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盛力

郭盛力

郭盛力,字之翼,號一墨齋主,祖籍河南沁陽,現為長安書畫院名譽院長、陝西省文史館研究員、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國際文藝家協會藝術顧問、中國書畫名家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協陝西分會理事、中國畫家理事、陝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和恩師何海霞 和恩師何海霞

郭盛力,字之翼,號一墨齋主,祖籍河南沁陽,1947年生於西安,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家高級美術師。青年時期致力於西畫肖像藝術,頗有成就。後師從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並幸得石魯先生教誨,其筆下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均別具一格、磅礴大氣,書法作品亦取眾家之長,筆力灑脫,表現出沉雄博大的氣魄。在辛勤的藝術實踐中,追求摯朴豪放、厚重濃烈、淋漓盡致、直抒胸臆。曾參加中外各類書畫大展五百餘次,作品多次被獲獎、選編和發表。

歷年來先後赴日本京都和台灣台南舉辦個人書畫展,倍受青睞;入選《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國書法家作品選集》,出版《郭盛力書畫作品集》,出席在韓國舉辦的國際書法大展,先後被評為“共和國功勳書畫家”、“中國當代傑出藝術家”、“中國書畫百傑”等光榮稱號。書法作品“精粹,被國際書法碑林收藏並刻碑。  現為長安書畫院名譽院長、陝西省文史館研究員、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國際文藝家協會藝術顧問、中國書畫名家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協陝西分會理事、中國畫家理事、陝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

個人履歷

郭盛力 郭盛力

在辛勤的藝術實踐中,追求摯朴豪放,厚重濃烈,於平淡中求新奇,其書畫淋漓盡致,直抒胸臆。曾參加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際書畫名人大展,作品多被選編髮表。1992年先後赴日本京都和台灣舉辦個人書畫展,倍受青睞。93年入選《中國當代文藝作品名人辭典》。2003年入選《中國書法家作品選集》。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陝西分會理事、陝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長安書畫院名譽院長。

郭盛力 郭盛力

郭盛力出生在西安一個貧困的家庭,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全靠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撫養成人,自董事起就教育他做人要忠厚老實、以誠待人。在童年時期他就酷愛繪畫,由於當時家庭生活拮据,只能用樹枝在地上練字習畫,從小就養成了一種吃苦耐勞,勤奮好學,勇於拼搏的精神。母親對兒子幾十年如一日,為了使他在專業上有所造就,自己寧願多吃一些苦,多乾一些活,承擔了家庭中的一切生活重擔。如今她仍堅持不懈繼續為兒子的藝術事業奔波,正如她母親所言:“小車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老”。在慈母的循循教導下,養成了他為人謙和低調,不事張揚的個性。看似平淡純樸的他,卻擁有強烈的生活情感,以至於他筆下的山水、人物等充滿了對自然、對生活的摯愛!

郭盛力 郭盛力

二十世紀70年代初,郭盛力非常幸運遇到了著名山水畫大師何海霞先生,並與恩師相處8年之久,受益匪淺。當時郭盛力正在籌辦中國書畫研究室,負責仿古畫外銷方面的工作,特邀大師為藝術顧問和導師,面授中國古代名家各派的傳統技法。當年的師兄有何紀爭、侯聲凱、陳忠明、倪鴻武等十餘位,數郭盛力年紀最小又在西畫方面頗有成就,因而倍受先生青睞,吃偏食的機會比師兄們要多。

70年代末期,郭盛力隨大師赴四川峨嵋山和青城山寫生之際,在成都賓館大師暢飲兩杯後,即興揮毫專為郭盛力書寫了一幅墨潤水濃的傳世佳作,曰“海闊天作岸,山高人在巔”,至今這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仍懸掛於郭盛力的畫室之中,以自勉之。

郭盛力 郭盛力

80年代初期,何海霞大師受北京中國畫研究院的邀請進入中國畫壇,開始了他藝術生命中最具代表性和輝煌的創作時代。郭盛力和大師在難得的幾次會面中,每次大師都千叮萬囑,語重心長地說:“你在多方面均有所造就,是弊並不是利,如將你的聰明和靈感終始一誠地投入水墨之中,在藝術上必大有作為也!” 郭盛力每每憶起大師的諄諄教誨,即深感內心空虛,追悔莫急,唯感寬慰的是多年來一直眷戀書法藝術,每天堅持不懈,決心以十倍的勤奮和毅力,譜寫書畫的新樂章,以慰恩師厚望。

