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衍[戰國哲學家]

鄒衍[戰國哲學家]

鄒衍(約前305~前240),中國戰國時期哲學家,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齊國人。曾到齊國稷下學宮講學,知識淵博,號“談天衍”。他繼承了古代陰陽五行說,提出“五行生勝”的理論。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為“五行相生”;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是為“五行相勝”。他用這一理論解釋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並據此提出“五德終始”說,稱自黃帝(土德)以來,已經夏(水德)、商(金德)、周(火德)三代,預言“代火者必將水”。又提出“大九州”說,以“先驗後推”法推論世界有九大洲,中國所在為其中之一。名赤縣神州。《漢書·藝文志》記載,鄒衍著有《鄒子》49篇、《鄒子終始》56篇,均亡佚。

基本信息

生平概述

鄒衍到過臨淄稷下,因此,他也是臨淄稷下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與臨淄稷下先生如淳于髠、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鄒奭等人,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此為當時的統治者提供治國的良策。鄒衍很重視國,並在那裡活動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又到過梁國,梁惠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執賓主之禮。”可見,當時的各諸侯國都很器重他。他還曾到過趙國。在趙國,他在平原君處,平原君“側行撇席”。

鄒衍[戰國哲學家]稷下學宮(模型圖)
最後,他到了燕國,燕昭王尊稱他為“先生”,“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並“築碣石宮,身親往師之”。在燕國,他撰作了《主運》,很受諸侯的尊敬。但“王公大人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後不能行之”。因此,他的一生並不得意。

鄒衍開創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其主要思想是“五德始終說”和“大九州說”。他把春秋戰國時期流行的五行說附會到社會的變動和王朝的興替上,提出“五德始終”的歷史觀。他認為整個物質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構成的,事物的發展變化是通過五行相剋和五行相生來實現的。人類社會歷史的改朝換代與自然界一樣,也是一種客觀必然。自開天闢地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每一朝代都主一德,每一德都有盛有衰。盛時,它對應的那個朝代就興旺發達;衰時,這個朝代就要滅亡。人類社會的歷史變化遵循著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進行著循環。該學說對秦漢社會產生過重要影響。在對宇宙的空間認識方面,鄒衍創立了“大九州”說。齊地瀕海,這啟發了他對宇宙空間廣闊性的聯想。鄒衍認為,儒家所稱的中國,只占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中國稱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有九州,乃禹時所分九州,而中國之外如同赤縣神州的還有九個州,各有裨海環繞,每州內又各有九州,語言風俗皆不相通。這種對世界地理的推論性假說,在當時及後世有擴大人們地理視野的意義。也對房屋風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受重於齊

鄒衍活動的時代後於孟子,與公孫龍魯仲連是同時代人。齊宣王時,鄒衍就學於稷下學宮,先學儒術,改攻陰陽五行學說,然而終以儒術為其旨歸。“鄒衍以儒術乾世主,不用,即以變化始終之論,卒以顯名。……鄒子之作變化之術,亦歸於仁義”( 《鹽鐵論.·論儒第十一》 )。

鄒衍[戰國哲學家]鄒衍畫像
“鄒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曠之道,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準平而欲知高下,無規矩而欲知方圓也。於是,推大聖終始之運,以喻王公列士……”(《鹽鐵論·論鄒第五十三》)。可見,學儒術也好,攻陰陽也罷,鄒衍的目的是在尋求經世致用之學,充分體現了他匡世濟民的入世精神。對此,司馬遷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他說:“鄒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觀陰陽訊息而作怪迂之變, 《終始》 、 《大聖》之篇十餘萬言。……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始也濫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後不斷行之。……鄒衍其言雖不軌,儻亦有牛鼎之意乎?”(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後人不察其大道,而學其小術,故封建迷信興,這不是鄒衍的錯誤。“鄒衍以阻陽主運顯於諸侯,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 《史記·封禪書》 )

