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咤

金咤

金咤,又稱金叱,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曾出現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

基本簡介

金吒,又稱金叱,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曾出現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傳說金吒是陳塘關總兵托塔天王李靖的長子,有兩個弟弟,分別是木吒和哪吒。在《封神演義》中為文殊廣法天尊弟子,曾下山助武王伐紂。《西遊記》里,金吒侍奉如來佛祖,做其前部護法。金吒的原型是佛教的軍吒利明王菩薩。
【金吒法寶】
遁龍柱(七寶金蓮)。

相關文獻

《封神演義》金吒智取遊魂關
 斗柄看看又向東,竇榮枉自逞英雄;金吒設智開周業,徹地多謀弄女紅;總為浮雲遮曉日,故教殺氣鎖崆峒;須知王霸終歸主,枉使生靈泣路窮。
話說袁洪上了山河社稷圖,如四象變化,有無窮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後即後。袁洪不覺現了原形身,忽然一陣香風撲鼻,異樣甜美;這猴兒抓上樹去,一望,見一顆桃樹,綠葉森森,下墜一枝紅滴滴仙桃,顏色鮮潤,嬌嫩可愛。白猿不覺欣羨,遂攀枝穿葉,摘取仙桃下來,閒一聞撲鼻馨香,心中大喜,一口吞而食之 方才倚松靠石而坐。未及片時,忽然見楊戩仗劍而來,白猿正欲待起身,竟不能起;不知食了此桃,將腰墜下,早被楊戩一把抓住頭皮,用縛妖的索捆住,收了山河社稷圖,望正南謝了女媧娘娘,將白猿擒著,逕回周營而來。
有詩單贊女媧娘娘授楊戩秘法,伏梅山七怪。有詩為證:
“悟道投師在玉泉,秘投九轉妙玄中;離龍坎虎分南北,地戶大門列後先。變化無端還變化,乾坤顛倒合乾坤;女媧秘授真奇異,任你精靈骨已穿。”
話說楊戩擒白猿至轅門,軍政官報入中軍:“啟元帥!楊戩等令。”子牙命令來。
楊戩來至中軍,見子牙曰:“弟子追趕白猿至梅山,仰仗女媧娘娘秘授一術,即將白猿擒至轅門,請元帥發落。”
子牙大喜:“命將白猿牽來見我。”
少時楊戩將白猿擁至中軍帳,子牙觀之,見是一個白猿,乃曰:“是此惡怪害人無厭,情殊痛恨。”令:“推出斬之!”
眾將把白猿擁至轅門,楊戩將白猿一刀,只見猿頭落下地來;他頸上無血,有一道青氣,衝出頸子 ,長出一朵白蓮花來。只見花一放一收,又是一個猴頭;楊戩連砍數刀,一樣如此,忙來報與子牙,子牙急出營來看,果然如此。
子牙曰:“這猿猴既能采天地之靈氣,便會煉日月之精華,故有此變化耳!這也無難。”忙令左右排香案於中,子牙取出一個紅葫蘆,放在香幾之上,方揭開葫蘆蓋,只見其面升出一道白線光,高三丈有餘。子牙打一躬,請寶貝現身,須臾間有一物現於其上;長七寸五分,有眉有眼,眼中射出兩道白光,將白猿釘住身形。子牙又打一躬,請法寶轉身;那寶物在空中將身轉有兩三轉,只見白猿頭已落地,鮮血直流,眾皆駭然。有詩讚之:
