建成後,將僅次於三峽水電站成為中國第二大水電站。攔河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高289m,壩頂高程834m,頂寬13m,最大底寬72m。2017年8月3日,在建規模全球最大的水電工程、金沙江下游幹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級——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白鶴灘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

籌備召開新政協時,張沖以彝族代表身份被邀請出席會議,積極參加政治協商,參與新中國的籌建,並被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新中國成立後,被任命為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

1949年底雲南和平起義,1950年初張沖回到雲南,被任命為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省民委副主任,後改任副省長兼省民委主任;又兼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民委副主任、涼山臨時軍政委員會主席等。1954年後當選為一至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雲南省委委員,最後還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沖在滇、川、黔地區有很高的威望,為了搞好民族工作,張沖先在圭山(今石林縣境內)作民族工作試點,然後推廣到其它地區,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張沖任涼山軍政委員會主席期間,認真調查研究,了解民情,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爭取上層,使涼山終於最後得到全部解放,保持了社會的穩定。

張沖曾9次穿越險峻的虎跳峽,對於開發金沙江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形成了“採用定向大爆破,建築特高特厚堆巨壩,建造巨型水利樞紐”的構想。這個構想,按照張沖的說法有五大特點:不清基、不作防滲體、不導流、不泄洪或少泄洪、不怕地震和空襲、投資少、效益低。

1978年4月,張沖第九次到虎跳峽考察,不久第十次到四川渡口(今攀枝花市)考察,要為渡口市找個理想的水利發電站站址。可是就在這次考察中他病倒了,被送回北京治療,確診為癌症晚期。

1980年10月30日,張沖與世長辭,享年80歲。按照其遺願,骨灰撒在了虎跳峽。由愛國主義走向共產主義,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不息,這是張沖所走過的道路,也是張沖一生的最後總結。

1958年,國家計畫在白鶴灘興建特大型水電站,由捷克斯洛伐克專家提供技術援助。

1959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專家組和國內專家組到巧家作現場勘查,為白鶴灘電站選址。同年11月,昆明水電設計院勘測隊進駐白鶴灘作地質勘測,開展前期工作。時任雲南省副省長的張沖同志,不辭辛勞,攀崖涉險,親臨現場視察。

1961年,因受中蘇關係破裂和“三年困難時期”影響,白鶴灘電站前期工作停止,勘測隊撤離。

1965年,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列入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三個五年計畫。

1966年5月上旬,國務院交通部部長孫大光、水電部副部長譚真、雲南省張沖副省長、四川省童副省長及兩省水電廳長、交通廳長、技術專家40餘人會集巧家,對擬建中的白鶴灘電站有關事宜作現場踏勘評估。初步方案確定待上報中央,“文革”風暴驟起,白鶴灘電站建設再次被擱置。

1974年3月,剛從“牛棚”中解放出來的張沖,第三次到巧家縣,沿金沙江作徒步考察。他先到了白鶴灘,又順江而下,行60多公里,到了巧家縣拖姑村境內的紅石崖。佇立江岸,張沖指點江山,神采飛揚:“你們看看,這裡的條件多好!兩岸堅固的崖石,就像排列整齊、威風凜凜的金剛,成壩的地質條件多優越,應該請專家考察,與白鶴灘作優選比較,確定壩址。在金沙江水電開發建設中,我們可以乾多少大事呵!不乾,死不瞑目,死不瞑目呵!”張沖建議將紅石崖改名金剛峽,同時決定為巧家縣爭取資金,修通公路,為進一步的勘察、論證創造條件。

1975年3月22日,金剛峽公路竣工通車,年已76歲高齡的張沖愉快接受邀請,趕到拖姑村為公路通車剪彩。在遠距巧家縣城200多公里的拖姑村,張衝破例接受了村民殺豬宰羊的盛情款待。捧起一大碗酒,張沖向在場的縣、鄉、村幹部和村民代表致意:“謝謝大家!謝謝大家了!”情動於衷,平生豪放的張沖此時眼眶濕潤了,聲音顫抖了。“同志們、鄉親們,我還是那句話,不看見金沙江上建起幾座電站,我死不瞑目。希望大家體諒我,幫助我,支持我,共同努力,把白鶴灘電站、金剛峽電站儘快地建設好!”

