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克耀

鄒克耀

鄒克耀,男,1957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1987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上海市虹口分局四川北路派出所社區民警,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獲得個人嘉獎5次,2008年度被評為“虹口區十佳社區民警”,2011年1月被評為上海市公安局“2010年度百聯杯十佳優秀社區民警”。4月,被市總工會授予“2011年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11月,被評為“2011年度十佳優秀社區民警”; 2012年1月,被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和市公安局授予“平安衛士”榮譽稱號,2012年2月被市總工會授予“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2012年5月,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愛民模範”等榮譽稱號,後赴京參加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胡錦濤親切會見全體與會代表。溫家寶、習近平參加會見,周永康參加會見並在表彰大會上講話,其隨後參加的全國公安系統英模先進事跡報告團開始全國巡迴報告 。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鄒克耀 鄒克耀

鄒克耀,男,1987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獲得個人嘉獎5次,2008年度被評為“虹口區十佳社區民警”,2011年1月被評為上海市公安局“2010年度百聯杯十佳優秀社區民警”。4月,被市總工會授予“2011年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11月,被評為“2011年度十佳優秀社區民警”; 2012年1月,被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和市公安局授予“平安衛士”榮譽稱號,2012年2月被市總工會授予“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2012年5月,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愛民模範”等榮譽稱號,後赴京參加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胡錦濤親切會見全體與會代表。溫家寶、習近平參加會見,周永康參加會見並在表彰大會上講話,其隨後參加的全國公安系統英模先進事跡報告團開始全國巡迴報告 。2013年,其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其新民網個人微博榮登“2011上海公安微博影響力排行榜”第二名。2014年4月獲2013年上海市“勞模年度人物”。其先進事跡曾被中央電視台、《人民公安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等多家媒體報導並稱其為“語言藝術家”。鄒克耀憑藉“說話”的藝術和獨特的民眾工作方法,調解鄰里糾紛,化解社會矛盾;他用真心,動真情,說真話,把民眾當成自己人,拉近與百姓間的距離。他運用其獨特的“海派清口”和“人性智慧”玩轉微博,深化為民服務,贏得了社區居民和網友的一致信任和讚譽。鄒克耀的“會說話”體現著上海公安民警做民眾工作的智慧和水平,而他樸實無華的話語更滿含著公安民警對老百姓的眷眷摯愛。

人物事跡

俯身捧出“兩顆心”

棚戶多、違章建築多、出租屋多、外來人口多、無業人員多,這便是鄒克耀管轄的正興小區的最大特點。在這片6萬多平方米的管轄範圍內,實有人口達到了7000多人。能把這裡的治安管好,老鄒靠的絕不是身上的這套警服。鄒克耀剛接管正興居委時,並未被這艱苦的社區環境和惡劣的治安狀況所擊退,他走家串戶,和社區居民廣泛交談,從中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心理活動。面對不同的居民,他會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語氣與之溝通交流;用“遠親不如近鄰”的事例勸慰鄰里之間互相體諒、守望互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一個個鄰里矛盾化解於萌芽之中。為了做到這點,鄒克耀不燒“三把火”,而是捧出了“兩顆心”。

第一顆是“平常心”,鄒克耀堅持進社區、下里弄,深入民眾交朋友、聊家常,這靠的是“說”的本事。“阿婆,高血壓藥今天吃過嗎?天轉涼了,不好忘記的。”“老伯伯,最近兒子經常來看你嗎?不來的話,你要告訴我喔!”風趣幽默的話語成了他與居民交流的潤滑劑,他深入淺出地向居民宣傳安全防範知識,用生動的事例開展法制教育,有效提升了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而居民們也願意把聽到的、看到的告訴他。漸漸地,鄒克耀的身邊有了一批為他所用的治安積極分子,這一雙雙“雪亮並警惕”的民眾眼睛,是他最引以為榮的資源財富。