齊宣王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君主,他不僅決心像齊桓公那樣稱霸諸侯,而且還要“王天下”,即統一中國。對此,孟子看得很清楚,說他有“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大欲”( 《孟子·梁惠王》 )。齊閔王即位以後,國力強盛。“當是時,齊閔王強,南敗楚相唐昧於重丘,而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里。”( 《史記·樂毅列傳》 )在這種情況下,齊閔王的野心更大,不僅要稱王,還要稱帝。“三十六年,王為東帝,秦昭王為西帝。”(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而鄒衍的一套學說,正是為新的統治設計的政治方案,因此他本人及其學說都受到了齊宣王和齊閔王的高度重視,“是以鄒子重於齊”( 《史記·孟荀列傳》 )。被賜為上大夫。“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鄒衍、淳于髡、田駢、接子、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齊閔王的帝制運動後來失敗了,迫於當時的形勢,他不得不接受蘇代的建議,去掉帝號,復稱王,然而他的野心卻有增無減,竟發展到要“為天子”的地步,變得越來越驕暴。《鹽鐵論·論儒》中說:“及閔王奮二世之餘烈,……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諸儒諫不從,各分散,慎到、接子亡去,田駢如薛,而孫卿適楚。內無良臣,故諸侯合謀而伐之。”《史記·孟嘗君列傳》中也說:“齊閔王滅宋,益驕,欲去孟嘗君。孟嘗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為相,西合於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齊閔王亡在莒,遂死焉。”恰在此時,燕昭王招賢納士,為郭隗修築宮殿以師禮待之,以此作為尊賢榜樣。一時間,各國人才爭相趨燕。在這種背景下,鄒衍離齊入燕, 《說苑·君道》載;“燕王曰:‘寡人願學而無師。’郭隗曰:‘王誠欲興道,隗請為天下之士開路。’於是燕王常置郭隗上坐南面。居三年,蘇子聞之,從周歸燕;鄒衍聞之,從齊歸燕;樂毅聞之,從趙歸燕,屈景聞之,從楚歸燕,四子畢至,果以弱燕並強齊。”

五德終始 

五行相勝說認為:眾勝寡,所以水勝火;精勝堅,所以火勝金;剛勝柔,所以金勝木;專勝散,所以木勝土;實勝虛,所以土勝水。鄒衍根據土、木、金、火、水五行之間的這種循環相剋關係創立了五德終始說,來解釋歷史發展和朝代更替。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種德運,

鄒衍[戰國哲學家]五行相生
它們之間存在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的關係。歷史發展正是按照這種順序循環往復,每一朝代都有五德中的一種與之相配合,由此種德運決定這個朝代的命運。新的朝代將要興起之時,上天必然會出現某種符瑞作為徵兆。黃帝時出現大螾大螻(螾為蚯蚓,螻為螻蛄),黃帝說:“土氣勝。”所以黃帝屬土,崇尚黃色。夏禹之時,草木秋冬之季仍不枯萎,禹說:“木氣勝。”所以禹屬木,崇尚青色。商湯之時,出現金刃生於水的現象,湯說:“金氣勝。”所以商屬金,崇尚白色。周文王時,出現赤鳥銜丹書集於周社的奇觀,文王說:“火氣勝。”所以周屬火,崇尚赤色。按照五行相勝的原理鄒衍推測代火者必為水德,而且會出現水氣勝的徵兆。水氣勝,故崇尚黑色。但是如果不做好準備,就會失去承運的機會,而轉為土德。這樣五行之間的相勝關係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循環過程,由此造成了王朝的更替和歷史的周期性變化。

鄒衍初學儒術,但是看到“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出於尚德的需要創立了五德終始說,希望國君聞其“怪迂之變”而感到恐懼,從而謹身修德,“整之於身,施及黎庶”。但是五德終始說的創立客觀上卻迎合了戰國後期各國君主實現統一大業的心理願望,為他們提供了統一天下的理論依據。五德終始說在諸侯中的影響日益擴大,鄒衍本人也因此受到各國的禮遇。鄒衍到梁國,惠王親自出城到郊外迎接,並且對他行賓主之禮。到趙國,平原君走在路旁,為他擦去座位上的塵土。到燕國,昭王為他掃路、引導,請求做他的弟子,在碣石為他建造了一所宮殿,親自去聽他講授。鄒衍受到如此好的禮遇,同孔子在陳國和蔡國幾乎餓死、孟子在齊國和梁國受困比較起來,真是有著天壤之別。鄒衍學說受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

鄒衍鄒衍畫像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不僅在當時受到重視,而且對後世的學術和政治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就學術而言,董仲舒將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與儒學相結合,開漢代儒學陰陽五行化的先河。就政治而言,五德終始說作為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工具,受到歷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遂成為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踐者。