“此寶崑崙陸壓傳,秘藏玄理合先天;誅妖殺怪無窮妙,一助周朝八百年。”
話說子牙斬了白猿,收了法寶,眾門人問曰:“如何此寶能治此巨怪也?”
子牙對眾人曰:“此寶乃在破萬仙陣時,蒙陸壓老師傳授與我,言後有用他處,今日果然。大抵此寶,乃用 鐵修煉,采日月精華,奪天地秀氣,顛倒五行。至工夫圖滿,如黃芽白雪,結成此寶,名曰飛刀。此物有頭有眼,眼 有兩道白光,能釘人仙妖魅泥丸宮的元神,縱有變化,不能逃走;那白光頂上,如風輪轉一般,只一二轉,其頭自然落地。前次斬余元,即此寶也。”眾人無不驚嘆,乃武王之洪福,故有此寶來克治之耳。
不言子牙斬了白猿。且說殷破敗、雷開敗回朝歌,面見紂王,備言;“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復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面,全軍覆沒,臣等只得逃回。今天下諸侯,齊集孟津,旌旗蔽日,殺氣籠罩數百里;望陛下早安社稷為重,不可令諸侯至城下,那時救解遲矣。”
紂王著忙,急急設朝,問兩班文武曰:“今周兵猖獗,如何救解?”
眾官鉗口不言,有中大夫飛廉出班奏曰:“今陛下頒行旨意,張掛朝歌四門,如能破得周兵,能斬將奪旗者,官封一品。又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況魯仁傑才兼文武,令彼調圍營人馬,訓練精銳,以待敵軍,嚴備守城之具,堅守勿戰,以老其師。今諸侯遠來,利在速戰,一不與戰,以待彼糧盡,彼不戰自走,乘其亂以破之,天下諸侯雖眾,未有不敗者也,此為上策。”
紂王曰:“卿言甚善。”隨傳旨忘,張掛各門,一面令魯仁傑操漁士卒,修理攻守之具不表。
且說金吒、木吒,別了子牙,兄弟二人在路商議。
金吒曰:“我二人奉姜元帥將令,來救東伯侯姜文煥進關。若與竇榮大戰,恐不利也;我和你假扮道者,詐進遊魂關,反去協切竇榮,於中用事,使彼不疑;然後應外合,一陣成功,何為不美?”
木吒曰:“長兄言得甚善。”二人呀咐使命,領人馬先去報知姜文煥:“我兄弟二人,隨後就來。”使命領人馬去訖。
金、木二吒,隨借土遁,落在關內,逕至帥府前。
金吒曰:“門上的,傳與你元帥得知,海外有鍊氣士求見。”
門官不敢隱諱,急至殿前啟曰:“府外有二道者,口稱海外之士,要見老爺。”
竇榮聽說,傳令請來。
二人逕至檐前,打稽首曰:“老將軍!貧道稽首了。”
竇榮曰:“道者請了!道者此來,有何見諭?”
金吒曰:“貧道二人,乃東海蓬萊島鍊氣散人孫德、徐仁是也。方才我兄弟,偶爾閒遊湖海,從此經過,因見姜文煥欲進此關,同孟津會合天下諸家,以伐當今天子。此是姜尚大逆不道,以惑之言,挑釁二天下諸侯,致生民海宇騰沸;此天下之叛臣,人人得而誅之者也。我弟兄昨觀乾象,湯氣正旺,姜尚等徒苦生靈耳。我兄弟願助一臂之力,助將軍先拾姜文煥,解往朝歌,然後以得勝之兵,掩諸侯之後;出其不意,彼前後受敵,一戰乃可擒耳。正所謂迅雷不及掩耳,成此不世之功也。但貧道出家之人,故不當以兵戈為事,因偶然不平,故向將軍道之,幸毋以未同之言見誚可也;乞將軍思之。”