郭盛力 郭盛力

何海霞先生赴京後,郭盛力為了建立中外書畫家交流的陣地,開始籌建“文寶齋”,建立西安第一個書畫對外開放和交流的場所。特聘請西安美術學院劉文西、陳忠志、劉寶申、肖煥等教授擔任顧問和導師,並舉辦了二期中國畫專修班。長期和劉文西大師在一起交流書畫心得體會,在人物畫創作上給他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受益匪淺。郭盛力母親每次過壽時,先生都去祝賀,並與現場揮毫作畫。尤其是郭母的80大壽之即,劉文西先生和夫人陳光健一起到壽筵祝壽,除贈送一幅作品外,並親自登台用閩南語演唱了一首《敢拼才會贏》的流行歌曲祝壽。劉文西先生熱情洋溢地對大家講:“郭盛力是個非常孝順的兒子,正因為是孝子,所以我很願意和他交往,只要是他的事情我都會參加!”在 “黃土畫派”成立展覽上,郭盛力題寫了一幅“黃土地牽著我的魂,黃土高原挺起你的身”的書法作品表示祝賀,劉文西先生特別囑咐將作品懸掛於展覽重要位置。

60年代後期,郭盛力致力於西畫肖像藝術,頗有成就。當時陝西油畫界的大師蔡亮、周正、張榮國等,及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的教授們,對他在繪製大型油畫肖像的速度和技藝,倍加讚賞。其中在1976年創作的《永恆的微笑》最具代表性,多次在國內外美術作品展上榮獲優秀獎。畫中的周恩來總理造型生動優美,表情豐富動人,舉手投足間領袖人物超凡脫俗、躬親可敬、關心民眾疾苦的光輝形象得到最完美的體現。

人物評價

郭盛力 郭盛力

在40多年辛勤的藝術實踐中,他追求摯朴豪放、厚重濃烈、淋漓盡致、直抒胸臆。他筆下的山水畫作品,在繼承何海霞先生深厚傳統功力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創新,逐漸形成了筆墨簡潔,內涵豐富,生機勃勃,質樸爛漫,自然天成的風格,展現了黃土高原的蒼茫粗獷、秦嶺秀色的濃郁蒼翠、古塬黃河的氣勢磅礴、奇峰華山的雄偉險峻。將黃土高原上繁衍生息的炎黃子孫所具有的粗獷豪放、耿直豁達、純厚質樸、熱情大方的性情,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完全的釋放。如他的作品《蜀江泛舟》、《山高人在巔》、《牧牛歸來近黃昏》、《太華雄姿》等,巧妙傳神的構圖、蒼勁有力的線條、飄逸俊秀的墨彩、濃淡相宜的畫面、蒼茫郁潔的明暗、濃厚凝重的力感、精雕細繪的描寫、深邃豁達的意境,無不給人一種心底的震撼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營造出一種幽深虛靜的境界,為喧囂浮躁的現代都市帶來了沁人心脾的寧靜和愜意,喚起人們對逐漸遠去的純樸情感的追憶和回味,可以使人的凡俗狀態得以超脫,躁動心靈得以平靜。讀他的的山水畫是一種文化情懷的追溯,是詩情畫意的流淌,有一種獨特的格趣。

郭盛力 郭盛力

豐富的人生經歷給與他生活創作的源泉,也養成了他樂觀向上,不斷進取的人格素養。他熱衷於對繪畫理論的研究,刻苦學習中外繪畫技巧,養成了自己獨特的美學觀念,為他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打下了堅實的功底和基礎。生活是藝術取之不竭的源泉,大自然是山水畫家最好的老師,他熱愛大自然,喜愛花鳥動物,善於捕捉它們的本質特徵,他所畫的老虎、駿馬、夏蟬、金魚、仙鶴、梅花等作品,筆法細膩、構圖自然、墨色和諧、內容生動、風格獨特。畫家的高明之處在於不僅要表現自然山水的現實美,還要表現大自然中動植物和諧生存的理想景象,這就必須把攝入的客觀物象作一番美的審視,按照美的規律進行解構和重組。他畫花鳥一般不打底稿,而喜歡在宣紙上自由揮灑,在蒼茫的墨海中尋找墨的韻味、律動以及線性的美感、鏇律與力度。同時把自己置於花鳥之中,使自己與畫面達到和諧統一。著名人物畫家王西京先生看過他的書畫作品以後興奮地說:“盛力的畫很有靈氣,字寫得非常有勁道!”他隨後乘酒興揮毫潑墨,用傳統技法構出了《鄭板橋居士》造像的佳作。