鄒衍以五行相勝說解釋政權的興廢,而用五行相生說解釋自然的季節轉移,為齊宣王、齊湣王將為天子制定四時教令,使四時明堂制度更加完善。五行相生說認為:木性溫,鑽灼而火出,故木生火;火熱能焚木,木燼而成灰(灰即土),故火生土;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屬遇冷,空氣中的水汽凝結附著其表面,故金生水;水潤而生萬物,故水生木。這樣木、火、土、金、水就構成了循環相生的關係。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有春、夏、季夏、秋、冬五季(在夏秋之間加入季夏,以合五行之數),天子則應在相應的方位(東、南、中、西、北)穿相應顏色(青、赤、黃、白、黑)的衣服,這就是“五行相次轉用事,隨方面為服”的內容,也是明堂制度的內容之一。鄒衍還認為天子應當住在一所特別的屋子裡,東南西北各有一個正廳和兩個廂房,這些屋子總稱為“明堂”。天子每個月應換一個地方居住,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飯、所聽的音樂、所祭的神、所辦的事等等都按這個月特有的規定去做,十二個月輪完一圈。大院子中間又有一廳,供天子在季夏之月居住(另有一說是每一季里抽出十八天住在這裡)。把方向的“東、南、中、西、北”與時令的“春、夏、季夏、秋、冬”相配,使天子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去做“天人相應”的工作,這就叫明堂制度。例如鄒衍認為天子居明堂按四季不同所用來取火之木也不相同。春屬木,故用青色的榆柳之木;夏屬火,故用赤色的棗杏之木;季夏屬土,故用黃色的桑柘之木;秋屬金,故用白色的柞楢之木;冬屬水,故用黑色的槐檀之木。這一順序就是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五行相生順序排列的,其中以土居中,而《呂氏春秋•應同》中關於“黃帝時其色尚黃,其事則土”的論述,說明黃帝應居中央為天子的奧妙,這對於製造田氏政權(田氏原為陳國公族,姬姓之後)以黃帝的後代自居代替姜姓炎帝之後的姜齊政權是很有用處的。用五行相生說論證田氏代齊的合理性並設計天子四時教令的明堂制度正是鄒衍的另一大“功績”。鄒衍以陰陽五行思想規範四時明堂制度的思維模式對此後的《呂氏春秋•十二紀》、 《禮記•月令》 、 《淮南子•時則訓》等文章產生了重大影響,它們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套以月為單位的月令制度,月令之文也成為後世農學家撰寫農書的參考體例。

大九州說

鄒衍還提出了天下分為“大九州”的地理學說,成為中國古代具有“海洋開放型地球觀”的第一人。在中國古代的宇宙論中, “蓋天說”和“渾天說”是兩種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蓋天說認為“天象蓋笠,地法覆盤”,渾天說則認為“水(海洋)”不僅載著“地”同時也撐著“天”;蓋天說出自內陸,渾天說源於海洋。鄒衍的“大九州”說就是受渾天說的啟發而創立的。戰國時代中國的航海水平已有所提高,

鄒衍[戰國哲學家]《尚書•禹貢》九州疆界圖
人們對中國東部海域內的陸地或島嶼已經有所了解,加上齊地濱海的自然環境,海市蜃樓的奇妙景象和燕齊漁民商賈對異域風情的傳聞和描述,這一切都激發了鄒衍的靈感,開闊了他的思路,使他對自己生活的世界做出了大膽的推測,創立了“大九州”說。

鄒衍認為戰國時期儒家所謂的“中國”(指華夏族聚居的中原地區)並不是世界的全部,當時的全中國(指戰國七雄疆土的總和)名叫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另有九州,也就是大禹治水時所序列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像赤縣神州這么大的州全世界共有九個,每一州的周圍都有大海環繞,這個州里的人民與其他州不能由陸路連線相通往來,這樣儒家所謂的“中國”只不過是世界的八十一分之一而已。 《淮南子》中還記載了大九州的完整名稱: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緯書《河圖括地象》則有兩種不同的記載:其一,東南神州曰晨土,正南卬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開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東北鹹州曰隱土,正東揚州曰信土。其二,“崑崙之墟,下洞含右,赤縣之州,是為中則。東南曰神州,正南曰卬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正北曰齊州,東北曰薄州,正東曰陽州。”

不管大九州的名稱為何,鄒衍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就預言了大洲和大洋的存在,這比歐洲學者對地球做出相似的預測早了近一千八百年。鄒衍的大九州說雖然是建立在主觀推測的基礎上,缺乏嚴密論證和科學判斷,但是在當時對中國以外的地理幾乎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無疑是突破了人們狹隘的地理觀念,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激發了人們探索域外的熱情。在人們沒有真正認識地球以前,“大九州”學說無疑是“閎大不經”的,王充評價鄒衍的大九州說“此言詭異,聞者驚駭”。《鹽鐵論•論鄒》中也批評大九州說“近者不達,焉能知瀛海?……無補於用,……無益於治”。但是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海外各國與中國往來的日益頻繁,“大九州”說的價值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元代的張翥在《島夷志略•序》中說:“九州環大瀛海,而中國曰赤縣神州,其外為州者復九,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能想通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此鄒氏之言也。人多疑其荒唐誕夸,況當時外徼未通於中國,將何以徵驗其言哉!漢唐而後,於諸島夷力所可到,利所可到,班半史傳,固有其名矣!”薛福成所撰《出使四國日記》也說:“昔鄒衍談天,……司馬之長謂其語宏大不經,桓寬、王充並譏其迂怪虛妄,……今則環遊地球一周者,不乏其人,其形勢方里,皆可核實測算,余始知鄒子之說,非盡無稽。或者古人本有此學,鄒子從而推闡之,未可知也。”從而給鄒衍的大九州說以客觀的評價。

