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陽

涅陽.南陽古代轄區之一,在今鄧州,鎮平一帶.,“秦屬南陽郡”,“漢稱涅陽”。

涅陽歷史

戰國時先後屬楚、韓、秦。漢時境內設涅陽、安眾侯國,後為涅陽、安眾二縣。三國時二縣屬魏。兩晉、南北朝設涅陽、固城二縣。隋為課陽縣,唐初析為深陽、安固二縣。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廢安固入南陽。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省深陽入穰縣。五代、宋因之。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改置陽館鎮為鎮平縣。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併入南陽。民國21年(1933年)隸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8年鎮平解放,
隸豫西區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3月,隸南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68年,隸南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隸南陽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隸南陽市人民政府至今。

涅陽風景

涅陽歷史悠久,境內名勝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三大景區,一是以飛瀑高掛,氣勢雄偉的五朵山(北頂)為中心,有波光瀲灩,景致清幽的大潭、二潭、三潭和山光雲影共徘徊、游魚飛鳥伴扁舟的趙灣水庫、陡坡水庫組成的自然景觀;
二是以千年古剎菩提寺為代表,有中興寺、陽安寺、寶林寺塔林和安國新石器時代遺址(安國城遺址)等組成的名勝古蹟;三是以彭雪楓將軍紀念館為重點,有巨龍神宮等組成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省級文物保 護單位───彭雪楓將軍紀念館和千年古剎菩提寺,在國內外頗負盛名,是參觀遊覽者必去之勝地。
為了弘揚將軍的革命精神,激勵後人圖強奮進,一九八四年由中共河南省委報請中共中央批准,在將軍故鄉建立“彭雪楓紀念館。
該館占地十九點六畝,主體建築二千三百五十一平方米,建築宏偉、壯。
青銅雕像矗立廳前凝視千秋,再現將軍的勃發英姿。
開館以來,接待了中央、省、市領導和大批全國各地、各界民眾,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活動場所。將軍的輝煌業績和革命精神,贏得了億萬人民的共同敬仰,成為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古剎菩提位於涅陽縣城七公里處,背景依杏花山,濯足蘭溪河;氣勢獨到,秀色呈異;在我國的名山名寺里自成一家。龍舒山人云:“秀山遙望宛城西,道出安皋醉如迷;地接諸天開法界,峰懸絕頂見菩提。”巧妙的道出了從南陽看菩提的方位,以及迷人的自然景觀。
據考,約七千萬年以前,地殼變動上升,形出了山體,後經冰川礪磨,奇峰險崖與日俱更增崢嶸峻峭;因雲氣所鍾,層巒疊嶂顯出變幻莫測;湧泉流激,情趣盎然,
古木森威,孕育原始的蒼翠;茂林修竹,生成幽雅的妙境;幽谷深澗,藏奇納勝;玄奧處處,添人費解。杏花山,自然因杏花而得名。古有“杏花不斷四時香”、“山中哪復花開落”的佳句,貼切的頌揚了她的容貌和特點。溢香十數八里,“杏山煙雨”令遊客神思欲狂;“勝地卻疑雲是路,多情轉覺玉為漿”,可見杏花山的神聖。
菩提寺,建築古樸巍峨,造工繪製綺麗;右有龍山左有虎山護衛;龍山溝虎山溝濃飾粉黛,於兩側招人依戀。據《神僧傳》記載:唐高宗永徵年間,菩薩提大師朱智勤至此,視其山水奇異,便入洞修練,始成正果,再創建寺院。鼎盛之時,這裡居僧數百眾,香田余傾;接待八方午客,香火晝夜不斷;晨鐘暮鼓於涅陽城內也有所聞;後經歷代滄桑,而今,山水更秀,景觀更榮,寺勢更威武。
佛寺四進院落,居高臨下,依山拾級而坐;山下數十里坦田沃土水流湖泊盡收眼底,山上四時雲煙霧靄清幽香異盡於身圍。
據史書記載,銀杏王植於唐初,唐王李淵路過此地,見風景秀麗,一時意氣大發,親自種下了這棵銀杏樹,後人便稱此銀杏樹為銀杏王。建國以後,此樹得到了地方的保護,
在大煉鋼鐵時期,此樹雖被留了下來,但靈氣不在,慢慢地苦萎了。改革開放以後,此樹慢慢地又開始發芽,至現在方出現綠色。
怡園坐落於杏花山之巔,毗鄰菩提寺,周有蒼松翠掩映,飛瀑流泉相伴。夕聽暮鼓,林濤天籟為和;朝聞晨鼓,錦雞布穀添韻。清心者,古佛青燈,素茶淡飯,寵辱皆忘,紅塵名利是雲煙。
怡園坐落於杏花山之巔,毗鄰菩提寺,周有蒼松翠掩映,飛瀑流泉相伴。夕聽暮鼓,林濤天籟為和;朝聞晨鼓,錦雞布穀添韻。清心者,古佛青燈,素茶淡飯,寵辱皆忘,紅塵名利是雲煙。

