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巴縣中學

重慶市巴縣中學

重慶市巴縣中學,創建於 1907 年,是原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位於重慶市巴南區政府所在地魚洞,是原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重慶直轄後首批確認的重點中學。學校占地 130000 多平方米,有近 90 個教學班, 5000 多名在校學生,教職工 400 餘人。

總結百年辦學歷史,前瞻新世紀教育發展,巴縣中學提出了“讓每一個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辦學理念。學校順應時代、與時俱進,堅持“苦學力行,求是求新”的校訓, 發揚“尚道、精業”的教風,營造“宏志、博學、強體、踐行”的學風和“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在公平、民主的環境中,以開放的精神和包容的胸懷,保護和珍愛學生的童心、童趣、童真,著眼學生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科技思想的培養,讓深厚的傳統文化作學生生命的底色,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協調、有個性、可持續地發展。

學校特色

重慶市巴縣中學校園全景

科技特色教育成績斐然

巴縣中學結合學校獨特的地域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培養科學實踐能力,先後投資近 5000 萬元建成了 18000 平方米的全市規格最高、功能最全的科技館,內設天象廳、天文台、天文知識展覽館、科技互動大廳、動物標本陳列室、萬能車床室、陶藝製作室、汽車展室、機車展室、機器人活動室、車模活動室、生態植物園、信息技術中心等。學校科技館被巴南區委、區政府命名為“科普教育基地”,被重慶市科協命名為“重慶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學校以科技館為主要陣地,通過聘請校外專家,加強與重大、區科協等科研機構合作,走學校與社區聯合的道路,建立了“大手拉小手”的科技教育模式,並通過校內組建各種發明創造協會、舉行科技活動月、開展與科技教育辦學特色相關的課題研究等形式來凸顯科技教育的辦學特色。為充實學校科技教師隊伍,學校還聘請包括重慶大學在內的 13 位教授(其中有三位院士)作為校外科技輔導導師。王鵬、韓雲曉兩位同學的發明分別獲得國家專利;在重慶市第六屆高交會“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創造發明“欹器”、“神奇的光導”、“鎖的結構”分別榮獲一等獎和兩個二等獎;實踐活動方案“走進自然”榮獲三等獎;科幻繪畫《知識輸入器》、《赤潮清除器》榮獲一等獎、三等獎。高 2007 級“炮製超級泡泡”研究小組在參加重慶市首屆中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中榮獲一等獎。巴縣中學“科技教育”教育取得的突出成績,在市內外產生了良好影響。

重慶市巴縣中學知識攀登雕塑

科研育名師課題出人才

巴縣中學堅持實施“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科研育名師、科研出人才”的發展戰略,教育科研穩步推進,構建了骨幹研究與全員研究相結合、專題研究與一般研究相結合的科研模式,形了組組有課題,人人搞研究,項項出成果的“群學、群研、群績”科研態勢。

近年來,學校先後承擔了 8 個國家級子課題和市級獨立課題的研究,先後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 200 余篇,獲市級以上表彰及榮譽稱號 30 餘人,獲市級以上教改科研成果獎 30 餘項,青年教師在基本功大賽中,獲國家級或市級一等獎達 20 多人。建立了以校史文化、巴渝文化、長江文化、名人文化的研究和開發為主的校本課程體系。

開放辦學廣泛交流

學校高度重視對外教育交流。英國美國加拿大芬蘭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義大利等國學者先後來校進行學習交流。學校參與AFS 項目,與國外學校互派學生交流學習。學校與英國Dixie學校結為友好學校,兩校師生每年互訪交流,促進了兩校的共同進步與發展。經國務院外專局批准,學校取得了直接聘請外國專家的資格,常年聘有外籍教師住校執教。

學校也重視國內學校的交流,參加了全國部分省市實驗中學、重點中學聯合體,發起成立了重慶市重點中學六校聯合體,組織了巴南區教學聯合體。聯合體學校坦誠的進行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的理論及方法的探討與交流,促進了學校及地區教育的發展。

學校榮譽

重慶市巴縣中學校訓石

教育教學質量位居前列

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近年來,各種競賽喜獲佳績:在全國高中數學、物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有 13 名學生獲得全國一等獎, 46 人獲得二等獎, 68 人獲得三等獎,獲獎人數居全市前列。邱賡被評為重慶市十佳中學生。歷年高考上線率穩定在 97% 以上, 2007 年中考聯招上線率近 80% ,居全市前列。每年都有多人升入北大、清華等名校, 2007 年盧波、劉鏈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張建、劉軼被清華大學錄取,另有多名同學被浙江大學、中國人大等著名高校錄取。學校空軍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建成以來, 已有 61 人考入空軍飛行學院, 40 餘人考入民航飛行學院

學校藝術節、英語周、文學社運動會夏令營、科技活動月的活動異彩紛呈。舞蹈《春風又綠》、《無垠地平線》榮獲重慶第二屆、第三屆學生藝術節一等獎。校田徑隊榮獲重慶市第一、二、三屆中學田徑運動會團 體總分第一、第二、第三名和男子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2005 年第三屆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中我校 4 × 100 男子接力賽中榮獲冠軍。校女子籃球隊在 2003 年與 2005 年的全國女子籃球賽中分別榮獲亞軍和第 7 名的好成績。校本課程、研究性學習取得突出成績,多次為全市提供觀摩現場,並兩次獲重慶市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一等獎。

直轄十年繼往開來創輝煌

重慶直轄以來,學校以創“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中華名校'”為辦學目標,切實加強軟硬體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學校擁有 400 米 標準橡膠田徑運動場、足球場和 50 米 標準游泳池及體育館、健身房,擁有 7000 平方米的學生食堂和 25000 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擁有全國一流的科技館,藏書 16 萬冊的圖書館, 1000 兆校園網實現了班班通、室室通,聲像閱覽室和理、化、生實驗室均達國家雙 I 類標準。

學校現有在職中學研究員 4 名,特級教師 5 名,中高級以上職稱教師 150 余名,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 70 余名,獲國家級榮譽稱號的有 7 人,獲省(市)級榮譽稱號的有 20 餘人。

直轄以來,巴縣中學先後榮獲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學校”、“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全民健身先進集體”、“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 “五四紅旗團委”、“綠色學校”、“中學生體育協會田徑分會先進會員學校”等多個光榮稱號;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女籃、田徑)試點校”、“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創造教育實驗基地”;被教育部、公安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確定為重慶市惟一的“空軍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確定為“成都軍區國防生源基地”,被中央教科所評為“走向新世紀特色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批准成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2000 年學校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大典》。 2007 年,作為重慶市中學代表,被國家教育部、人事部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近年來,學校獲重慶市“文明單位”、“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教學質量優秀獎”、“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藝術教育示範校”、“依法治校示範校”、“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校務公開先進集體”、“園林式單位”、“信息技術示範學校”、“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站在巴縣中學校園那全市獨有的觀江藝術長廊上,滾滾長江奔來眼底,滔滔神韻盡蓄胸中。看今朝,巴縣中學正闊步走在質量立校、特色辦校、仁德理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名師揚校的道路上,致力於教有特點、學有特長、校有特色,立志辦一流名校,育現代人才, 光大百年懿範,普傳萬古新篇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