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理工學院

金華理工學院

1994年1月,省教委向省政府遞交了《關於要求籌建民辦金華理工學院的請示》。 1994年9月25日,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籌建民辦金華理工學院。 理工學院不復存在現如今的金華理工學院已經一分為三了分別為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

學院歷史

1993年9月,金髮公司、省人才開發協會、浙師大離退休教師協會聯合行文向省教委請示籌辦金華大學。1994年1月,省教委向省政府遞交了《關於要求籌建民辦金華理工學院的請示》。94年4月選定了浙江農業機械學校作為理工學院辦學校址。94年7月省高校設定評審委員會向省教委反饋了諮詢意見。當月金華市政府與浙江工業大學簽定了“聯合辦學協定”、商定金華理工學院掛靠浙工大,作為金華分校,於94年秋季開始正式招生(三個專業共100名學生)。

金華理工學院外景金華理工學院外景
1994年12月成立了金華大學發展基金會,選舉產生了48人組成的第一屆董事局。
1994年9月25日,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籌建民辦金華理工學院。97年5月,省政府致函國家教委要求建立民辦金華理工學院;7月,省教委根據當時的申辦形勢,要求國家教委將“金華理工學院“更名為“民辦金華職業技術學院“;10月中旬,國家教委組織了高校設定評審會專家組對學院進行了考察,提出了指導性意見;12月,國家教委組織評審委員會在寧波市開會研究了各地辦學的申報情況,討論通過了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的申辦報告;98年4月6日國家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民辦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省政府於同年7月20日下文進一步明確了學院的管理體制、辦學規模、專業設定、招生就業、經費投入等事宜;從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2010年理工學院土地以6億價格被拍賣 同年被拆 理工學院不復存在

學院概述

現如今的金華理工學院已經一分為三了分別為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嚴格上說已經沒有了金華理工學院了。2010年理工學院土地以6億價格被拍賣 同年被拆 理工學院不復存在 原有機電 信息 建工併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於1994年,在金華理工學院基礎上籌建,繼承了浙江農業機械學校、金華貿易經濟學校、金華師範學校(含原義烏師範學校)、金華農業學校、金華衛生學校等6所國家和省部級重點中專的職業教育傳統,具有103年的辦學歷史。現為浙江省批辦最早、規模最大、專業門類最多、率先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優秀評估的高職院校,是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浙江省文明單位、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產學研分會常務理事單位。
目前,學校規劃面積3020畝,已開發2214畝,建築面積59.1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8.5億元;教儀設備總值1.4億元,各類藏書129.8萬冊;教職工1300餘人(不含附屬醫院),在校生24000餘人,各類成教生20000餘人。現有專業78個,其中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示範專業3個,國家教改試點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精品課程15門,省級精品課程20門,國家規劃教材19門。近年來,學校有國家級、省部級立項課題100餘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教育學課題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一般課題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項,省科技廳套用研究與產品開發項目35項(其中重大科技專項課題2項,資助額分別為120萬元、50萬元),省哲社規、省文化研究工程等課題32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80餘項;學生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14項、省部級獎252項。

教學特色

2003年以來,學校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醫藥行銷班”經驗的基礎上,與行業、企業緊密合作,探索形成了基地、招生、教學、科研、就業一體化設計與運作的“五位一體”育人模式。學校在不斷深化與完善該模式的過程中,逐步進行“校內基地生產化,校外基地教學化”建設。通過政校企合作,引進企業生產線或操作規範、產品工藝、生產流程等,使學生在真實或仿真的生產環境中得到鍛鍊,縮短學生與職業人之間的差距;以5萬平方米的金華市科教實訓基地為載體,建成金華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和金華市工業品展示館。目前,學校已建成生產性實訓車間(室)34個,引進生產線5條,組建工作室12個、專業性公司3家,並有中央職教專項基金資助基地3個,實訓場所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逐步具備“教學實訓、科技研發、技能考證、社會培訓、成果展示”五大功能。學校將校外基地分為一般型、緊密型、示範型三個層次逐級建設,重點建設具有穩定教學車間與指導師傅、批量接收學生實習實訓並承擔一定課時課程的示範基地。目前,已建有規範管理的校外基地728家,其中緊密型基地237家、“教學化”的示範基地70家。通過實施“三年早知道,一年有計畫”,學校在強化學生職業意識的同時,保證了理論和實踐教學的規範性和可監控性,確保了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將專業建設與生產項目相結合,設定項目部、工作室、事業部等,實行人才梯隊構建工程、職教能力提升工程、專兼一體化管理工程和“訪問工程師”選派、教師下企業鍛鍊、新教師培訓等制度,推行目標責任制和全員聘任制,進一步強化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1013人,其中正高職稱84人、副高職稱350人、碩士以上學位452人,雙師素質占73.8%;聘請兼職教師786餘人。教學團隊整體素質的提高帶動學校進一步提升科技服務水平。專兼職教師結對,共同申報課題,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並及時為企業生產一線解決技術難題;校企共建的套用性研究所、專業性公司推動了技術滲透,加速知識轉化為產品、產品轉化為商品的進程;教師利用技術資源和優勢,積極服務新農村建設。近三年,學校獲授權專利34項,科技服務到款總數達3000餘萬元,社會培訓10.1萬人次。

國際交流

學校積極拓展國際教育合作交流,目前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法國、芬蘭等10多個國家的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在河南、貴州等20個省區招生,並與四川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貴州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湖北襄樊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中西部地區院校開展學生聯合培養、教師選派交流等全方位合作。通過實施畢業答辯、作品展示、現場簽約“三結合”畢業生就業招聘現場會等措施,初次就業率每年超過95%,曾在全國高職高專就業研討會上作典型發言,並被評為浙江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學校辦學經驗先後在教育部示範建設方案研討會、海峽兩岸套用性高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及全省高等教育工作會議、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作了專題發言,在《教育發展研究》等權威刊物上發表理論文章20餘篇。《求是》雜誌曾刊發專文,評價學校“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教育教學、科研改革之路”。
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秉承“開門辦學、校企合作”的理念,踐行“知行合一、務實創新”的校訓,正朝著辦學特色明顯、社會影響廣泛的全國一流高職院校的目標闊步邁進。(數據更新截止到2010年5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