涅陽名人

元好問

(1190—1257)金代文學家、史學家、著名詩人,譽為“金代詞壇第一人”,代表作品有《出山》、《自鄧州幕府暫歸科林》等,公元1226年任鎮平首任縣令。

彭禹廷

(1893年-1933年),地方自治派代表人物,又名錫田,安子營鄉七里莊人。1919年,任河南印刷局局長。1925年夏,彭禹廷任察哈爾都統署秘書長。1926年3月,改任西邊防督辦辦公署秘書長。1927年6月,任國民革命第二集團高等執法官。時視鎮平匪患嚴重,縣民一日數驚,彭禹廷出任南區(侯集)區長,著手訓練民團,剿匪安民。1928年8月,石友三部駐防南陽,委任彭為鎮平民團旅長。彭推行地方自治,政績卓著,受到縣民廣泛尊重和愛戴。但另一方面, 觸犯了土豪劣紳的切身利益。 1933年2月29日,彭禹廷被劣紳畢玉費、 楊瑞峰的侍衛害死。農曆4月16日,縣城隆重公祭彭禹廷,並葬於杏花山虎山溝。遺著有《彭禹廷演講集》、《彭禹廷日記》等。

仵永甲

(1878—1952)鎮平縣石佛寺鎮賀營村人,著名玉雕藝人,南陽玉雕界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滾龍玉鼎》、《濟公》,其中《滾龍玉鼎》參加過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等。

彭雪楓

(1907—1944)鎮平縣七里莊人。1941年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1942年9月,彭雪楓又兼任淮北軍區司令員,1944年9月11日,在指揮夏邑縣八里莊的一次戰鬥中不幸中流彈犧牲。彭雪楓博學多才,文武兼備,素有“儒將”之稱。彭雪楓犧牲後,中共中央專門在延安為他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陳毅等給予其高度的評價。

彭小楓

生於1945年2月,鎮平縣七里莊人。歷任陸軍40集團軍政委;蘭州軍區副政委,2002年1月任國防大學副政委兼紀委書記,2003年12月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員。1997年晉升少將軍銜,2001年晉升中將軍銜。是中共十六屆中紀委委員。現任第二炮兵部隊政委,上將軍銜,是新四軍4師師長彭雪楓將軍之子。

許永躍

生於1942年7月,鎮平縣馬莊鄉人。1983年任陳雲同志政治秘書、陳雲同志辦公室負責人、黨支部書記。1988年兼任中顧委副秘書長。1993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1994年3月任第四屆中共河北省委副書記。1995年10月至1998年3月任中共第五屆河北省委副書記、省政法委書記。1998年3月18日出任國家安全部部長。2003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家安全部部長。是中共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六屆中央委員。

郭樹言

生於1935年10月,鎮平縣侯集鎮人,曾任國務院科技領導小組國家科委辦公廳副主任;機關黨組成員,1985年1月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湖北省省長;國家計委副主任、黨組成員;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兼辦公室主任。現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

張保慶

生於1944年6月,鎮平縣晁陂鎮人。曾任國家教育部外事局綜合處處長、歐洲處長和外事局副局長;國家教育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主任、教委專職委員,國家教育委員會副主任,1998年-2005年任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現任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王 正

(1917—2001)鎮平縣晁陂鎮人。歷任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中共中央國家機關黨委副書記等職。