郭盛力 郭盛力
郭盛力 郭盛力

他心胸豁達、誠實正直、與世無爭、淡泊名利的性格,使他結識了很多朋友,只要朋友需求,他有求必應,無不慷慨地將書畫作品無償贈送,別人喜愛他的作品對自己來講是莫大的滿足和榮幸。多年以來遭遇了不少的磨難與艱辛,可他始終沒有氣餒。他說,每一次磨難都能使我更堅定地走自己的路,鳳凰涅槃之後可以重生,人經歷磨難不是壞事,相反更能發奮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事業。他沒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不可能有今天的藝術成就,作為一位集繪畫、書法、收藏、行政於一身的顯赫人物,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說代表了中國繪畫史上的一種特徵。

郭盛力 郭盛力

他多年來的辛勤耕耘,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他曾參加中外各類書畫大展五百餘次,作品多次被獲獎、選編和發表。1989年9月12日,江澤民總書記在陝西視察時,對他在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讚賞,並和他在一起合影留念;1991年在台灣地區台南市舉辦個人書畫展,深受台灣同胞們的青睞,為了加強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並將所帶來的書畫作品全部留給了台灣的書畫友人;1993年他入選《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其作品被選入《中國書法家作品選集》;2003年9月作為中國書法家代表團成員出席在韓國舉辦的國際書法大展,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先生對他的作品很欣賞,並說道:“西安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你的書法很有力度,潛力很大一定要好好努力。”;2004年5月他被評為“中國書畫百傑”,並出版《郭盛力書畫作品》郵政明信片,其書法作品“精粹”,被國際書法碑林收藏並刻碑立傳;2004年6月出版發行了“郭盛力書法作品集”;2005年11月被評為“共和國功勳書畫家”;此外還給喬石委員長、原外交部長黃華、文化部長王蒙等領導,及台灣著名作家瓊瑤贈送書畫作品,並在一起合影留念。

郭盛力的書畫作品,無論在何種藝術潮流的衝擊下,始終保持著作品精神意蘊、藝術品格和審美取向的執著風格。他還在不斷進取、吸收多方藝術營養,擴展藝術視野,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中,走屬於自己的藝術道之路,用他神奇的筆墨營造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般的精神家園,一個人類所共同期盼的理想中的神聖淨土。

評論文章

赤子繪丹青 浩氣灑人間——記著名書畫家郭盛力

郭盛力 郭盛力

“中國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獨有東方神韻和傳統文化精髓。只有潛心研究古今各家各派的風格技法,不斷深入生活實踐,大膽改革和創新,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才能創作出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這是書畫家郭盛力先生多年深刻磨礪而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郭盛力,字之翼,號雁雲山人,祖籍河南沁陽,1947年生於西安,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家高級美術師。師承著名山水畫大師何海霞先生,又幸得石魯先生教誨,從事書畫藝術創作40餘年,具有全面的藝術和文學修養,高深的藝術造詣。其筆下的國畫人物、動物、山水等均別具一格,其作品意境高遠,磅礴大氣,構圖嚴謹,形神兼備,凝重深沉,雅俗共賞,自成一格。尤其以筆下的老虎作品著名海內外,曾被世人譽為“虎痴”。他的書法作品亦取眾家之長,筆力灑脫、清勁俊逸、雄健流暢、書卷氣濃,表現出沉雄博大的氣魄,具有很高的審美和收藏價值。

郭盛力 郭盛力
郭盛力 郭盛力

1973年郭盛力隨大師赴京拜訪國畫大師數十位,其中有吳作人、蕭淑芳、華君武、葉淺予等,這在郭盛力一生中對中國畫的認識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們師徒經常促膝長談,耳提面命給他傳授中國畫的作畫技巧,一起對中國畫進行深入探索。大師明確指出中國畫是我們民族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我國獨有的藝術,所以作畫一定要適合我們的國情,紮根於民族土壤之中。學習中國畫首先要對中華民族無限熱愛,同時對傳統文化藝術遺產要深入了解,才能畫好中國畫。畫品如人品,以情作畫才能心手雙暢,筆下生輝。最要緊的是惜墨如金,一筆之墨用乾淨者可畫出佳品,否則便缺韻缺味,死畫一張。學畫者必須堅持習書,書畫一體,書畫同源,能畫者則必須能書。