竇榮聽罷,沈吟不語,傍有副將姚忠厲聲大呼曰,“主將切不可信此術士之言,姜尚門下,方士甚多,是非何足以辨?前日聞報孟津有六百諸侯,助那姬發;今見主將阻住來兵,不能會合孟津。姜尚故將此二人,假作雲遊之士,詐投麾下,為 應外合之計;主將不可不察,毋得輕信,以墮其計。”
金吒聽罷,大笑不止,回首謂木吒曰:“道友!不出汝之所料。”
金吒復向竇榮曰:“此位將軍之言甚是。此時龍蛇混雜,是非莫辨,安知我輩不是姜尚之所使耳?在將軍不得不疑。貧道此來,雖是雲遊,其中尚有緣因;吾師叔在萬仙陣,死於姜尚之手,屢欲思報此恨,為獨力難持,不能向前。今此來特假將軍之兵,上為朝廷立功,下以報天倫私怨,中為將軍效一臂之勞,豈有他心?既將軍有猜疑之念,貧道又何必在此瑣屑也?但剖明我等一點血誠,自當告退。”道罷抽身就走,撫掌大笑而出。
竇榮聽罷金吒之言,見如此光景,天下該多少道者,乃自沈思曰:“伐西岐,姜尚門下雖多,海外高人不少,豈得恰好這兩個,就是姜尚門人?況我關內之兵將甚多,若只是這兩個,也做不得什麼事,如何反疑惑他。據吾看他意思,是個有道之士;況且來意至誠,不可錯過。這軍政官趕去,速請道者回來。”正是:
武王洪福摧無道,致令金吒建大功。
話說軍政官趕上金、木二吒,大叫曰:“二位師父!我老爺有請。”
金吒回頭,看見有人來請,對使者正色言曰:“皇天后土,實鑒我心,我將天下諸侯之首,送與你家老爺;你老爺辭而不受,信偏將之疑,使我蒙不智之恥,如今我斷不回去。”
軍政官苦苦一把不放,言曰:“師父若不回去,我也不敢去見老爺。”
木吒曰:“道兄!竇將軍既來請俺回去,看他怎樣待我們?若重我等,我們就替他行事;如不重我等,我們再去不遲。”金吒方勉強應允,二人回至府前。
軍政官先進府通報,竇榮命快請來,二人進府,復見竇榮。
竇榮忙降階迎接,慰之曰:“不才與師父,素無一面,況兵戈相竟,關防難稽,在不才副將不得不疑;只不才見識淺薄,不能立決,多有得罪於長者,幸毋過責,不勝頂戴。今姜尚眾兵孟津,人心搖撼,姜文煥在城下,日夜攻打,不識將何計可解天下之倒懸,擒其渠魁,殄其羽黨?令萬姓安堵,望老師明以教我,不才無不聽命。”
金吒曰:“據貧道愚見,今姜尚拒敵孟津:雖有諸侯數百,不過烏合之眾,人各一心,久自離敖。只姜文煥兵臨城下,不必以力戰,當以計擒之,其協從諸侯,不戰而自走也。然後以得勝之師,掩孟津之後,姜尚雖能,安得預為之計哉?彼所侍者,天下諸侯,而眾諸侯一聞姜文煥東路被擒,挫其鋒銳,彼眾人自然瓦解;乘其離而戰之,此萬全之功也。”
竇榮聞言大喜,慌忙請坐,命左右:“排酒上來。”
金、木二吒曰:“貧道持齋,並不用酒食。”隨在殿前蒲團而坐,竇榮亦不敢強,一夕晚景已過。
次日,竇榮升殿,與眾將議事。忽報:“東伯侯遣將搦戰。”
竇榮對金、木二吒曰:“今東伯侯在城下搦戰,不識二位師父,作何計以破之?”
金吒曰:“貧道既來,今日先出去見一陣,看其何如,然後以計擒之。”道罷,忙起身提劍在手,對竇榮曰:“借老將軍捆綁手隨吾壓陣,好去拿人。”
竇榮聽罷大喜,忙傳令擺隊伍,吾自去壓陣。
關內炮聲響,三軍吶喊,開放關門,一對旗搖,金吒提劍而來。怎見得?正是:
竇榮錯認三山客,咫尺遊魂關屬周。
話說金吒出關,見東伯侯旗門腳下,一員大將,金甲紅袍,走馬軍前大呼曰:“來此道者,先試吾利刃也上”
金吒曰:“爾是何人,早通名來?”
來者答曰:“吾乃東伯侯麾下總兵官馬兆是也。道者何人?”
金吒曰:“貧道是東海散人孫德,因見成湯旺氣正盛,天下諸侯,無故造反。吾偶閒遊東土,見姜文煥屢戰,多年塗炭,吾心不忍,特發慈悲,擒拿渠魁,剿滅群虜,以救眾生;汝等知命,可倒戈納降,倘館待汝等以不死。如若半字含糊,你立成齏粉。”言罷縱步綽劍,來取馬兆。馬兆手中刀急架來迎,怎見金吒與馬兆一場大戰?
有詩為證。詩曰:
“紛紛戈甲向金城,文煥專征正未平;不是金吒施妙策,遊魂安得渡東兵?”
話說金吒大戰馬兆,步馬相交,有二三十合,金吒祭起遁龍樁,一聲響將馬兆遁住。竇榮揮動干戈,一齊衝殺,東兵力戰不住,大敗而走。金吒命左右將馬兆拿下,與竇榮掌得勝鼓進關。
竇榮升殿坐下,金吒坐在一傍,竇榮命左右:“將馬兆推來。”眾軍士把馬兆擁至殿前,馬兆立而不跪。
竇榮喝曰:“匹夫!既被吾擒,如何尚自抗禮?”
馬兆大怒罵曰:“吾被妖道邪術遭擒,豈有屈膝於你無名鼠輩?一死何足惜,當速正典刑,不必多說。”
竇榮喝令推出斬之。金吒曰:“不可,待吾擒了姜文煥,一齊解往朝歌,以法歸朝廷,足見老將軍不世之功,非虛冒之績,不成兩美哉?又何必責此偏將耳。”
竇榮見金吒如此手段,說話有理,便倚為腹心,隨傳令將馬兆囚在府內不表。
且說東伯侯姜文煥聞報金吒將馬兆拿去,姜文煥大喜,進關只在咫尺耳。
次日,姜文煥布開大隊,排列三軍,鼓聲大振,殺氣迷空,來關下搦戰。
哨馬報入關中,竇榮忙問金、本二吒曰:“二位老師!姜文煥親自臨陣,將何計以擒之?則功勞不小。”
金、木二吒慨然應曰:“貧道此來,單為將軍早定東兵,不負俺兄弟下山一場。”隨即提劍在手,出關來迎敵。只見東伯侯姜文煥一馬當先,左右分大小眾將,怎生打扮?有贊為證:
頂上盔攢六瓣,黃金甲鎖子絆;大紅袍團龍貫,護心鏡精光煥。白玉帶玲花獻,勒甲絛飄紅煥;虎眼鞭龍尾伴,方楞鐧 鐵煅。胭脂馬毛如彪,斬將刀如飛電;千戰千蠃東伯侯,文煥姓姜千古贊。
話說金、木二吒大呼曰:“反臣慢來!”
姜文煥曰:“妖道通名!”
金吒答曰:“吾乃東海散人孫德、徐仁是也。爾等不守臣節,妄生事端,欺主反叛,戕害生靈,是自取覆宗滅祀之禍;可速倒戈,免使後悔。”
姜文煥大罵曰:“潑道無知,仗妖術擒吾大將;今又巧言惑眾,這番拿你,定碎屍以泄馬兆之恨。”催開馬使手中刀,飛來直取金吒,手中劍劈面交還,步馬相交,有七八回合。姜文煥撥馬便走,金、木二吒,隨後趕來;約有一箭之地,金吒對東伯侯曰:“今夜二更,賢侯可引兵殺至關外,吾等乘機獻關便了。”
姜文煥謝畢,掛下鋼刀,回馬一箭射來;金、木二吒把手中劍,往上一挑,將箭撥落在地。
金吒大罵曰:“奸賊敢暗放吾一箭也,吾且暫回,明日定拿你,以報一箭之恨。”
金、木二吒回關,來見竇榮。
竇榮問曰:“老師為何不用寶貝伏之?”
金吒答曰:“貧道方欲祭此寶,不意那匹夫撥馬就走。貧道趕去擒之,反被他射了一箭,待貧道明日以法除之。”
三人正在後面議論,忽報:“後面夫人上殿。”
金、木二吒,一見夫人上殿,忙向前稽首。