1977年,張沖同志已病臥床榻,可他的心仍在金沙江,仍在白鶴灘,仍在金剛峽。他在病床上約見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和雲南電視台的領導,誠懇地請求他們派出一個攝製組,到白鶴灘、金剛峽攝製資料片,由他呈送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審看。資料片完成後,張沖抱病赴京,四處奔走,為白鶴灘電站早日開工建設付出艱辛與汗水。

2002年,國家計委正式批准了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建設規劃,同意溪洛渡、向家壩電站在2005年開工建設,白鶴灘電站也已開始預可研設計,並爭取在“十一五”期間開工。按照規劃,白鶴灘電站大壩推薦高程820米,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除發電外,還具有攔沙、調蓄洪水、改善通航條件等綜合效益。而電站建設高達數千億元的動態投資,將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巧家經濟、社會發展,從根本上改變巧家遠離交通幹線、遠離中心城市,邊遠、封閉、社會經濟滯後發展的狀況,確保巧家與全國同步邁進小康。

2004年,白鶴灘水電站因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綜合因素停止項目。

2008年,因我國四川遭受8級強烈地震,白鶴灘水電站建設仍然沒有啟動。

2010年10月27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發改辦能源[2010]2621號)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同意金沙江烏東德和白鶴灘水電站開展前期工作的復函》(俗稱'路條'),白鶴灘水電站正式啟動前期籌建工作。

白鶴灘水電站移民實物指標調查工作預計將於2011年2月18日正式啟動。

矚望白鶴灘,在曙光升騰的明天,我們看到的將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情景呵!在白鶴灘電站大壩的下游,因為溪洛渡電站的先期完成,一個長200餘公里,平均寬度600米的山谷型湖泊,將牽手環湖滇川兩省9個縣市,千山簇擁,百川融匯,藍天碧水,清波粼粼。大壩上游,又是一個長達200餘公里的山谷型湖泊。與下游不同的是,在這裡既有兩山對峙,一水懷抱的“V”型谷湖泊景觀,也有煙波浩淼,無涯無際的“U”型谷湖泊氣派,山水相得益彰,造化韻致無窮,觸目驚山重水複之幽深,舉步得柳暗花明之情趣。

金沙江從它的源頭走來,走過洪荒千古的無邊歲月,走過百折千回的艱難歷程,終於走進了21世紀的春天,走進了21世紀的中國,走進了21世紀中國·巧家的白鶴灘。在往昔和未來,昨天和明天的經緯上,我們已經看到了,看到了“高峽出平湖”的波瀾壯闊,看到了水木湛清華的春色滿園,看到了星光照萬里的輝煌燦爛,看到了豐碑垂千古的萬眾歡騰。

位置境域

白鶴灘水電站設計圖白鶴灘水電站設計圖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雲南省巧家縣大寨鎮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六城鎮交界的白鶴灘,上游與烏東德梯級電站相接,下游尾水與溪洛渡梯級電站相連,是金沙江下游(雅礱江口~宜賓)河段4個梯級開發的第二級,距寧南縣城75公里。

白鶴灘水電站選定壩址航片白鶴灘水電站為金沙江下游四個水電梯級——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中的第二個梯級,壩址位於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境內,上游距巧家縣城約41km,距烏東德壩址約182km;下游距離溪洛渡水電站約195km,距離宜賓市河道里程約380km。壩址控制流域面積43.03萬km,占金沙江以上流域面積的91%。電站距昆明公路里程306km,至重慶、成都、貴陽直線距離均在400km左右,到廣州的直線距離約1150km,到華中地區武漢的直線距離約1200km,到華東地區上海的直線距離約1850km。

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征地範圍包括水庫淹沒影響範圍、樞紐工程建設征地範圍和集鎮新址征地範圍。經調查,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征地涉及四川、雲南兩省六縣(區)1個產業園區(四川的寧南縣、會東縣;雲南的巧家縣、會澤縣、東川區、倘甸產業園區、祿勸縣)的39個鄉鎮110個行政村的沿江地區。庫區經濟較為落後,人民生活水平較低,貧困面大,其中雲南巧家為國家級貧困縣,與全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形成極大的反差。規划水平年的移民總人數為110296人,其中工程建設區3280人。