第二顆是“包容心”,鄒克耀對待民眾態度一視同仁,方式卻因人而異,這靠的是“聽”的能耐。在居民們發牢騷時,鄒克耀從不打斷,他懂得“說話”,更懂得如何“傾聽”。就在這一“說”一“聽”的藝術之中,他與居民的感情熱絡了,交流自然也就無礙,有一點矛盾和糾紛也就化解在了萌芽狀態。

對於這“兩顆心”,新廣路251弄的居民最有發言權。2009年6月,新廣路251弄等3條弄堂每戶都將安裝抽水馬桶。可是3條弄堂總共15排、65幢石庫門房子,204戶人家,每家都是鴿子籠,抽水馬桶往哪裡安?原本應該是為民、惠民、利民的好事,卻因為一、兩戶人家的原因影響了整體的施工進度,還嚴重破壞了鄰里之間的和睦關係!鄒克耀連夜走訪居民,挨家挨戶實地查看,耐心聽取各家各戶的意見。在調解會上,鄒克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句句話說得公正公平。居民們異口同聲:“克耀,你是大家的老娘舅。走,幫阿拉‘劃地方’去!”他花了四五個月的時間,讓204隻馬桶全部各得其所。有居民感嘆,鄒同志說的話最管用!他卻說,會說話是一回事,對居民的需求不拖拉、不推諉那才是真格的。

說事講理動真情

走進正興小區,小朋友們親切地叫他“鄒伯伯”,老人們叫他“小眼睛鄒同志”,年輕人都喜歡叫他“鄒爺叔”,居委幹部稱呼他“鄒老娘舅”。有這樣的民眾基礎,民眾自然服貼。

81歲的林老伯,是個知識分子,終身未娶,性情孤僻,獨居一室,還收養了36隻流浪貓。流浪貓的尿騷味、虱子擾得周圍鄰居無法生活,屢屢勸說林老伯都不聽。鄒克耀同情他的孤獨,也理解他情感的寄託,更了解周圍居民的苦楚與積怨。為此,他深入“貓穴”,對老人做起了工作。鄒克耀一邊與老人拉起家常,一邊還把病貓抱進懷裡。目睹此景,老人不禁打開了話匣子。當老人談興正酣時,鄒克耀話鋒一轉:“你愛護動物,又心地善良,就應該讓他們有個安身之處,上海有個收容流浪動物協會,我幫你去聯繫一下,怎么樣?”林老伯看著懷抱病貓的鄒克耀,便點頭同意了。為了不讓林老伯寂寞,鄒克耀特地為他留下了兩隻健康貓,又在他的窗台前栽上了漂亮的花卉,這片居民區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用真心,動真情,說真話,這就是鄒克耀的社區工作藝術。民眾將他當做貼心人,他把民眾當成自己人。前幾天,居民馬阿姨來找鄒克耀,“老鄒,在我家隔壁借房子的湖南人天天炒辣椒,嗆得我家裡人眼淚汪汪,說哭就能哭。”老百姓的小事都是大事。鄒克耀清楚,如果這個問題現在不解決,可能就會為日後激發鄰里矛盾埋下了一根導火線。身為社區民警,要做的恰恰就是發現這些導火線,然後把他們理清、剪斷。“小伙子,你可別小瞧我,我也能吃辣啊。”老鄒一張嘴,就特別自然地找到了話題的切入口,“不過,你們這種辣椒我肯定吃不消。”租客一聽就樂了。緊接著,老鄒便發揮起了自己的幽默特長。“你們那兒靠山近,吃辣是為了驅寒。”老鄒煞有其事地說道,“不過上海只有一座佘山,坐車去一次也要2個多小時,隔那么遠,哪來寒氣。”說完,老鄒看了看那位來自湖南的租客,又接著侃道:“這樣吃反而內熱,要生病的。”靠著幽默的“提醒”,湖南租客聽了老鄒的話,炒辣椒的次數逐漸減少。過了2天,老鄒又上了一次門,幾句家常一聊,租客還同意裝台脫排油煙機,這樣一來,就算再炒辣椒,嗆人的味道也能被及時吸走。