楊獻珍

(1896—1992)祖籍鎮平縣馬莊鄉楊砦村。曾任中央黨校教務處第一副主任;晉察冀中央局黨校副校長;馬列學院副院長、黨委第一書記;隨後,馬列學院更名為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楊獻珍任黨委第一書記兼校長。著作有《什麼是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解說》等。

張文顯

生於1951年,鎮平縣安字營鄉人。法學碩士、哲學博士,曾任吉林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常委、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法學基本範疇研究》、《當代西方哲學》等10餘種法律專著和教材,發表論文120餘篇,有9項成果獲省、部級獎勵,2項成果獲國家級獎勵,現任吉林大學黨委書記。

王占國

生於1962年,鎮平縣晁陂鎮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研究員,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致力於半導體材料充電性質和矽太陽電池輻照效應研究,提出了識別兩個深能級共存系統兩者是否是同一缺陷不同能態的新方法,提出了GaAS電學補償五能級模型和電學補償新判據。

杜祥琬

生於1938年,鎮平縣玉都街道人。歷任第二工業部第九研究院理論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副所長,院科技委副主任、副院長,國家863計畫雷射技術題專家組成員兼秘書長,強雷射主題專家首度科學家,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部委級一、二等獎等,其長期從事核武器理論設計與核試驗診斷理論研究,是核武器中子學與核試驗診斷理論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趙克讓

生於1939年9月,鎮平縣安字營鄉七里莊人。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湖北省高校後勤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地礦部院校後勤管理研究會秘書長、副理事長,中國高教學會後勤管理研究會理事、中國大學生羽毛球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湖北省羽毛球協會副主席,湖北省高校體協副理事長。

趙金九

生於1939年,鎮平縣黑龍集人,原北京市作協黨組書記,作家,著有《民族魂》、《鄉村灑肆》,其中篇小說《雨夜,升起一道彩虹》獲得北京市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文學作品獎,《賣紅薯的孩子》曾獲海峽兩岸兒童文學徵文獎。

賈錫太

生於1943年,鎮平縣石佛寺鎮人。曾任青海西寧鋼鐵廠車間主任、副廠長、廠長;青海省經貿委主任;青海省省長助理;青海省副省長;2000.2-2003.1福建省副省長;2003.1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郭旭恆

生於1949年3月,鎮平縣盧醫鎮人,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曾任中央軍委辦公廳洪學智秘書,1993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現任北京301醫院政委。

王 超

(1919—1984)鎮平縣晁陂鎮人,曾任瀋陽軍區裝甲兵司令員。

劉其文

1946年10月生,河南省鎮平縣人,1963年8月參加工作,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河南省直幹部中文專修班畢業。1979年至1985年任共青團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政研室主任;1985年至1991年任河南省委政研室綜合處處長;1991年至1993年12月任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12月至1998年4月任河南省焦作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代市長、市長;1998年3月至1998年4月任河南省焦作市委書記、市長;1998年4月至2001年2月任河南省焦作市委書記,2001年2月至2004年1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任河南省省長助理。2006年1月任政協河南省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席。

趙金奎

1942年12月生,河南鎮平人,空降兵第15軍政委,1960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翌年8月入伍,歷任空降兵某部副班長、班長,排長、連副指導員,團政治處組織股幹事、股長、政治處主任、團政委、團黨委書記,師政委、師黨委書記,軍政治部主任、軍政委、軍政治部黨委書記。自入伍以來,多次受到上級表彰,榮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空軍少將軍銜。

陳哲

1931年生,鎮平縣人,1948年入伍,經中原軍政大學深造後,先後在二野軍大、西南軍大、川東軍大三分校、第六步兵學校、川東軍區司令部、四川軍區司令部、成都軍區司令部、陸軍第十三軍團司令部、成都陸軍學校、成都軍區後勤部等單位工作,歷任班長、宣傳幹事、指導員、參謀、作戰科長、軍屬管理局副局長、動員部副部長、集團軍副參謀長、陸軍學校副校長、軍區後勤部副部長等職務。他在軍政生涯中,先後參加了解放鄭州市、渡江戰役、進軍西南、西藏平叛、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老山作戰等戰鬥戰役。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

