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侯書院

鄴侯書院

鄴侯書院,位於南嶽鎮延壽村南煙霞峰,鄴侯書院現存建築系清光緒十六年(1890)邑人陳治與集賢書院山長戴心葵所建,民國年間及新中國建立後均有修葺。

基本信息

鄴侯書院,位於南嶽鎮延壽村南煙霞峰,自半山亭沿原盤山公路而上約2里許即至,又稱“明道山房”、“端居室”,因紀念唐代宰相李泌,故稱。
鄴侯書院鄴侯書院
現存建築系清光緒十六年(1890)邑人陳治與集賢書院山長戴心葵所建,民國年間及新中國建立後均有修葺。鄴侯書院坐北朝南,建築面積200餘平方米;單體石木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無梁架,廡殿頂,蓋黃色琉璃瓦。門上嵌漢白玉橫額,陰刻隸書“鄴侯書院”;門前石柱刻聯“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雲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煙霞”。

基本情況

鄴侯書院在煙霞峰下,原名端居室,是唐朝宰相李泌隱居的地方。據說李泌七歲能寫文章,受到唐玄宗的喜愛。燕國公張說稱他為“奇童”,宰相張九齡呼之為“小友”。天寶十四年(775)安祿山叛唐,攻下長安,玄宗李隆基奔蜀,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即位,是為肅宗。李泌前往謁見,陳述國家成敗的原因,得到信任。但他不想做官,“願以客從”,參議國事。他常常陪著皇帝乘車出入,長安收復後,肅宗回到京城。但中書令崔圓、宦官李輔國專權,他們看到肅宗對李泌重視,就十分嫉妒。李泌怕自己受禍,遂託故請求退隱衡山。皇帝答應了,賜給他隱士衣服,並替他修了房子。他在南嶽除了好神仙道術外,還好讀書。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可見他藏書之多。後來李輔國被誅,代宗立,李泌復出從政。德宗時,位至宰相,封為鄴侯。
李泌死後,其子李繁在南嶽的左側修了個書院紀念他,叫做南嶽書院。南宋時,又被遷到集賢峰下,改為鄴侯書院。到了元代,書院遭到破壞。清乾隆年間(1736-1796),衡山一個知縣在煙霞峰下的李泌故居處,建立了一個義學,仍叫鄴侯書院。
1938年,周恩來同志和郭沫若同志來南嶽工作時,曾到過這裡。郭沫若同志還寫了《登衡山鄴侯書院》的著名詩篇。最後兩句是:“猶有鄴侯遺址在,寇平重上讀書堂。”郭老的詩句真是意味深長。
除鄴侯書院外,南嶽的書院還有宋代的清獻書院文定書院、南軒書院,明代的甘泉書院白沙書院集賢書院寺。這些書院的建立,可以想見當年學風之盛。這對於當時傳播學術思想,促進學術發展,是起過一定的作用的。

相臨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