工程用途

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攔沙、防洪、航運、灌溉等綜合效益。工程籌建期3年零6個月,總工期12年,靜態投資846億。工程完全竣工後將淹沒耕地2.2萬畝、林地10.2萬畝,搬遷人口10萬人。

根據《長江流域綜合規劃簡要報告(1990年修訂)》對本工程的要求,結合本工程自身的特點及其在“西電東送”中的戰略地位等方面綜合考慮,確定白鶴灘水電站的開發任務為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並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移民民眾脫貧致富。工程建成後還有攔沙、發展庫區航運和改善下游通航條件等綜合利用效益,是“西電東送”的骨幹電源點之一。白鶴灘水電站裝機容量14000MW,保證出力5500MW,多年平均發電量640.95億kW·h,其中枯水期(12~5月)發電量302.65億kW·h,是金沙江水電開發的的骨幹工程,是繼長江三峽水電站及溪洛渡水電站之後又一千萬kW級巨型水電工程,建成後將主要供電華東電網、華中電網和南方電網,併兼顧當地電網的用電需要。同時,可增加下游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等梯級水電站的年發電量24.3億kW·h,並可增加下游各梯級枯水期(12~5月)發電量92.1億kW·h,明顯改善下游各梯級的電能質量,發電效益巨大。

白鶴灘水電站正常蓄水位825m高程,水庫總庫容206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04億立方,防洪庫容75億立方。

基礎設施

白鶴灘水電站樞紐三維效果圖白鶴灘水電站樞紐由攔河壩、泄洪消能設施、引水發電系統等主要建築物組成。攔河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頂高程834m,最大壩高289m。泄洪建築物由壩身6個表孔和7個深孔、壩後水墊塘、左岸3條無壓泄洪直洞組成。引水隧洞採用單機單洞豎井式布置,尾水系統採用2機共用一條尾水隧洞的布置形式,左右岸各布置4條尾水隧洞,其中左岸結合3條、右岸結合2條導流洞布置。左右岸地下廠房內各布置7台1000MW立式水輪發電機。施工總工期144個月。

工程進展

(1)科研

2011年9月30日,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完成白鶴灘水電站工程(樞紐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

2011年12月20日,華東院委託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諮詢公司對白鶴灘水電站工程(樞紐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綜合諮詢。

白鶴灘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

2012年11月25日,華東院委託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諮詢公司對可研報告(樞紐部分補充稿)進行諮詢。

截至目前,白鶴灘水電站工程核准所需的水資源論證、防洪影響評價、工程建設規劃符合性論證、文物古蹟影響評價、工程場地地震影響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樞紐部分)、壓覆礦產資源評價、安全預評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水土保持方案等已全部通過審查或審批,剩餘環境影響評價、招標規劃、可行性研究總報告、項目申請報告等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2)籌建

2010年6月,由華東院總承包的白鶴灘專項勘測試驗項目正式開工,交通洞橋、箱變線路的全面建設將為封庫令下達以後的征地、移民和三通一平工作做好準備。

2011年8月,左岸進場公路工程(葫蘆口至白鶴灘)開工。

2011年11月,樞紐左、右岸壩頂834m以上邊坡開挖工程開工。

2012年2~4月,左、右岸5條導流洞相繼開工。

(3)移民

2010年12月31日下午,雲南、四川兩省正式下發《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占地和淹沒區禁止新增建設項目和遷入人口的通告》(俗稱'封庫令')。封庫令於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011年1月19日,白鶴灘水電站移民實物指標調查試點工作首先在四川省寧南縣白鶴灘鎮新建村5組啟動,至2012年上半年陸續完成外業工作。

2012年12月10日,《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第一稿(另含15份專題報告)完成編制,進入徵詢意見階段。

(4)主體工程

2013年8月27日,左岸引水發電系統工程、右岸引水發電系統工程、泄洪洞工程開始招標。

根據主體工程建設進度研究,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將於2020年年中投產發電。

2017年8月3日,在建規模全球最大的水電工程、金沙江下游幹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級——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白鶴灘水電站的裝機總量達1600萬千瓦,建成後將成為僅次於三峽電站的世界和中國第二大水電站,也是中國繼三峽、溪洛渡、烏東德之後的第四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站。工程總投資約1778.9億元,水庫具有年調節能力。