張英明

1932年生,鎮平縣人,中共黨員,1948年入伍,先後任十三軍三十九師一一五團戰士、文化幹事、副指導員,十三軍組織處副處長、處長、十三軍三十七師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十三軍三十七師政治委員、十三軍副政委、成都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等。在軍旅生涯中,曾參加渡江、湘贛、進軍廣東、粵桂邊關圍殲、進軍雲南、滇南剿匪、中緬邊境作戰、對越自衛還擊等戰役20餘次。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

陸林周

1943年生,鎮平縣人,1962年入伍到蘭州軍區陸軍第六十二師(其前身是一代名將彭雪楓創建的新四軍游擊支隊、新四軍第四師),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伍後從普通一兵起步,先後擔任班長、排長、參謀、營長、團參謀長、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軍分區司令員、師長、集團軍副參謀長、青海省軍區參謀長、全軍軍事統籌學會軍隊管理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務。在職期間,曾就讀於解放軍炮兵學院、軍事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1988年授予大校軍銜,1997年7月授予少將軍銜。

梁保錦

1939年8月生,鎮平縣人,第二炮兵第56基地政委,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趙金生

河南鎮平人,第26集團軍政治部主任、河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 委員。2003年晉升少將軍銜。

劉登雲

鎮平縣人,甘肅省軍區副司令,蘭州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少將。

王國厚

生於1947年,鎮平縣安字營鄉人。曾任湖南省武裝警察部隊司令部副政委。

喬炳琛

生於1957年,鎮平縣張林鄉李寨村人。曾任國防科技大學政治學院政治部主任、國防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大校軍銜,先後榮立了3次三等功、10餘篇論文被評為優秀論文,並在各級雜誌上刊載。

柳建偉

生於1963年10月,鎮平縣雪楓街道人。著名青年軍旅作家,文學作品有《北方城廓》、《突出重圍》、《紅太陽白太陽》、《日出東方紅——紅一方面軍征戰紀實》、《英雄時代》等。其長篇小說《突出重圍》被改編為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在中央電視台熱播。作品曾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全國優秀圖書編輯獎、解放軍八一文藝獎中國圖書獎和解放軍圖書獎、獲首屆馮牧文學獎、四川省首屆優秀青年作家獎。《突出重圍》、《英雄時代》曾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中國文聯、中國作協選為向建國五十周年和建黨八十周年獻禮作品。

楊元元

女,生於1956年,鎮平縣賈宋鎮下戶楊村人。1987年赴美國霍浦斯金大學深造,1992年獲博士學位,為佛蒙特大學終身教授。2000年任紐約謝州立大學教授。

李友欣

鎮平縣人。歷任開封《中國時報》副刊《春蟄》助編,豫皖蘇解放區宣傳幹部,《雪楓報》編輯,南京《新華日報》副刊主編,《川南日報》副刊主編,四川省文聯組織聯絡部部長、副秘書長、黨組成員,《四川文學》月刊副主編、主編,《四川文藝》月刊主要負責人。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當代文壇》主編。

侯陶謙

生於1932年,鎮平縣侯集鎮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昆蟲分類區系和害蟲綜合治理的研究。專著有《中國松毛蟲》《森林昆蟲學研究進展》等4部著作,發表論文94篇,曾5次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趙 華

生於1941年,鎮平縣人。著名國畫大師,為著名畫家關山月入室弟子,主要作品“武陵山水”在國際中國書畫展中獲二等獎、“太行風雲”在世界美展中獲二等獎,“大江東去”、“友誼常青”等作品被國家領導人作禮品贈送國外貴賓。曾在香港、台灣地區及新加坡、俄羅斯、法國、日本等國家舉辦畫展。並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釣魚台國賓館保存,被十多家博物館收藏。

張澤群

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第八屆、第九屆全國青聯委員。1965年4月生,祖籍鎮平縣張林鄉,出生地鄭州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現任中央電視台文藝部《文化視點》節目主持人,曾任《十二演播室》節目主持人、導演,《東方之子》節目主持人,多次榮獲中央電視台青年節目主持人大賽金獎。