“小眼睛潮爸”玩微博

2011年,懂“語言藝術”的鄒克耀又把話說到了“微博”上。2011年1月14日上午,榮獲“2010年度百聯杯十佳優秀社區民警”榮譽稱號的鄒克耀在市局治安總隊的統一部署下,在新民網開通實名制個人微博。微博開通以來,鄒克耀會同分局後援團隊,結合“大走訪”開門評警等公安中心工作,精心策劃了“除夕24小時直播值班備勤”、“社區裡的那些事”等一系列微博主題帖,並開設“鄒三線上”固定時間專欄,通過與網友冬粉開展良性的互動,搭建了一座警民互動、警民溝通的新橋樑。

憑藉其特有的“海派”語言風格和圖文並茂的發布形式,鄒克耀通過發布民眾喜聞樂見的防範提示、工作隨感、生活小事等內容,以一條條睿智、溫馨的“圍脖”,一張張真實、震撼的現場照,使網友們切身感受到一名普通社區民警在萬家團圓背後所付出的辛勞和敬業,更感受到了社區民警對家人、對社區居民的真情真意。本市主流媒體《新民晚報》於2月4日、5日連續兩天在頭版位置對鄒克耀微博“除夕24小時直播”及其典型事跡進行了跟蹤報導,新民網、東方網也紛紛在首頁發表了評論文章《“潮爸”民警微博走紅只因真心貼近百姓》、《社區民警“圍脖”直播的社會意義》等文章,對鄒克耀微博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注重警方形象宣傳的同時,鄒克耀更重視與網友冬粉的良性互動,通過廣聽民意、廣納諫言,將民眾的呼聲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斷改進公安工作,積極為民眾排憂解難。他主動通過微博向網友徵求警民聯繫卡設計元素的意見;他回應網友微博關於小區安全問題的求助,動態更新解決安全隱患全過程;他捐出500元爆料費,上演社區愛心接力;他提醒小輩子女關心獨居老人安度嚴冬,引發全社會持續熱議。鄒克耀微博還適時推出“鄒三線上”欄目,把分局社區民警每周三接待居民民眾的平台成功移植到網際網路上,網上網下同時接待居民,更廣泛地納民意、解民憂,深受網友追捧。

對此,鄒克耀笑言:“‘潮爸’叫一天不稀奇,我織微博已經一年了,冬粉數越來越多,人氣越來越高。我的潮是不說大道理,不矯情做作,是真情流露地溝通交流,是實實在在地為民服務。”

百善唯有孝為先

都說,忠孝難兩全。可在鄒克耀看來,盡忠者亦盡孝,忠孝兩顧全,是對家庭的負責、是對事業的忠誠。90多歲的老母親由於患有老年痴呆症,癱瘓在床。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妻子一人承擔起照料全家的重擔,鄒克耀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只要不加班,他都會在每晚臨睡前親自為母親擦洗身體、換湯換藥。五年多來的悉心照料苦中有甜,母親雖然患有老年痴呆,卻至今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兒子是警察,這讓鄒克耀疲憊之餘倍感欣慰。所領導知道他的家庭情況後,也在勤務安排上刻意多照顧他。作為回報,鄒克耀總是每天喝足8杯咖啡飽滿精神,在家裡全心全意做孝子,在單位忠誠履職盡本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鄒克耀還將對老人的孝心帶到了社區。一次偶然的機會,鄒克耀造訪了四川北路街道敬老院。敬老院簡陋的條件讓鄒克耀印象深刻。回去之後,他一聲不吭地從自己的銀行卡中取出了5000元錢,捐給四川北路街道敬老院,以改善老人的居住環境。當得知這筆錢款是鄒克耀將自己前些年的先進個人獎金原封不動地從銀行中取出來,而他自己家中尚有癱瘓在床的老母需要大筆醫療費用之時,敬老院的院長感動不已,而鄒克耀只是淡然地說:“我看到這些老人,就會想起我的母親,我希望他們都能像我的母親一樣安詳地度過晚年。”鄒克耀對自己的捐款舉動對家人、對派出所始終隻字未提,直到一次敬老院院長向街道提起此事,人們才知道有這樣一位社區民警默默地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居民帶來溫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