夫人問竇榮曰:“此二位道者何來?”
竇榮曰:“此二位道者,乃東海散人孫德、徐仁是也。今特來助吾,共破姜文煥:前日臨陣,擒獲馬兆,待明日用法寶擒獲姜文煥等,以得勝之師,掩襲姜尚之後,此長驅莫能御之策,成不世之功也。”
夫人笑曰:“老將軍事不可不慮,謀不可不周,不可以一朝之言,傾心相信,倘事生不測,急切難防,其事不小,望將軍當慎重其事。古云:‘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願將軍詳察。”
金、木二吒曰:“竇將軍在上,夫人之疑,大似有理;我二人又何必在此,多生此一番枝節耶?即此告辭。”金、木二吒言畢,轉身就走。
竇榮扯住金、木二吒曰:“老師休怪,我夫人雖系女流,亦善於用兵,頗知兵法;他不知老師實心為紂,乃以方士目之,恐其中有誤耳。老師幸無嗔怪,合不才陪罪,俟破敵之日,不才自有重報。”
金吒正色言曰:“貧道一點為紂真心,惟天地可表;今夫人相疑,吾兄弟飄然而去,又難禁老將軍一段熱心相待。只等明日擒了姜文煥,方知吾等一段血誠,只恐夫人難與貧道相見耳。”夫人不覺慚謝而退。
竇榮與金吒議曰:“不知老師將何法,明日擒此反臣,以釋群疑,以暢眾懷?”
金、木二吒曰:“明日交兵,當祭吾寶,定擒姜文煥。文煥被擒,余者自然瓦解;然後往孟津會兵,以擒姜子牙,可解諸侯之兵。”
竇榮聽說大喜,回內室安息。
金、木二吒靜坐殿上,將至二更,只聽關外喊聲大振,炮響連天,金鼓大作,殺至關下,架炮攻打;有中軍官敲雲板,急報竇榮。
竇榮忙出殿,聚眾將上關,有夫人撒地娘子,披掛提刀而出。
金吒對竇榮曰:“今姜文煥恃勇,乘夜提兵攻城,出我等之不意;我等不若將計就計,齊出掩殺,待貧道用法寶擒之,可以一陣成功,早早奏捷。夫人可與吾道弟謹守城池,毋使他虞。”夫人聽罷,滿口應允:“道者之言甚是有理,我與此位守關,你與此位出敵;我自料理城上,乘此黑夜,可以成功也。”正是:
文煥攻關歸呂望,金吒設計滅成湯。
話說竇榮聽金吒之言,整頓眾將士,方欲出關,有夫人言曰:“夤夜交兵,須要謹慎,毋得貪戰,務要見機,不得落他圈套,將軍謹記謹記!”
看官,這是徹地夫人留心防之,恐此位道者有變,故此叮嚀囑附耳。
金吒見夫人言語真切,乃以目送情與木吒,木吒已解其意,只在臨機應變而已;亦以目兩相關會,隨同徹地夫人,在關上駐札防衛。
只見竇榮開門,把人馬衝出,竇榮在門腳下,見姜文煥沖至軍前:竇榮大喝曰:“反臣今日休矣!”
姜文煥也不答話,仗手中刀,直取竇榮。竇榮以手中刀赴面交還,二馬相交,雙刀並舉。怎見得?有詩為證:
“殺氣騰騰燭九天,將軍血戰苦相煎;扶王心血垂千古,為國丹心敕萬年。文煥歸周扶帝業,竇榮盡節喪黃泉;誰知運際風雲會,八百昌期兆已先。”
話說竇榮揮動眾將,兩軍混戰,只殺得天愁地暗,鬼哭神嚎,刀槍響 ,斧劍齊鳴;喊殺之聲振地,燈籠火把,如同白晝,人馬凶勇,似海翻江沸。且言金吒縱鞭,在軍中混戰,看見東伯侯,帶領二百鎮諸侯,圍將上來;金吒急祭起遁龍樁,一聲響,先將竇榮遁住。不知老將軍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金吒與黃兒