仵應文

生於1954年8月,鎮平縣石佛寺鎮人。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1978年、1988年曾兩次參加第二、三屆全國藝人代表會,榮獲國家頒布的全國工藝美術優秀工作者獎,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3年被授予“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其作品“岫玉九龍花薰”被河南省政府選送並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南廳”,其創作的天然水晶“千手千眼”觀世音,法相莊嚴、造型大方、結構合理、四十二臂立體雕刻,該作品的問世震驚海內外,其與魯明均老師合作設計的水膽瑪瑙“八卦儀”獲得全國百花獎三等獎。其作品天然水晶“三教九流”圖被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贈送給俄羅斯總統普京。

王光謙

生於1962年,鎮平縣賈宋鎮人。1985、1989年分別獲得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碩士、博士,1990-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做博士後,現為清華大學教授,“長江獎勵計畫”特聘教授,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從事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教學與科研工作。共發表論文150餘篇,出版專著3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及省部級獎勵10項。在2001年“兩會”期間作為新聞發言人在人民大會堂回答了中外記者關於南水北調工程的提問。

李南峰

祖籍鎮平縣賈宋鎮。深圳沃爾瑪深國投百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深圳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之君

生於1947年11月,鎮平縣張林鄉人。貴州神奇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支部書記。多次榮獲貴州省優秀企業家,公司產品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主要工作業績及所獲榮譽:1、參加腳癬一次淨的研製,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管理神奇公司5年來,使神奇公司資產增加300倍,年產值達2億元,利稅達2000多萬元,產品多次獲獎國家級、部級、省級獎勵。1990年,榮獲國家科委科技進步獎;1990年,榮獲輕工部科技進步獎;1994年,榮獲貴州省優秀企業家稱號。進修考察情況:1984-1986年,進修五官科;1985年6-7月、1995年7-8月,先後在國內和美國參加學術會議、出席博覽會。 主要論著:《針撥白內障技術》。

陳國慶

生於1960年,鎮平縣盧醫鎮人。五代行醫,香港醫學博士,現任香港疑難病名中醫治療中心董事總經理,中國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專家,擔任香港幾所重點大家客座教授。

周祥庭

生於1932年,鎮平縣棗園鎮人,鄭州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解剖學教學和神經解剖學研究工作。在截癱和帕金森氏病的實驗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主編了《人體解剖學》一書,發表論文20多篇,獲得近10項科技進步獎。

丁叢禮

生於1945年,鎮平縣高丘鎮人,著名醫學專家,燕山紅斑狼瘡研究所所長,丁氏藥業(中外合資)總裁,北京醫科大學免疫學客座教授。他30年如一日,潛心研究探索紅斑狼瘡的發病機理,集四萬多例臨床經驗,研製出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系列藥物——“抗狼瘡散”。

張曉陽

生於1950年,鎮平縣棗園鎮人,全國人大代表。現任中國釀協酒精分會副理事長,河南省酒精協會會長,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董事長。 企業率先進入全國520家大型企業,河南省50家重點大型企業集團之一。

劉 磊

生於1963年,鎮平縣張林鄉人。任豫港商會副會長,現任深圳中裕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裁,廣東雄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

許炳富

生於1943年,鎮平縣侯集鎮人。曾任北京焦化廠黨委書記、廠長,現任北京翔鳴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傅東曉

生於1963年,鎮平縣二龍鄉人。北京東方曉鳴工藝品有限公司總裁。

王全成

生於1967年,鎮平縣涅陽街道人。鎮平縣委、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任。北京九州寶之苑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亦 農

畢業於鎮平縣二高中,自由作家。作品有《石佛鎮》、《空谷幽魂》等恐怖體材小說。

郭宏燕

男,1981年12月生,鎮平縣玉都街道人。90年因觸電不幸失去右臂和左腿,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堅定的生活信心,克服無數困難和病殘的痛苦折磨,堅持體育鍛鍊,2000年5月在上海市舉行的全國第五屆殘運會上,獲得男子F43級跳高,F42級跳遠兩枚金牌,同時獲得大會體育道德風尚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

