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飾[裝飾品]

銀飾[裝飾品]
銀飾[裝飾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銀飾是用銀製成的各種各樣的裝飾品,銀為貴金屬之一,銀白色,銀飾採用各種加工工藝,加工成的銀飾品種類繁多,基本分為耳飾、頸飾、手飾、足飾和服飾5個大類。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傳統的銀飾,走近千家萬戶,仍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特別是某些少數民族地區的銀飾,如苗族的銀匠業就極為發達。此外,尚有同名電影《銀飾》。

簡介

貴金屬之一,符號Ag,英文為silver。銀為銀白色,相對密度10.49,熔點(961℃),不溶於和大部分有機酸,易溶於硝酸及熱硫酸,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化合後變成褐色Ag2S。

銀飾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歷史上曾被許多民族青睞,成為多元文化交流的載體之一。在這一載體中,融合有來自南方少數民族的“耳檔”,起源於北方少數民族的“跳脫”,以及從古代飾物中沿襲而來的“步搖”、“五兵佩”和中國傳統的龍、鳳、鱗紋樣等等。

發展歷程

銀飾銀飾

自古以來,黃金白銀在中國就是富貴的象徵,白銀更有辟邪化毒的功效,黃金白銀在古時不但是做為貨幣流通,而且上層社會達官貴人的日常餐飲用具、佩帶首飾以及一切能象徵權力富貴的物品,均是以黃金白銀為主的材料打造的。銀有潤澤質感又不張揚,因此,白銀自然就成為了百姓製作首飾的主要材料,從而使銀飾在中國有了數千年的文化。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

由於對銀飾的大量需求,苗族銀匠業極為興旺發達。僅黔東南境內,以家庭為作坊的銀匠戶便百上乾,從事過銀飾加工的人更是多達數乾。家庭作坊多數為師徒傳襲的父子組合,也有夫唱婦隨的夫妻組合。這些作坊常是農忙封爐,農閒操錘,皆不脫離農事活動。

主要分類

按品種

銀飾銀飾

基本分為耳飾、頸飾、手飾、足飾和服飾5個大類。
• 耳飾包括:耳釘,耳環,耳線,耳吊。
•項飾包括:項鍊吊墜項圈
•手飾包括:戒指手鐲手鍊
•足飾包括:腳鏈。
•服飾專指服裝上的飾物,包括領花、領帶夾、胸飾、袖扣。

按工藝處理

基本上分為亮銀、原色銀(手工銀)、泰銀等三大類。其中又分為鑲嵌寶石的鑲嵌類和不鑲嵌的素銀類。

按鑲嵌寶石

主要根據鑲嵌的寶石不同而分類,一般鑲嵌的寶石主要有:鋯石、石榴石、瑪瑙石水晶石馬克賽石綠松石琥珀貝殼隕石等。

按銀的含量分類

925銀:是指含銀92.5%的銀,在國際標準上被公認為純銀標準

素銀:925銀外鍍外鍍白銠(行業上稱白金),能夠最大可能的延緩銀在氧化或硫化情況下變黃變黑的特性。行業上把沒有外鍍白金的925銀稱為“素銀”,素銀在空氣中比較容易氧化。

泰銀泰國特產,標準也是925的銀含量。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種“古”“舊”的“古銀”效果。

藏銀:一般不含銀的成分,是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傳統上的藏銀為30%銀加上70%的銅,但即便是這樣傳統工藝的“藏銀”,現在市場上也已見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銅替代。

特點​

•白銀的熔點低,容易冶煉,可以保質,因為白銀的延展性好,所以比較容易造形。​
•白銀對大多數酸類沒反應,容易製作各種首飾,處理後的白銀表面光潔、清雅。​
•白銀時間久會呈現黑色,主要是由於遇到空氣中的硫化物而氧化變黑。​

加工技藝

鏨花、鏤刻技術

銀飾銀飾

這是一種中外常見的金銀加工的古老的技法。將金銀錘薄,再用鏨子鏨鏤出浮雕的效果,或鏨上豐富的紋飾。一般來說,面積越大,表現出來的效果越豐富。

熔融法

此技法在歐洲較常見,僅用於白銀製作。方法是利用白銀均勻快速導熱的物理特性用火吹,將薄銀片加熱到即將熔化的時刻,撤去熱源,銀片上就產生出均勻的折皺。用這種材料製作的首飾裝飾效果很強,極有自然的韻味。另有一些熔滴狀效果的飾物,用白銀製作也遠勝於黃金,非常有韻味。

日本木紋金屬

主要材料也是白銀,製造技法非常有趣,藝術性和裝飾效果都很強。辦法是將純銀及不同含量的銅銀合金、鎳銀合金、銅、黃銅、紅銅(有時也用少量的黃金)等,層層重疊焊接,然後經揉搓處理,再展平,金屬表面就會出現不同顏色的肌理效果。

烏銀鑲嵌技術

這是一種用於白銀的合金裝飾技術。這種技法在中東、俄羅斯、泰國都廣泛使用。烏銀首飾是用鏨花或鏨刻的白銀設計做底,然後在花紋中填充純黑色的銅銀鉛合金,經拋光露出白銀的紋樣,黑白對比強烈,顯露出十二分的端莊。