黃兒和金吒既不像大姐和食神一樣守候千年,也不像七妹和董永那樣生死相許,他們的相遇純屬偶然。如果說他們有關係,那就是黃兒對金吒的父親李天王的一點點恨,因為李天王奉命追捕紫兒。
他們可以說是一見鍾情。為了紫兒的靈石他們大打出手,只見一個金槍揮動,一個絲帶亂舞,為救兔子黃兒受傷,在她倒下的瞬間金吒也奔了過去。他心亂如麻,為救黃兒自剔仙骨,化身“金麒”照顧黃兒細心無比,這期間兩個人最快樂!
黃兒尋姐妹金吒不放心跟蹤她。黃兒遇險,金吒自斷一臂,只為救黃兒。“要抓我們一起被抓,要死我們一起死”。看著受傷的金吒,黃兒心中必定感動無比感動。做飯,洗衣,熬藥等等,這大概是天庭三公主從沒有做過的事吧!當靈石為金吒,要知道失去靈石就法力全無,永不得回天啊!可甦醒的金吒卻以“天規”約束自己,拒不領情還不告而別。
心有靈犀,黃兒順利找到金吒卻巨石封洞,閉門苦煉。但他聽到黃兒的叫聲就飛似的奔了出去。“你搞什麼鬼?”“我沒搞鬼啊,肩膀到現在還疼呢!”看著撒嬌的黃兒和微笑的金吒,我就明白姻緣線早已把他們系在一起,永不分離!
“有危險你還去。”“因為有你我才敢去啊!”這大概是黃兒未被姐妹,父母所發現的溫柔吧!回到紫兒家中,黃兒為金吒和姐妹鬧彆扭。金吒見父親,父親責問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怎么可以?”金吒無言。為了心愛的女孩他無怨無悔。可長期的忠孝使他欺騙了幾位公主。看著黃兒暈厥在地,他心急如焚。寶塔中黃兒的一番話使金吒這個向來孝順的孩子歸還靈石並吐露秘密,他只為了黃兒。寶塔毀了,他奮不顧身去救沒有靈石而亂飄的黃兒。
黃兒生氣地和金吒爭吵(大概是他們第一次有不和)。匆匆離去卻差點滑下去,又是金吒救了她。背她回家,黃兒拒不領情兩人還是鬧矛盾。金吒為此連食神做的飯都沒吃。黃兒卻以自殺相威脅,我們看到了這位剛強的女子最脆弱的一面。她愛之深,恨之切,她接受不了金吒欺騙的事實。終於,金吒“借花傳情”感動了黃兒,她笑而不露。“我不對天發誓,也不對地發誓,只對我的心發誓”一句話道出了款款深情。但是,李天王卻又出現了(這李天王總是在最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金吒是“忠孝難兩全”,被逼自殺,“希望你不要記恨金吒”是金吒自殺前最後一句話,希望黃兒原諒他。
黃兒追悔莫及,不遠千里到金吒師傅麒麟子處,希望他能救活金吒。“我要他醒來第一個看到的人就是我。”黃兒實現了她的諾言,原諒了金吒,兩人快樂地相處著。李天王來看金吒。聽著,看著就明白金吒和黃兒定會相守,開心地微笑了。
“金吒你尚缺一條臂膀卻往哪裡去?”“師父,孩兒要去取一件比臂膀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黃兒的靈石。金吒把她的靈石看得比自己還重,可見用情之深。
當鋪外,兩個人第一次牽手注定他們今生永遠在一起。
天罡湖上,在黃兒將被收走時,金吒死死的抓住了黃兒的手。當得知陰蝕王收的是自己,黃兒大叫金吒放手,她不希望金吒和自己一起受苦。可金吒依舊死死不放,這是無聲的承諾——他們永不分離。於是兩個人一起被吸入魔盒。
擺平陰蝕王后,金吒看著蓋著紅蓋頭的黃兒,不禁說了句“黃兒,你真美!”
這是發自內心的讚美,或許黃兒並不是最美麗的,但在金吒眼中,她永遠最完美!
黃兒和金吒是受苦最多也是最堅強的仙侶。
真可謂是——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人物事件