吹律測氣

鄒衍在樂律學方面也頗有建樹。《漢書•禮樂志•郊祀歌》記有“鄒子樂”四章,名為《青陽》、《朱明》、《西顥》和《玄冥》,注釋說:“春為青陽,夏為朱明,西顥為西方少昊,玄明為北方之神。”從其名稱來看這四章樂曲大概是鄒衍為天子明堂制度所創作的音樂,可見鄒衍在音樂方面也有較高的素養。

鄒衍[戰國哲學家]鄒衍
現存有關鄒衍的資料中還多處記載了他吹律測氣的故事。 《藝文類聚》卷九引劉向《別錄》曰:“鄒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居之,吹律而溫氣至,而谷生,今名黍谷。”鄒衍吹律而生五穀向來被認為是無稽之談,其實不然。“律”在中國古代不僅是一種樂器而且是一種測氣儀器,以律測氣而形成的律呂學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門學科。其方法是用十二根竹管或銅管(按照一定尺寸比例製成)定出十二律,作為占驗節氣變化的儀器。鄒衍從燕國緯度較高、氣候寒涼的特殊條件出發,吹律測出該地的溫度和濕度,進而確定播種期和無霜期,指導當地人民進行農業生產,從而使不毛之地長出“黍谷”。

鄒衍吹律的傳說在漢朝許多詩文里就已出現。唐朝時李白曾寫過一首《鄒衍谷》的詩來稱讚鄒衍的精神:“燕谷無暖氣,窮岩閉嚴陰,鄒子一吹律管,能回天地心。”多少年以後,佛教占據了此山,大修佛寺,鄒衍祠的香火逐漸衰落,祠廟也破敗荒蕪。

洪武十年密雲城建成,知縣聽取了百姓建議,便在東門外修了鄒夫子祠,重新立碑,碑文仍是“鄒衍吹律舊地”。百年以後,祠廟又毀,碑也不知去向。萬曆年間密雲新城建成後,經過官民的努力在原處(當時已是“夾道”了)又建祠立碑。這個碑一直保存到現在。夾道如今已改造為寬闊的新中街口,碑則移立在文廟院內的碑林里。

“鄒衍吹律”的傳說至今還流傳在密雲大地,百姓懷念這位關心人民疾苦的先賢啊。

邏輯學解

鄒衍對於邏輯學的目的和方法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鄒衍出使趙國,正巧遇見公孫龍及其徒綦毋子等人以‘白馬非馬’為題進行辯論。平原君就此事徵求鄒衍的意見。鄒衍認為公孫龍的“白馬非馬”之辯純屬“辭正”,雖然對於弄清個別和一般的關係有益,但是它卻違反了“辯者,別殊類使不相害,序異端使不相亂”的邏輯準則,以致產生“辭勝於理”的弊端。平原君贊同鄒衍的說法,於是罷黜了公孫龍。鄒衍之後,齊國還出現了一位著名的陰陽家———鄒奭。他“頗采鄒衍之術以紀文”,行文注意雕琢修飾,很有文采,故有“雕龍奭”的美譽。後來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等人以鄒衍學說為依據將鬼神方術思想融入其中形成方仙道,“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

人物評價

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他列於稷下諸子之首,稱“騶衍之術,迂大而宏辨”。鄒衍到過趙、魏、燕等諸侯國,均受到各國國君禮遇。

鄒衍[戰國哲學家]史記 · 漢司馬遷撰

鄒衍開創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其主要思想是“五德始終說”和“大九州說” 。他把春秋戰國時期流行的五行說附會到社會的變動和王朝的興替上,提出“五德始終”的歷史觀。在對宇宙的空間認識方面,鄒衍創立了“大九州”說。齊地瀕海,這啟發了他對宇宙空間廣闊性的聯想。他的思想宏大不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因此有“談天衍”的美譽。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不僅在當時受到重視,而且對後世的學術和政治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就學術而言,董仲舒將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與儒學相結合,開漢代儒學陰陽五行化的先河。就政治而言,五德終始說作為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工具,受到歷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遂成為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踐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