侯國雲

河南鎮平人,1953年5月生,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兼職律師、國家法官學院兼職教授、最高檢察院研究室顧問。1993~1996年期間曾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聘為刑法修改工作小組成員。著有《經濟往來的法定方式》、《刑法的修改與完善》、《過失犯罪論》、《新刑法疑難問題研究》、《刑法因果新論》等書。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法學家》、《法制日報》等期刊報紙上發表論文90餘篇。

李顯傑

男,漢族,1959年出生,河南鎮平人,中共黨員,高級講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校長、常委書記、全國商業中專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職業教育教材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曾獲得“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趙 靜

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品有《巴山夜雨》、《車水馬龍》和《海之戀》。原籍河南鎮平,生於遼寧大連。1973年入河南曲藝團任演員,1976年從影,主演了《新風歌》、《冰山雪蓮》、《筆中情》、《街上流行紅裙子》等影片。 1985年趙靜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幹部進修班,經過三年的大學生活表演又有了長足的進步,至今仍活躍在中國影壇上.

王小敏

男,漢族,1961年2月生,河南鎮平人,黨員,大學,工程師,1983年8月參加工作。歷任冶金部第十七冶金建築公司第二工程公司幹部、江蘇省投資公司綜合投資部副科長。現任江蘇省房地產投資公司副總經理。

張學明

男,河南省鎮平縣人。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佛藥業有限公司有限責任法定代表人,1996年度武漢市市管優秀專家。

王全文

河南省鎮平縣人,天津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天津行政學院院長。

栗棲

原名周漢辰,曾用名周涵深,男,漢族,1916年省,鎮平縣晁陂鎮人。1929年,他在南陽宛南中學讀書時,開始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學生運動。1930年轉學到宛西中學,繼續參加黨領導的革命活動,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鎮平區委、縣委、中心縣委宣傳部長、民運部長、統戰部長等職。1941年轉入敵後根據地鄂豫邊區,任中共天漢縣委、中心縣委宣傳部長、組織部長、副書記。解放戰爭期間,在鄂西北任萬(山)房(縣)縣委書記,在大別山鬥爭中任浠(水)東工委書記。全國解放後,歷任中共河南省潢川縣縣委書記兼縣長、中共武漢市武昌區委書記、中共武漢市委委員兼基建部、工業部副部長、市總工會主席、中共武漢市委常委、秘書長。20世紀80年代任湖北省人大、省顧委秘書長,同時補選為全國五屆人大代表。

涅陽教育

鎮平縣第一高級中學
鎮平一高是南陽市 重點高中,A類高中。其前身是鎮平縣立中學,創建於1930年,解放後學校由鎮平縣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學校更名為鎮平縣第一高級中學。建校以來,學校以治校嚴謹,校風淳厚,學風良好,人才輩出而享譽社會。學校占地面積260畝,教學、生活設備齊全,先進一 流。現有6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0餘人,教職工200餘人,其中專職教師140餘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29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9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業績突出。教育教學成績一直位居南陽市十八所重點高中的前列。鎮平一高有著輝煌的歷史,更有光輝的今天,50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特別是近幾年來,教育教學成績一直處於南陽市A類高中前列。2007年聯考,進入重點線以上230人,進入本科線990人,居南陽市第三位。受到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讚譽。
幾年來,學校連續榮獲南陽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南陽市文明學校。南陽教學先進學校、南陽市目標管理先進學校、南陽市衛生先進單位,鎮平縣先進黨總支,鎮平縣依法治縣先進單位。
鎮平一高有著輝煌的歷史,更有光輝的今天,7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特別是近幾年來,教育教學成績一直處於南陽市A類高中前列。
今天的鎮平一高在縣委、縣政府的關懷下,在縣教體局的直接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志士仁人的支持下,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突進素質教育。學校領導提出了“科教興國”“教書育人”為己任,同心同德、勵精圖治、戒驕戒躁、深入學習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決心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和新的成績,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2007年1月,鎮平一高被評為省級示範性高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涅陽街道

涅陽街道代碼:411324001。2006年,轄15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幸福路居委會、雪楓路居委會、安國路居委會、南大街居委會、新華路居委會、涅陽路居委會、府前街居委會、校場路居委會、健康路居委會、中山街居委會、大世界居委會、杏花園居委會、三里河居委會、建設西路居委會、工業路居委會、東關村南關村西關村北關村、小店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