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縣

鄧縣

鄧縣地處豫鄂邊陲,南扼荊襄,北達京鄭,西倚秦嶺,東鄰新唐,素有“三省雄關”之稱。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鄧縣鄧縣是原名,現叫鄧州.
鄧州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襄盆地中部偏西地區,豫、鄂、陝三省交界部位。全市轄29個鄉鎮、辦事處,578個行政村,152萬人口,其中城鎮人口40萬人,總面積2300平方公里,耕地260萬畝。她以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雄厚的農副產品及礦產資源而成為豫西南一顆璀璨的明珠。

地理狀況

山少崗多平原廣"為鄧州市的地貌特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平均坡降在1/800-1/1200。西部朱連山為全市最高點,海拔469.7米,東南部最低處海拔85米。境內有大小河流29條。較大河流有湍河、刁河、趙河和嚴陵河,分別從北部或西部入境,匯集於東南部,注入白河,流入漢水。河流之間,自然分割成扇形沖積平原,在北部、中部和東部形成大面積肥沃土地。土層深厚,土質為保水保肥性能強的潮土、黃老土和黑老土。屬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受季風轉換影響,寒往暑來,四季更迭分明,溫暖濕潤。年降水量723.8毫米,平均氣溫15.1℃,年平均日照1985.9小時,無霜期平均為229天。

歷史沿革

鄧州市建置較早,歷史悠久。出土文物表明,人類在此定居,距今至少有六千多年,文字記載也有四千多年。約公元前21世紀,夏帝仲康封其子於鄧,始建鄧國。公元前16世紀,鄧為商朝諸侯國之一。周朝初期,鄧為曼姓侯國。公元前678年,楚滅鄧,鄧為楚地。公元前312年,歸韓。公元前301年,秦伐韓,取穰,鄧為秦地。公元前272年,秦置郡縣,以穰為縣,屬南陽郡。漢承秦制,鄧境內有穰、涅陽山都樂城安眾朝陽冠軍等縣鄧縣。三國時期(220-265年),鄧地歸魏國。西晉時,鄧地先後屬義陽郡、新野郡轄。317年至420年,先後歸於前、後趙國,前燕國,前、後秦國。南北朝時期先後屬劉宋、北魏、北周、西魏轄。隋開皇三年(583年),置鄧州,治穰。隋大業三年(607年),改鄧州為南陽郡、治穰。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南陽郡為鄧州。唐天寶元年(742年),改鄧州為南陽郡,治穰。唐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鄧州。五代時,鄧州依次隸屬於梁、唐、晉、漢、周,先後置宣化軍、威勝軍、武勝軍。北宋初,設武勝軍,治穰。宋乾德(963-968年)年間,復稱鄧州,統於京西南路。1141年,鄧州歸屬金朝,屬南京路。元朝時,鄧州先後屬襄陽府、南陽府。明清時,鄧州屬河南布政使司南陽府。中華民國2年(1913年),改鄧州為鄧縣,屬豫南道。民國3年(1914年),改屬汝陽道。民國16年(1927年),直屬河南省政府。民國22年(1933年),劃歸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36年(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豫西南。12月,於湍河南部置鄧縣。民國37年(1948年)元月,置鄧北縣。9月,置鄧西縣。民國38年(1949年)1月,撤銷鄧西縣,轄區分別歸鄧北縣、鄧縣。3月,鄧縣、鄧北縣合併為鄧縣,歸屬河南省南陽專區。1988年1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鄧縣,設立鄧州市(縣級),仍屬南陽地區。
地理位置: 鄧州"前列荊山,後峙熊耳,宛葉障其左,鄖谷拱其右,據江漢之上游,處秦楚之扼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在此發生了鄧巴之戰。196年至198年,曹操與張繡激戰於宛、穰;東晉十六國時,前趙、前燕、前秦、後秦為爭奪穰城干戈不息;西魏宇文泰為謀取江漢,命大將楊忠"都督三荊,鎮於穰城",把鄧州作為圖取南方的軍事重鎮。歷代大規模農民起義軍,如唐末黃巢起義軍朱溫部,明末李自成的"闖"軍,清末捻軍、太平軍、白郎義軍等都在鄧州長期活動,堅持鬥爭。民國17年(1928年),劉志丹領導發動的渭華起義部隊許權中部路經鄧縣,遭到鄧縣民團和紅槍會的堵截追擊,許多戰士為革命獻出了生命。民國35年(1946年)7月,李先念率領的中原軍區部隊從宣化店突圍路過鄧縣,勝利地衝破地方反動武裝力量阻截,經淅川到達陝南根據地。

