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章疊句

重章疊句

重章疊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覆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 是詩歌的一種常見手法。重章疊句運用的好,能讓人賞心悅目,過目難忘。不斷重複的形式,讓人想到歌詞中那隻圍繞著牡丹f飛來飛去找不到方向的鳳凰,最後,我分不清那鏇來鏇去,鏇去鏇來的,究竟是音樂,是歌詞,還是鳳凰……只感到鳳凰的痴情和悲傷在胸中不斷迴蕩。 采采芣芑,薄言袺之。清人方玉潤說:“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忽斷忽續。

表達效果

這種手法具有迴環反覆的表達效果與音韻美、意境美、含蓄美。

在內容和主題上:深化意境,渲染氣氛,強化感情,突出主題

在詩歌表現力上: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迴環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委婉而深長的韻味。

簡介

重章疊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覆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

重章疊句運用的好,能讓人賞心悅目,過目難忘。李敖有句豪言說,五百年內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三個“李敖”重疊在一起,富有韻味,可以說是重章疊句運用的典範。不論在古代,現代,還是在外國詩歌中,重章疊句都有著廣泛的運用,為詩歌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詩經】

蘇陽的專輯《賢良》中有一首《鳳凰》,“妹妹是牡丹啊花園裡長,哥哥是那天上的鳳凰,鏇來鏇去沒有方向,吊死在那顆牡丹的樹上。”四句歌詞,配上蘇陽帶有極其落魄氣質的嗓音反覆吟唱,很悲涼,當時就聽得我心都碎了。不斷重複的形式,讓人想到歌詞中那隻圍繞著牡丹f飛來飛去找不到方向的鳳凰,最後,我分不清那鏇來鏇去,鏇去鏇來的,究竟是音樂,是歌詞,還是鳳凰……只感到鳳凰的痴情和悲傷在胸中不斷迴蕩。

重章疊句在詩歌中運用得十分廣泛,是詩歌的一種表現手法,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間只更換相應的幾個字,反覆詠唱。作用在於加深印象,渲染氣氛,深化詩的主體,增強詩的音樂性和節奏感,使感情得到盡情的抒發。疊句就是意義相同的句子前後呼應地重疊。它常常用於表現人物的一種迴環往復的強烈感情,給人以“百轉千回”、“繞樑三日”的感受。疊句運用得好,可以使作品產生強烈的藝術魅力。蘇陽《鳳凰》一曲,無疑是重章疊句這一手法成功運用的範例。

範文

在我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的作品中,常常採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即重複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嘆的效果。這是歌謠的一種特點,可以藉此強化感情的抒發,在《國風》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而在《頌》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詩中幾乎沒有。舉一個《詩經》中典型的例子,如《周南·芣芑》:

采采芣芑,薄言采之。采采芣芑,薄言有之。

采采芣芑,薄言掇之。采采芣芑,薄言捋之。

采采芣芑,薄言袺之。采采芣芑,薄言襭之。

參考譯文:

采了又采車前子,

采呀快去采了來。

采了又采車前子,

采呀快快采起來。

采了又采車前子,

一枝一枝拾起來。

采了又采車前子,

一把一把捋下來。

采了又采車前子,

提著衣襟兜起來。

采了又采車前子,

別好衣襟兜回來。

全篇三章十二句,只變動了六個動詞,不但寫出採摘的過程,而且通過不斷重複的韻律,表現出生動活潑的氣氛,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清人方玉潤說:“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忽斷忽續。”(《〈詩經〉原始》)這么說也許多了一些想像,但疊章重句的美感,確實是很動人的。四言詩衰微後,這種形式也被捐棄,只能偶一見之。倒是在現代詩歌中,又常看到這種情況,例如上面提到的蘇陽的歌曲《鳳凰》。這說不上“影響”,卻有古今相通之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