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寧

鄂寧,是中國清朝官員,鄂爾泰的兒子。

基本信息

鄂寧,是中國清朝官員,鄂爾泰的兒子。於乾隆年間擔任福建巡撫,主要從事福建之軍政事務,品等約為二品。

前任:

鍾音

乾隆年間上任

繼任:

溫福

人物生平

鄂寧,舉人,初授戶部筆帖式。屢以員外郎署副都統,復自郎中擢禮部侍郎。出為湖北巡撫,調湖南,再調雲南。師征緬甸,雲南總督楊應琚戰失利,鄂寧以實疏聞。明端代應琚,深入戰死。鄂寧劾參贊額勒登額、提督譚五格逗遛失機。上獎鄂寧,加內大臣銜,即命代明瑞為雲貴總督。尋以與參贊舒赫德合疏議撫失上指,奪內大臣銜,左授福建巡撫,迭降藍翎侍衛。卒。

主要功績

最高職位至雲貴總督

個人作品

個人作品拍賣

軼事典故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四月,先期到滇的舒赫德及鄂寧聯合上奏,說征緬有五難。一是辦馬難,按滿兵一萬、漢兵三萬出兵規模算,戰馬、馭馬需十萬匹,急切難辦。二是辦糧難,按四萬兵、十萬馬算,單十個月就需糧42萬石,全省倉糧也不過35萬石,缺口很大。三是行軍難,從內地永昌到邊境就路難走,邊外地形更差。四是轉運難,單從永昌運糧到邊境,按三夫運米一石算,就需百餘萬人次,而如果到了邊外,內地人不願意出邊,人煙稀少,雇夫幾乎不可能。五是氣候難,水土不適,歷次戰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戰鬥力者比戰場死傷還多。兩人最後結論就是,對緬甸戰事勝算不大,不如設法招致緬甸投誠算了。應該說,這兩人總結教訓還算總結得不錯,可惜不對乾隆皇帝胃口。雖然對緬戰事連續失利,乾隆皇帝依然感覺良好,認為“我大清勢當全盛,認真起來,將緬甸打得屁滾尿流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聽到這些後暴怒,痛罵兩人乖謬無恥,很快將兩人降職調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