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恩銘烈士

鄧恩銘,男,中共黨員,中共創始人之一。

基本信息

6歲上私塾,10歲入荔泉書院讀書。1917年秋畢業後,到山東投奔當縣官的二叔。並由二叔供給進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讀書。在“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下,他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並在鬥爭中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他在校被選為學生自治會的領導人兼出版部部長,主編校刊。在共同的鬥爭中,他同省立第一師範學生王盡美結成了親密戰友。他與王盡美組織學生抵制日貨,反對賣國條約,積極參加宣傳、演講、罷課、遊行等活動。他們聯絡進步青年學生,組織了進步團體“勵新學會”,鄧恩銘被選為學會領導成員之一。他經常在該會創辦的《勵新》半月刊上發表文章,揭露社會黑暗,抨擊舊禮教、舊教育。1920年底,他同王盡美發起組織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經常在一起閱讀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介紹蘇維埃俄國的書刊。1921年初,在“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基礎上成立了濟南共產主義小組,鄧恩銘和王盡美是小組的負責人。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鄧恩銘同王盡美代表濟南共產主義小組出席了會議,與其他代表共同創建了中國共產黨。之後,在中共中央代表的幫助下,成立了中共中央直屬的山東區支部。鄧恩銘在山東區支部的領導下,積極從事黨的組織、宣傳工作和工運工作。1922年1月,他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等一次代表大會。是年6月,他從蘇聯回到山東後,一方面大力宣傳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一方面仍然致力於黨組織的發展和山東工人運動的發動。他的叔父發現他參加革命活動,既驚又怕,極力阻撓,要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他父母在家鄉給他定了親,來信催逼他回家結婚,想以此來拖住他。鄧恩銘都拒絕了。他在給父母的信中說:“……兒主張既定,決不更改。”表達了他在革命道路上義無反顧的崇高精神。中學畢業後,他就堅定地當了一名職業革命家。中共“二大”以後,遵照黨中央會議精神和黨組織的決定,山東黨的工作重點是加強工人運動。鄧恩銘在淄博煤礦區住了下來,親自調查了解礦工的勞動生活狀況,向工人介紹世界各國及中國各地工人運動形勢,教育工人認識本階級的力量,組織起來同資本家作鬥爭。在他的領導下,礦區工人很快組織起“礦區工會淄博部”,並建立了淄博礦區第一個黨支部――洪山礦區黨支部,使淄博礦區的工人運動蓬勃開展起來。1923年1月,日本歸還青島後,鄧恩銘又被派往青島工作。他以東鎮國小教員為公開職業,秘密進行宣傳工作和組織發展工作。年底,建立了青島第一個黨支部。1924年春,中共青島支部改為中共青島市地方執行委員會,鄧恩銘任書記。他參與領導了1925年2月舉行的膠濟鐵路全線和四方機廠的工人大罷工,充分發揮了他的組織和領導才能,使罷工取得了全面的勝利。1925年8月,他調到中共山東地區委員會任書記。同年11月,山東地區委員會機關被敵人破壞,他被捕入獄,經黨組織多方營救,得以保外就醫。1926年夏,他又秘密到了青島,主持市委工作。1927年上半年,他到武漢向中央匯報工作,併到毛澤東舉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講課,介紹山東工運,農運情況。8月,返回山東擔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1928年12月,因叛徒告密,省委機關遭破壞,鄧恩銘第二次被捕。他在法庭上和監獄裡同敵人作了英勇的鬥爭,並組織領導了兩次越獄鬥爭,使部分同志得以脫險。但他因受刑過重,體弱多病未能逃脫。1931年4月5日,被國民黨山東當局殺害於濟南緯八路刑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