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栗

鉤栗

鉤栗,中藥,植物藥,殼斗科植物鉤栲的果實,乾燥成熟果實入藥。秋季採集成熟果實。曬乾。果實味微苦、澀,性平。種仁味甘,性平。樹皮、木質部富含鞣質。種仁含澱粉25%~30%。果實:清熱解毒,收斂止瀉。種仁:健脾除濕。果實9~15克,種仁15~30克,研末沖服。

【藥 名】:鉤栗
【拼 音】:GOULI
【來 源】:為殼斗科植物鉤栲的果實。
【功 效】:澀腸止瀉。
【主 治】:治痢疾。
【性味歸經】:甘,澀入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15-30克,磨粉服。
【別 名】:青葉櫧(江西《草藥手冊》)。 原植物鉤栲,又名:厚果、大葉錐栗、猴栗、大葉青柴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
【拉丁名】: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
【考 證】: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