工程意義

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開發將給庫區社會經濟發展帶來良好的契機,庫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都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對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同時,工程的建設對促進西部開發,實現“西電東送”,促進西部資源和東部、中部經濟的優勢互補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電站爭議

江變湖

白鶴灘水電站效果圖白鶴灘水電站效果圖

金沙江變成一個水庫連線一個水庫的平湖

進入21世紀,各水電巨頭進軍中國西南地區進行“梯級開發”,規劃中總裝機容量相當於“8個三峽”。

水能蘊藏量最為巨大的金沙江,無法避免被切割的命運,2002年,國家授權三峽集團開發金沙江下遊河段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4個電站,總裝機容量相當“兩個三峽”;2004年公布的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計畫中,水電巨頭們將開發上虎跳峽、兩家人、梨園、阿海、金安橋、龍開口、魯地拉、觀音岩8個電站,總裝機容量2058萬千瓦;隨後,華電集團進軍金沙江上游,計畫開發8個梯級電站。

如果所有規劃的電站全部建成,金沙江以後就是一個水庫連線一個水庫的平湖,將失去河流的自然屬性。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水資源保護局前局長翁立達

金沙江下游是許多洄游性魚類的重要棲息地,很多長江珍稀魚類產卵場都分布於此,梯級開發將造成洄游性魚類生命通道阻隔,水流條件變化使魚類的棲息地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產卵場受到破壞,影響魚類生存。

——水利部長江科學院、三峽集團、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等機構和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發布的《中國環境流研究與實踐》報告

地震預測

地震監測得到重視,但預測仍是世界性難題

范曉認為,水電大規模開發除了帶來次生地質災害,還有誘發地震的隱憂。西南諸河規劃的水電站基本都在地震活躍地帶上,其中,金沙江流域有東川-嵩明地震帶、馬邊-昭通地震帶、中甸-大理地震帶等。

2004年6月,國務院發布《地震監測管理條例》規定,壩高100米以上、庫容5億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誘發5級以上地震的水庫,應當建設專用地震監測台網。

“是否會誘發破壞性地震,要視具體情況,比如地質環境、地質構造背景、水庫運行的總體組合條件等。”范曉說,橫斷山區的地質活動性非常強烈,向家壩、溪洛渡電站處於馬邊-昭通地震帶,歷史上曾發生7.1級地震;白鶴灘、烏東德電站處於東川-嵩明地震帶上,歷史上曾發生過8級地震。

建立地震監測台網也受到電站業主和地方政府重視。2004年,相關專家、學者與環保人士曾經呼籲西南水電開發要建立地震監測網路,這一呼聲有了良好的落實。

據介紹,金沙江下游梯級水電站水庫地震監測系統自2006年3月開始建設,包括數字遙測地震台網、強震動觀測台網、地殼形變監測網路、地下水動態監測井網和系統網路管理中心,監測網路覆蓋金沙江下游4個梯級水電站工程區、水庫區及附近範圍。該項目已完成一期工程的建設任務,是國內規模最大、組網難度最高的流域水庫地震監測系統,打破了以前單個電站、單個水庫進行水庫地震研究的模式,從流域梯級的角度對4個梯級電站進行整體規劃設計。

“地震預測預報是一個尚未攻破的世界性難題,水庫誘發地震的動力機制、水文機制和岩石應變機制等都還存在較大爭議。”

——橫斷山研究會首席科學家楊勇。

中國水電站導航

1905年7月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台灣省龜山水電站建,裝機500千伏安。1912年,中國大陸第一座水力發電站雲南昆明石龍壩水電站建成發電,裝機480千瓦。1949年,全中國的水電裝機為16.3萬千瓦;至1999年底發展到7297萬千瓦,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到2005年,全中國的水電總裝機已達1.15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占可開發水電容量的14.4%,占全中國電力工業總裝機容量的20%。到2010年8月,隨著華能小灣水電站四號機組投產發電,中國電力裝機達到9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突破2億千瓦,繼續穩居世界第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