郭盛力喜愛畫虎,大師便將近代中國畫虎大家張善仔先生養虎、畫虎的情形娓娓講來,並將各類虎的外柔內剛,威武雄風的姿態演示於他,使他漸得其奧妙。1992年9月,郭盛力赴日本京都舉辦了個人書畫展,書畫作品多以動物為主,展覽期間不少日本著名書畫收藏家前來觀賞,其中六尺雙虎被日本收藏家以天價購去收藏,當時所帶去的近百幅作品全部被日本友人所收藏。(朱文 齊文革)

書畫俱佳 忠孝雙全

郭盛力 郭盛力
郭盛力 郭盛力

在四十多年的苦練和追求中,他的書畫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筆下的山水畫作品,在繼承何海霞先生傳統功力的基礎上,博採眾長,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了筆墨簡潔、質樸豪放、自然天成的風格,如他的作品《黃土風情》、《山高人在巔》、《太華雄姿》、《黃河之魂》等,以巧妙的構圖、有力的線條、飄逸的墨彩、濃淡相宜的畫面,展現了黃土高原的蒼茫粗獷、秦巴山脈的巍峨蒼翠以及黃河的磅礴氣勢和華山的雄偉險峻,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視覺的衝擊,為喧囂浮躁的現代都市帶來沁人心脾的寧靜和愜意,激起人們對祖國河山的眷戀和熱愛;他所畫的猛虎。駿馬、夏蟬、金魚、蒼鷹、墨龍等,筆法細膩、構圖自然,栩栩如生,雅俗共賞,特別是他精力旺盛,走路風風火火,辦事虎虎生氣,說話聲若洪鐘,因而他畫的虎給人以"一嘯千山震,四野萬谷鳴"之感,被人譽為"虎痴"。郭盛力在書法上長期潛心臨寫書法名帖,以隸書行草為主,形成自己清勁俊逸、雄健流暢的風格,深受藏家喜愛。2003年9月,他曾作為中國書法代表團成員出席韓國舉辦的書法大展,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對他說:"西安是人傑地靈的地方,你的書法很有力度,潛力很大。"

郭盛力 郭盛力

我欣賞郭盛力的書品、畫品,更欣賞郭盛力的人品。郭盛力為人豪俠,樂善好施,凡來求書畫者他大都慷

慨相贈,絕少銅銹俗氣。由於他助人為樂,至今他的客廳常常賓客雲集。上世紀九十年代至2005年,郭盛力在《人民日報》駐陝西記者站負責書畫藝術工作期間,靠著《人民日報》的影響和他的為人,我們主辦的多次書畫筆會,省、市領導和書畫大師名家都應邀光臨,有一年省委書記安啟元還蒞臨參會。
"左顧右盼做人,上孝下慈做人",這是郭盛力為人、為子、為父的原則。但對89歲的老母親來說,他永遠都是一個孩子。從母親60歲生日起,他年年給老母親操辦生日慶典。2004年5月26日他母親過80大壽,人物畫大師劉文西和夫人陳光健到壽宴祝賀並贈送書畫作品。劉文西說:"郭盛力是個非常孝順的兒子,正因為他是孝子,所以我很願意和他交往,凡是他的邀請我都會儘量參加。"那次壽宴,恰逢佛誕之日,我參加法門寺佛指舍利赴香港供奉瞻禮採訪,未能到會,特寫七律一首相贈:"迎送佛骨降甘霖,雨過天晴氣象新。佛光普照長安路,慈母養育盛力身。春夏秋冬八十載,苦辣酸甜萬年恩。八方友朋來祝壽,欣陪老母過百春。"前幾天,我曾問盛力:"你今 年已65歲了,我佩服你對母親的孝敬,也佩服你至今仍那么年輕有活力。"而郭盛力卻說:"我年輕是因為祖國古老,我敬老是因為我有了兒孫。"(孟西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