宋朝末年,北方的金國逐漸強大,完顏阿骨達統一草原後,產生覬覦中原之心。金兵屢犯宋朝,燒殺搶奪,無所不為。擄得徽欽二宗之後,趙構被迫南遷建立南宋。從此金兵更是氣焰囂張,有一氣吞併南宋之心。當時身為天神的金吒看到下界這凡情景,非常氣憤,早有幫助宋軍,替天行道的念頭;但是由於姜子牙封神之後,玉皇大帝看到眾神插手人間之事竟然又把人間之爭引向天庭,把天庭也弄得硝煙瀰漫。玉皇大帝想起女媧大神臨行時的囑託,不許天神插手人間爭鬥。於是就此規定天神都不得參與人間爭鬥,一經發現驅出天庭,做滅掉靈魂處理的嚴刑。金吒有心下凡拯救百姓於水火,卻礙於上天誡律森嚴不敢輕越雷池半步。有一天,正趕上金吒要到人間替換赤腳大仙巡界,查看人間情況,有沒有妖孽為匪作歹的情況發生,然而鬼使神差,他竟投胎到江南名宦李家,起名李茂春。
要想神不知,除非己莫為。雖然玉皇大帝統領三界後,各方天帝相安無事,但是他們還是經常惦記他們原來管轄的人間區域,惟恐自己人吃虧。只要人間有風吹草動,立即警覺四起,報告玉帝。金吒作為天界大神,投胎凡間自有不同天象,當時就被北方天帝察覺。
於是北方天帝上天奏報玉帝,“好像有天神下凡參與人間的爭鬥,請玉帝查個祥實。”玉帝聽北方天帝上報,不敢怠慢,擔心這件事處理不好,波及上天安寧,立即派太上老君下凡調查實情。查實之後一定從嚴從快處理。
太上老君來到凡間左查右訪,弄了半年也沒調查出個所以然來。原來每次天神到人間巡界,為了怕人間的妖孽發現自己。他們都要根據巡界的天數,吃不同量可以隱去仙氣的隱仙丹。金吒這一次也不例外,為了隱秘自己的行蹤,他也吃了玉帝給他的隱仙丹。當然太上老君沒法找到任何蹤影。
無奈,太上老君只好返回天庭向玉帝交旨,把調查的情況一五一十作了詳細匯報。玉帝心想,這一定是北方天帝看到自己管轄的北方人類占有優勢害怕天神相助南方對他所轄子民不利,神經緊張造成視覺錯亂。象這樣的事天庭是屢屢發生,都以不了了之而告終。玉帝想這次一定又是空穴來風,既然太上老君沒有發現異常,也就把這事放在一邊淡忘過去。
由於隱仙丹的作用,金吒從小到大與普通人沒有什麼異同,只是李家時代兵家出身,所以金吒從小也學的一身非凡武藝,長大後投軍從戎於韓世忠門下,轉戰於抗金前線。
轉眼人間20年過去,也就是天上的20天,金吒也在人間娶妻生子。由於歸天期限臨近,金吒服用的隱仙丹效用開始慢慢減退,金吒的非凡能力也不斷顯現,仙氣漸露。此時金國大帥兀朮帶領10萬大軍大舉犯宋,得勝後想回軍北撤,休整軍隊來年再犯。等兀朮率領的10萬大軍來到黃天盪,正巧遭遇韓世忠率領的8000水軍攔截。金吒獨率1000名勇士作為先鋒隊,硬是將兀朮10萬大軍阻在黃天盪不能前進半步。

相關武器

是明朝小說封神榜中的法器,由文殊廣法天尊煉製成,未使用時是一根三四寸的木棍帶三個鐵環,一旦用起此寶時威力無比。往地下一扔,迎風就長,長到三丈多高。三個鐵環變成三個鐵圈。可以把好幾個人一同扣住,三個鐵圈一個扣在脖子上,一個扣在腰上,剩下的扣在腳脖子上,越動越緊。曾扣過哪吒。後傳給金吒

相關人物

托塔天王

《封神演義》﹑《西遊記》均有托塔天王李靖,謂系哪吒之父。《水滸傳》有托塔天王晁蓋,則借作綽號。佛教中的北方多聞天王,梵名毗沙門,為佛教的護法天神和賜福天神,管領羅剎﹑夜叉,掌擎舍利塔,故俗稱托塔天王。唐宋時,敕諸府州軍建天王堂祀之。元時建東南西北旗,繪其像於旗上。

哪吒

哪吒(né zhā),神話人物,一個頂天立地的神話英雄,一個躍然於書本上的民間傳說。活躍於明代古典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哪吒又作那吒,源於元代《三教搜神大全》。也有說哪吒很可能是源自於古波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