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仇鉞

《酬仇鉞》是明代馮清的作品。

作品原文

酬仇鉞(並序)
正德庚午,寧夏值逆賊何錦等之變,毒延上下。先游擊將軍仇公鉞乃能用計取捷,不日平之。皇上褒崇,進爵鹹寧伯,蓋酬不世之功也。噫!戡定禍亂,仇公豈在古名將之下耶?是用表章以勵後世。
速亡賊子釁當年,怒奮神人沸百川。
為念蒼生忠貫日,不勞赤刃力回天②。
簪纓繼世君恩重③,勳業騰芳國史傳。
天理民彝誰不具④,鹹寧未許讓凌煙⑤。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弘治寧夏新志》(《嘉靖寧夏新志》《萬曆朔方新志》亦收錄此詩)。據《寧夏新志》載:“仇鉞,寧夏前衛(仇)理之子。善射,長於督兵,虜賊知名。正德五年,何錦等糾宗藩謀為不軌,鉞用計平之。於時不擾兵戈,不勞饋餉,惠及一鎮。功冠一時。夏人立生祠祀之。封鹹寧伯。後平河南流賊,立生祠者十餘處,進爵鹹寧侯。”原詩有序無詩題,此題系注者所加。
②不勞赤刃力回天:仇鉞聞變,率兵出玉泉營,朱寘鐇反遣人招還,奪其軍,鉞單騎歸第,佯稱病,不久誘殺周昂,擒獲寘鐇等,叛亂遂平。
③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用來把冠固著在頭上。後遂藉以指高官顯宦。
④天理:天道;天性,後來也指良心。民彝:猶人倫。舊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倫理道德準則。彝,常理,法理,如彝訓(指長輩對後輩的日常訓誨)。
⑤鹹寧:仇鉞被封鹹寧伯,後又進爵鹹寧侯。凌煙:即凌煙閣。封建王朝為表章功臣而建的高閣。繪有功臣圖像。

作者簡介

馮清,明代大臣。別號濯庵,順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籍,浙江餘姚縣人。弘治癸丑(1493年)進士。正德七年(1515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九年夏,升戶部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總督三邊軍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