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

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

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alcoholic peripheral neuropathy)為長期飲酒引起的一種最常見的併發症,多發生於長期酗酒每天達100g的患者。臨床上也稱為慢性酒中毒性多發性神經病(polyneuropathy caused by chronic alcoholism)是慢性酒中毒較常見的併發症。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均可受累。一般發生於慢性酒中毒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後10年左右,發病率約占慢性酒中毒患者的34%。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

日本酒依賴者占全國人口的16.9‰,美國35%、急診10%的門診病人與酒中毒有關。美國、德國英國瑞士、瑞典和丹麥等國慢性酒中毒終生患病率男性約5%,女性為0.1%~1%(Goodwin 1989)。

國內尚未查到全面的發病率統計學資料。1990年中國10城市流行病學調查慢性酒中毒的終生患病率為3.7%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病因

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乙醇
主要病因為酒精的神經毒性作用及維生素B1缺乏,維生素B2、B6、B12、葉酸煙酸和泛酸等缺乏及代謝障礙也與發病有關。由於酒精飲料每克酒精產生7千卡熱量,而酒中不含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和其他營養成分。因此,酗酒者常表現出明顯的營養缺乏。在營養代謝障礙的同時,乙醇的直接毒性作用也產生了進一步損害,因此,大多數病例可同時具有營養障礙和毒性作用兩方面的損害。

發病機制

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 正常肌電圖
本病與長期飲酒有關無疑,但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有人認為主要由營養缺乏所致,特別是維生素B1缺乏。也有人認為是酒精的直接毒性作用。酒精造成周圍神經損害可能與改變細胞膜脂質通透性和自由基氧化損傷有關。

病變與周圍神經炎相似,典型病理改變是遠端軸突變性和節段性髓鞘脫失,呈逆行性軸突損害。脊髓前角及後根節中神經細胞染色質溶解,骨骼肌呈神經源性萎縮。有的研究提出,酒精中毒患者的自主神經,如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以及腦神經早期也可受損,因而出現相應症狀。
有人指出酒精性周圍神經病首先影響較細的感覺神經纖維,其特點是軸突變性。肌電圖示神經傳導速度正常,繼而引起大纖維節段性脫髓鞘和軸突變性,此時可引起傳導速度減慢。

臨床表現

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
1、患者有長期大量飲酒史,發病多隱襲而緩慢。典型症狀是由四肢末端,尤其是下肢開始,逐漸向近端對稱進展的感覺和運動障礙。

2、患者可先主訴足底有灼痛或麻木、發熱感以及腓腸肌痙攣性疼痛,此為本病的特點。病情進展時可出現下肢無力、“手套和襪套樣”感覺減退。嚴重者可出現足下垂或腕下垂,步行困難甚至四肢對稱性軟癱。檢查可有四肢末端深淺感覺減退,肌無力及肌萎縮,遠端重於近端,下肢重於上肢。肌鬆弛且有壓痛,反射由遠端向近端逐漸減弱或消失,跟腱反射常最先消失。

3、由於酒精中毒時周圍神經對機械性和缺血性損傷更為敏感,一旦受到壓迫或牽拉時,較易出現神經癱瘓,被稱為壓迫性或酒精性壓迫性周圍神經病。因睡眠時上肢極易受壓而引起橈神經癱瘓。下肢在蹲位時腓神經被牽拉和受壓也可引起癱瘓。多在醉酒後或睡醒時急性起病,且多為單一的周圍神經癱瘓。

4、若病變影響自主神經時可有頭暈、失眠、多夢、心慌、多汗、陽痿、直立性低血壓和大小便障礙等,被稱為酒精性自主神經病。若影響腦神經,如視、聽、展、動眼、舌咽和迷走神經等,可出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徵。另外,該病患者尚可有慢性酒中毒的其他表現,如Wernicke-Korsakoff綜合症等。兩手輕度姿勢性震顫者較常見。
5、肌電圖檢查可發現失神經電位,多相電位增多,時程延長,運動單位減少等神經源性損害的特點。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肌電圖改變下肢重於或早於上肢。

併發症:
影響自主神經時可並發頭暈、失眠、多夢、心慌、多汗、陽痿、直立性低血壓和大小便障礙等。

診斷:
根據患者有長期大量飲酒史,結合典型臨床表現,以及肌電圖傳導速度減慢和神經源性損害,一般診斷不難。

鑑別診斷:
主要應與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相鑑別。

檢查

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肌肉萎縮
資料:
一般情況:患者年齡最小34歲,最大65歲,平均52.2歲。50例患者均為男性。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3年。
50例患者中,24例主訴肢體無力,10例主訴肢體麻木,16例主訴肢體無力合併麻木,在這16例中,有6例伴有較明顯的肌肉萎縮。50例患者均有長期大量飲酒史。飲酒時程最短18年,最長45年,平均30.2年。飲酒量以白酒計,每日最少200克,最多500克,平均368.5克。

輔助檢查:

1、腰穿及腦脊液檢查:50例患者均行腰穿檢查。

2、肌電圖檢查:50例患者均出現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其中6例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未引出,剩餘44例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平均衰減28%。36例患者合併出現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平均衰減31%。

3、B超檢查:50例患者均行腹部B超檢查,其中4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臟腫大。

治療

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B族維生素
應立即戒酒,加強營養 給以高蛋白、高熱量、含多種維生素的飲食。藥物可給大劑量維生素B1和其他B族維生素等。可先給50~100mg,肌內注射,1次/d,然後改為口服,同時可給予某些微量元素。早期治療預後尚好,但多數患者恢復較緩慢。有一部分人因繼續飲酒而出現更加嚴重的酒精中毒的表現。有許多疾病可能由酒精的毒性作用引起,但與營養代謝或某些其他因素的因果關係難以肯定。

預防措施

宣傳酒精對人體的危害,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嚴格執行未成年人法,嚴禁未成年人飲酒,加強法律監督。重視和加強酒的精神衛生宣傳,宣傳文明飲酒,不勸酒、不酗酒、不空腹飲酒,治療軀體或精神疾病,避免以酒代藥。提倡用飲料代酒,減少職業原因導致的酒依賴。提倡生產低度酒,控制和禁止生產烈性酒,嚴厲打擊非法造假酒的不法行為。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