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粥

金銀花粥

金銀花粥是一道美食,主要製作材料為金銀花、白米。這道美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來防治中暑、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疾病。

金銀花粥簡介

材料:金銀花30克,白米30克。

做法:金銀花可在藥材店買到。先用水煎煮,取其濃汁,加入白米30克,水300毫升,再煮為稀薄的粥。

功效:可用來防治中暑,以及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等。

金銀花粥 金銀花30g,濃煎取汁,加入粳米30g煮成稀粥,有清熱解毒、防中暑功效,適用於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

藥膳

粥方組成:金銀花15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煮製方法:將金銀花擇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連續3-5天。

適 應 症:適用於風熱感冒,溫熱病,瘡瘍癤腫,熱毒血痢等。

粥義解說:金銀花,又名銀花、雙花、二花、兩寶花、忍冬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金銀花(忍冬)的藥蕾,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中醫認為,金銀花性味甘、寒,入肺、胃、大腸經,有清熱解毒,宣散風熱,涼血止血之功,本品清熱解毒作用甚佳,且有輕宣疏散之效,故對熱毒癰腫、疔瘡癤腫、咽喉腫痛、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熱毒血痢等甚效,為夏日良藥。《本草綱目》言其"主治一切風濕氣,及諸腫毒,癰疽,疥癬,楊梅諸惡瘡,散熱解毒"。《本草正義》言"金銀花,善於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瘡癬、揚梅、風濕諸毒,誠為要藥"。《本草綱目拾遺》言其"主熱毒,血痢,水痢"。藥理研究表明,金銀花為作用較強的廣譜抗菌中藥,對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有抗炎解熱作用;能提高機體防禦機能,並有降低血脂,促進胃液和膽液分泌作用。本品有效成分能在體外與膽固醇結合,減少家兔腸道膽固醇的吸收。老人煮粥常服,不僅可以防治感冒,還有助於防治心血管疾病。

注意事項:治療熱毒血痢時,劑量可用至60-100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