鑑別​

辨色法

用眼觀察,看上去潔白、光澤、工細。​

折彎法

用手摺彎銀首飾,易彎不易斷的成色較高。​

拋擲法

將銀首飾從上向下拋在台板上,彈跳不高,並有“噗嗒”之聲為真銀或成色高的銀首飾。​另外,銀質上,色彩比白金要暗;硬度教軟,不易生鏽,有重量。

​鍍金銀和純銀的區別

分類

銀飾銀飾

鍍金(銀)根據材質的不同分為兩類,一類是同質材料的鍍金(銀),指對黃金(銀)的表面處理;另一類為異質材料的鍍金(銀),即對非黃金(銀)的表面進行鍍金(銀)處理。

​ 標準

國際上通行的鍍金首飾標準是:好的鍍金層厚度在10微米~25微米,一般為2微米~3微米,如在0.18微米下就屬於劣質。​

鑑別

•看顏色:鍍金(銀)飾品一般光澤度較好,亮度較高,顏色比真金、真銀要淺。​
•試重量:鍍金(銀)拿在手上重量明顯要比真金、真銀飾品、輕得多。​
•聽聲音:將鍍金(銀)飾品拋於桌面或地面,發出的聲音教沉悶。而真金、真銀髮出的聲音很清脆。​
•真金、真銀飾品重量比鍍金(銀)要重得多,但其硬度教軟,真金真銀越戴越亮,而鍍金(銀)則反之。​
•另外,銅鍍白金飾品和白金飾品非常相近,並且光澤度高於白金,表面光滑,永不變色。

​注意事項​

銀飾銀飾

白銀易吸收水銀,在吸收水銀後,表面質量遭到嚴重破壞,完全失去光澤,形成銀汞齊(又稱汞銀)。在潮濕的空氣中,銀容易被硫的蒸氣及硫化氫所腐蝕,使表面變黑(這就是泰銀的基本形成條件之一了)。為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項:​

1,化妝品不僅含有汞,而且含有硫,這能令白銀生成黑色的硫化銀。另外,如果空氣中含有硫也是不宜佩戴白銀的。那些生活在化工廠或在化工廠工作的人就要注意了,更加不能佩戴白銀喔!​
2,臭氧也能導致白銀變黑的。如日常生活中用的負離子發生器、消毒櫃都不宜放置白銀飾品。​
3,一些蛋禽類變質後會產生硫化氫氣體,如果進行與蛋禽相關作業的工作人員就不宜在工作時間佩戴了。​
4,自來水的淨化常含用漂白粉氯氣,對白銀有嚴重的侵蝕作用,侵蝕後的白銀失去光澤,產生白色的氯化銀。因此,不宜佩戴白銀入浴。​
5,洗衣粉中含有漂白劑,漂白劑的主要成份是含,對白銀有一定的腐蝕作用。​
6,水銀(汞)和白銀會發生作用,會發生嚴重的損壞,甚至形成汞膏,因此使用體溫計時就要小心了。​
7,白銀溶於鹽酸硝酸,如果從事這方工作時就要引起注意了。​

保養

銀飾銀飾

1,佩戴銀飾品時不要同時佩戴其它的金屬首飾,以免撞變形。​
2,要避免摩擦,以免表面層脫落;​
3,不宜長時間與人體汗腺直接接觸,夏季不宜佩戴;​
4,遠離化妝品,避免與化妝品接觸。​
5,避免接觸水汽和化學製品,不能佩戴其有游泳,尤其是在海水裡。​
6,如果自己的時間充裕每天戴完後用棉花擦乾淨,放到首飾盒保存。​
7,銅鍍金(銀)硬度較高,而合金鍍金(銀)硬度較小,佩戴時都要注意避免硬拉硬扯。​
8,銀會因氧化而變黑,可用擦銀布或洗銀水清洗,也可以用軟毛刷沾牙膏刷洗,洗後要用棉擦乾即可。​​

清潔

1,採用可口可樂浸泡,浸泡時間為12個小時。​
2,採用醋酸擦洗。​
3,採用隔了夜的茶浸泡。​
4,採用擦銀布擦拭。​
5,採用洗銀水泡上一至兩分鐘。​
6,採用塗改液塗在銀飾品上,在塗改液沒有乾前用布擦銀飾。​
7,採用牙膏和牙刷來擦洗。​
8,用打火機燒黑銀飾品(注意:本方法只限於素銀)包金和鑲嵌的銀飾品不能使用。溫度不要太高,禁示採用火柴,因為火柴內含硫磺,會使銀飾變為硫化銀)然後再用擦銀布把銀飾擦亮.這個方法讓素銀飾品特別亮的。​
9,素銀的銀飾品經常發黑,雖然能經常清理,但也十分麻煩。建議在清潔銀飾前準備一瓶透明的指甲油,在清潔完成後用風筒把銀飾品吹乾,然後為乾淨的銀飾塗上一層指甲油。這方法最長能保持銀飾一年內不會發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