歷史文化

鄧州市地靈人傑,歷代名人輩出。古代有東漢"二十八宿"中的賈復、杜茂、劉隆,名傳千秋的漢代"醫聖"張仲景,南北朝時的政治家宗懍,唐代名將張巡,南宋名將王堅,明代賢相李賢、名臣李永茂,清代雲南左布政使彭而述,清雍正帝師彭師摶,台灣知府高叔祥等。近現代人才濟濟。有民族英雄馬殿甲,同盟會員、革命烈士王庚先,女發明家丁育三,著名作家姚雪垠,著名語言學家丁聲澍,教育家、兒童文學作家韓作黎,當代軍旅作家周大新等。唐宋時期的韓愈、寇準、范仲淹都曾先後在鄧州任職,後人稱之為"三賢"。范仲淹在鄧州寫下了不朽名篇《岳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風景名勝

鄧州市文物古蹟甚多。有太子崗八里崗、黑龍廟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穰、涅陽、冠軍、安眾、樂城、臨湍等古城遺址;秦漢墓群,南北朝彩色畫像磚;福勝寺塔花洲書院、鄧國侯吾離陵等名勝古蹟;漢華表、金元碑等珍貴文物。北宋名臣范仲淹曾任鄧州知州,在花洲書院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1985年5月,在福勝寺塔下地宮中發現的金棺、銀槨、舍利子等稀世珍寶,更是輝映鄧州。

經濟發展

鄧州市經濟開發較早。戰國時代"鄧師鑄劍"聞名於世,表明冶鐵業較為發達。西漢元帝建昭年間(公元前38-34年),南陽太守召信臣於穰興修六門碣、鉗盧波灌溉農田,發展農業生產。宋代,鄧州置榷場,宋金互市,商業初具規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鄧州市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國民經濟在曲折中發展前進。尤其近幾年來,鄧州市委、市政府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以"三增一穩"(農民增收、工業增效、財政增長,社會穩定)為目標,以改革、發展、創新為主鏇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緊緊圍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這條主線,強力實施農業強市、工業立市、財政富市、城鎮帶動、科教興市五大戰略,精心組織,狠抓落實,促進了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1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70.5億元,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長8.5%,第二產業增長9.6%,第三產業增長10.8%。綜合經濟實力在河南省的位次逐年前移。 農村經濟在調整中穩步發展。2001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4.6億元,增長8.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80元,增長4.6%。全市經濟作物面積達到192萬畝,糧經比由5.6:4.4調整到5:5,蔬菜、辣椒、菸葉、棉花、畜牧、林果六大支柱產業不斷壯大,建成了全國最大辣椒生產基地和江北最大蓮菜基地,棉花花生蓮菜、小辣椒在國家商標局進行了註冊,"鄧椒"牌小辣椒被農業部評為國家名牌農產品。畜牧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2001年實現畜牧總產值14.1億元,增長17.5%。發展養殖專業村219個,專業場393個,專業戶13637個。工業經濟在改制中呈現活力。緊緊扭住工業改制這個難點不放鬆,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立市"戰略,使工業經濟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0.7億元,增長10.9%;限額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6.9億元,增長9%;實現利稅總額1.17億元,增長45%。目前已初步形成食品加工、化工醫藥、棉紡服裝、建材工業、菸草加工、造紙工業等六大工業體系,相繼開發出了杏山牌水泥、久友牌麵粉、先天下白酒等名牌產品,其中久友牌特精粉、特一粉於2002年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命名為免檢產品。工業經濟已成為建立現代化中等城市的重要支撐點。非公有制經濟在創新中迅猛發展。堅持"放手、放開、放膽"原則,切實解決觀念、政策、服務、環境、資金五個制約因素,通過設立綜合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設立示範區,實行"三監督一保護"等十大舉措和23項優惠政策,切實最佳化了發展環境。非公有制經濟總量擴張,規模擴大,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呈現出跨越式發展態勢。非公有制經濟年產值達52億元,入庫稅金4100萬元,成為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長點。我市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省委書記陳奎元親筆批示,要求鄧州經驗在全省推廣,省長李克強、省人大主任任克禮、省委副書記王全書等領導親臨鄧州視察非公有制經濟工作。

投資環境

鄧州市位於武漢——西安——鄭州大三角和南陽——襄樊——十堰小三角中心,起著承東啟西的"橋樑"作用,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集首在鄧州境內穿越50公里,焦枝鐵路縱貫全境,公路運輸四通八達,207國道和六條省幹線公路穿境而過,水路從老河口碼頭入位,通江達海。距襄樊南陽老河口三個機構均在60公里以內,可直達全國各地。近年來,鄧州市不斷最佳化軟、硬環境,使對外開放步伐大大加快。在硬環境建設上,按照"古城風貌,水鄉景觀,現代氣息"的思路,以建設豫西南商貿流通中心和中等城市為目標,以經營城市為主要手段,加快城市建設,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目前,城區已形成8縱5橫13條主幹道路,城區面積擴大到35平方公里,建成區16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大大提高,呈現出"綠、亮、淨、綠、暢、美"的嶄新風貌。在軟環境建設上,成立了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的非公有制經濟綜合服務大廳,並加強企業經營環境整治,嚴查"四亂"行為,經濟發展的軟環境不斷最佳化,使鄧州這片誘人的"沃土"成為外來客商發展的"樂土"和"熱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